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游侠传_十四滔滔江水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四滔滔江水下 (第4/6页)

些天我和徐庶去襄阳,其中就探探让杜似兰军南下的通道是否能够畅通。但徐庶私下向蒯良起之后,蒯良却很为难。因为那霍峻既非蒯系,也不是蔡系,他是刘表亲手拔起来的少壮将领,所以只忠于刘表,只忠于荆州。杜似兰乃我的义妹,他也早有耳闻。由于王威一事,霍峻心下对我十分不满,几乎将长沙军和江东军并列为同等的仇敌,此时此刻,他绝不允许这等助敌损己的事情发生。

    连蒯良这交游广阔、影响很大的大佬的路子都不通,其他人就更不必多说了。我了半天,没出什么好办法,只得揣起来,明天去问问徐庶他们,看有什么高见。好在阿袖无恙,心里还是松了一口气。

    打开第二份,却是张凤发出来的消息。说她师父淳于宾携关中富户数名,自邺出发,将前来长沙。

    去死!我心中怒起。

    淳于宾这家伙,以前在官渡时就大言什么要全力赞助我,好象这种事他还是第一个说的。可是到现在,我也没等到他一匹马一支箭,口惠而实不至的家伙,还跟我充什么大头鬼?

    随手扔在一边,又去取第三份密件。

    忽然停住手,道:“若单只这么一件小事,张凤发密信么?”

    建立九州鸽站虽说是我来到长沙之后才开始的工程,但在此之前,我实际上早有一个联络网的雏形。张凤作为最早的北方联络官,她不不明白这种情报的昂贵和重要之处。

    那她为什么要发这么无意义的一个短消息给我?就因为淳于宾是她师傅,所以要显示郑重?不,她不是那种不知利害的无知女流。捡回那密函仔细再看,终于发现问题:“淳于宾带着关中的富豪,怎么却从邺城出发?”

    古代称关中地区,所指的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为关中,亦称关内。也有说在秦岭以北的范围内,包括陇西、陕北的广大地区都称为关中。但不管怎么说吧,它怎么也不能关到邺城那么老远去。那里是袁绍的地盘,他在那里捣鼓什么,难道是去看望自己的徒弟?呸,这老家伙最热心的是他的“公益事业”恐怕没那么多闲功夫去扯淡。

    了半天,还是没弄清楚,先收起来再说。

    翻出第三份,却是长沙杜袭的急报。说这两日瘟疫骤然发作,城中吏民多有患病亡故,数名主要武官不同程度地被传染,公子张铎不幸病死,韩玄、和洽也已躺倒在家,难以事。幸好神医张机早做了充分准备,疫情一起,便急率领本郡医士连日用药施针,附近各地也有许多医生自愿赶来帮手,总算勉强控制住扩张的形势。但目前长沙城中人心惶惶,形势十分峻迫。

    我心中大惊。

    走之前,我和杜袭约定,长沙内务,三天一报。三天前长沙的密函还是一派太平,不到疫情突然就紧张起来。现在只有杜袭一人支撑长沙郡务,肯定是十分吃力。

    等取过第四份密函一看,我忽然笑了。

    好小子,你还真行。

    正在此时,外面报说徐军师来访。

    我心:“奇怪,他怎么这时候还来啊?真是个工作狂!”忙道:“有请。”

    徐庶进来,后面还跟着殷淏。

    我道:“有事?”

    徐庶点点头:“殷兄请主公过府做客品茶,我已代主公答允。”

    我看了他一眼,心下感到奇怪,你们也累了一天了,不赶快歇着,还喝什么茶啊?

    徐庶和殷淏似乎已有默契,并不多说,都只是微笑。

    我点点头,看来不是坏事,且去瞧瞧再说。胡乱擦了两把,跟着二人就走。

    到了殷府,殷夫人出来相迎。

    我一见是她,心:“坏了,不是那种好事。”殷夫人那么正经高贵的世家夫人,总不跟丈夫一起来给我拉皮条吧?

    等大家坐定了,喝过一口茶了,殷淏道:“有一个人,一直见飞帅,只是我一直拦着他,不肯为他安排。”

    我道:“哦,是谁啊?”

    殷淏拍拍手,道:“你可以出来了。”

    幕后转出一人,抢身过来,拜倒在地:“亡命之臣宋定参见飞帅。”

    我一愣,谁,宋定?

    徐庶在我耳旁低声道:“就是原江东孙策将军的飞月军宋司马。”

    喔,原来是他。

    我记起来了,我的细作曾经打探过,孙策的亲军称为“飞月”分为上中下三军,每军一千人,战斗力极为强悍,这宋定便是原飞月军上军的首领司马,算是飞月军的重要将领,听说后来犯了事,弃职逃走了。问道:“你不是在庐江的么?”

    爬在地上的宋定身体忽然一颤。

    殷淏叹了一声:“飞帅,你就别那事了。”

    怎么了?我奇怪地看他一眼。

    你跟这宋定,是什么关系啊?

    殷淏叹道:“去年十二月间,孙权攻灭李术,血洗庐江,残杀以逞,那个暴虐啊!唉,宋定他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对宋定道:“宋定,你先起来。”

    我哦了一声,恍然大悟,道:“对啊,起来讲话舒服。”

    宋定磕头道:“亡臣请飞帅收留,否则不敢起来。”

    徐庶道:“我主为人,最讲义气,宋司马请放心。”

    我一皱眉,心:“你这不是义气,你这是意气。这家伙怎么离开江东的,我可知道,贪污军饷。这种人我要他干什么?你也不能一见是逃犯就引为同类,惺惺相惜呀!”

    徐庶白了我一眼。

    宋定站了起来,抬起头。

    我仔细瞧他一眼,见他身材高大,面容粗犷,两只眼睛特别巨大,可与壮牛悍马一较,颇为昭目,心:“这人不像是心眼很多的人,他怎么贪污军饷呢?”

    眼睛是心灵之窗,心灵是眼睛之源。

    早在春秋时期,孟子就说过:“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现代研究证明,眼睛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人的心地是善是恶,都能从眼睛里反映出来。

    我原来不喜欢对初次见面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