三国游侠传_八江东悍将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江东悍将上 (第4/6页)

,就是目前镇军府里的幕僚们平均年纪太大。

    这些人虽然经验能力都是很优秀的,但由于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反而往往碍于各种原因,无法畅所欲言。

    徐庶笑道:“其实子云所言,大有道,主公岂见责?现在子云与我同在主公府中任职,若有高见,一定要畅所欲言,及时献纳,方不负主公相待之诚,自己这生平之志。”

    陆子云感激地看他一眼,道:“多谢军师教诲!子云一定努力。”

    张机微感意外地看了徐庶一眼,似乎料不到他竟能如此说话。

    陆子云看我一眼,忽道:“主公,近日若有行动,子云也参与,主公可能允许?”

    我一愣:“子云,你如何知道近日有行动?”

    陆子云道:“江陵乃我军北上要地,如今又机渐显,主公和军师一定有所动作。”

    我哈哈大笑:“子云你好聪明!军师,如何?”

    徐庶心:“我军现在正缺将领,陆子云虽然年轻气冲了一些,但头脑明白,思维灵活,军事素养甚好,倒是可造之才。随主公一段时间,也许就能慢慢独当一面了。”点一点头。

    陆子云不禁大喜:“能为主公效力,幸何如之。”挺起身来,恭敬下拜。

    这时,阿杰匆匆跑了进来,叫道:“师父,师父。”

    徐庶皱起眉,直起身道:“阿杰,什么事?”

    阿杰递交上一个蜡封的密信,气喘吁吁道:“这是江,江陵的消息。”

    徐庶正要取过,陆子云忽道:“你这孩子好不晓事,军机要务,为何不先呈主公过目?”

    徐庶一凛,伸出去的手就停在半空,没有接。

    阿杰怒道:“关你屁事啊?”

    张机在旁直摇头,这陆子云,也太不晓事了,怎么可以自恃宠幸,便胡言乱语。

    我道:“子云刚来,未知我军惯例。嗯,军中之事,徐军师和桓参军当家。这各方情报,向由徐军师、桓参军他们总,然后再向我报告。”

    陆子云摇头道:“我主创业之际,万事都当亲力亲为,了如指掌,方能运筹帷幄,胸有成竹。这种重要军情,更是不可轻忽放纵。”

    我心中有些不快,忖道:“你这少年人,说话未免太自以为是了。”了一,道:“子云所言甚是,此等详细制度,需要尽快制订,就烦劳子云有暇时起草,如何?”

    陆子云宇应诺一声:“子云愿意效劳。”

    我看一眼徐庶:“这一次,还是请军师先看。”

    徐庶看看陆子云,点一点头,笑道:“那徐某就再僭越一次。”洒洒取过阿杰的情报,捏开蜡壳,展开内里的纸卷细读。

    阿杰怒视苏君宇一眼,转头而去。

    徐庶看完情报,抬起头来,面上已见笑容。

    张机站起来,道:“飞帅,老朽有些疲累,先告退了。”

    我知道他是避嫌,也不阻拦,让刚刚回来的张南伺候老爷子先到偏房去休息了。

    然后我问道:“元直,有什么事么?”

    徐庶微笑了一下,道:“主公勿急,是好事。”

    我一怔,忍不住也笑了。这些天,我还没碰到过几件好事,全是让人心急火燎的烦心事。徐庶道:“韩暨都尉从油口传来消息,说他研究水战的兵器已有所成,再过月余即可应用。唉,我一直担心我军实力不济,韩兄外讷而内秀,他既然如此说,定是已有把握,到时可以奉献佳作。”

    我嘿嘿而笑,心:“我启发了他那么久,就差没把图纸告诉他了,他要再研究不出点东东来,那可真配不上我给他的专家者的待遇了。”

    韩暨是徐庶的朋友,也是当时著名的发明家,他和徐庶一样,一直因杀人潜逃在外。徐庶随我来到长沙的消息,不知如何他很快就知道了,从首阳山不远千里来投。我问明他的擅长,又和他讨论了几个比较专业的问题,觉得确实是个内行,便任命他为镇军大将军府的司金都尉,负责长沙兵器的研制。

    我和徐庶一样,一直非常头疼长沙水军的弱势,这法渐渐已压倒了要为纪念池早而不再泄露未来信息的决心。但左思右,却又毫无改进的办法。我在现代时根本没研究过水军作战的资料,就算泄露点,也无从可泄。韩暨一来,可算找着救星,这家伙十分聪明,尤其对新式发明创造特有天分,什么问题只要略略一点,他基本上立刻就能领悟个七八成,我就喜欢这种天才,与他言谈颇为投机,于是放开心中束缚,和他反复研究,讨论多日,有次我到曾在肥皂剧里见过的几种水战武器,韩暨莫名其妙地瞪着我看了半天,忽然似有所悟,立刻告辞,跑去油口殷家船行,躲进炼制屋里琢磨去了。”

    徐庶道:“另外一个消息是…”把那密信递给我。

    我接在手里,看过一遍,不觉笑了:“啊,蔡瑁回了襄阳,怎么这样?”

    徐庶摇头:“此人的法,很难猜测。也许…”说了一半,忽然停住,道:“我虽如此感觉,却无半分证据,就不必扰乱主公心思了。”

    陆子云忽道:“军师,不管他因何而走,这不正是我们的机么?”

    徐庶微感意外,同时也甚感欣喜,:“这孩子,真是心直口快,思维敏锐。”看向我:“嗯,主公,子云言之有,我也正有此意。”

    徐庶道:“主公,这是我们的一个好机。是不是请伯绪一起过来计议?”

    我道:“正是。嗯,顺便叫上阿叙!”

    徐庶点一点头,站起身,便往厅外走去。

    刚走到门口处,门外忽然撞进一个人,差点扑进他怀里。

    好在徐庶自幼练剑,身手敏捷,急忙扶住对方,仔细一看,讶道:“伯绪,什么事?”

    原来是桓阶。

    难怪徐庶吃惊,桓阶在我们这帮人里,算得最沉稳的一个了,从来没见过他像今天这么踉踉跄跄,走路都不看道。

    我心里也嘀咕:“是啊,什么事啊?”

    桓阶长叹一声,忽见厅里有外人,绷得紧紧的身体顿时放松下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