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曼谷惊魂第二章 (第4/4页)
Martin去公司上班。他的办公室在一个小公园里面,风景不错。我们一起在他公司吃过早饭,我说要回家。刚走了几步,他就向我跑来。我惊喜地看着他,他说有东西忘在家里了,现在要去取。我还以为他是要送我到公园门口呢!我们走着走着,他顺手在地上的草丛中揪下一朵黄色的小花递给我。我接过来,小心地捏在手中,把它夹在笔记本里。 在我们认识不久后,Martin就到外地去拍片子去了。他给我发短信说在黄河旁边散步,那河水的黄色让他想到了我的皮肤。 “宝贝,我们公司有个美国人说认识你,还老说你坏话,你认识他吗?”几天后,Martin在电话里问我。 “什么情况?”我警惕地问。 听他说完我才想起来,几个月前我接受过一次关于“中国年轻诗人”的采访,当时那个记者很热情,无论我说什么,他都狂点头。 “最好的聊天者其实都是那种不怎么开口的人。”这句话来形容他果然没错。 其实他没对我干什么缺德事,只不过在MSN上问过我几次低级下流的问题,向我要过裸照,因为我没有,因而作罢;半夜三点约我去农民扎堆的滚石喝酒(我拒绝了);并且顺便对他的同事,也就是Martin讲了许多杜撰出来的我的坏话。 幸好刚认识他时没一激动做出什么以身相许的事来,好险啊。 “你要不要看我们当时的聊天纪录?我电脑里还有。”我问Martin。 “不用。不用。他肯定想泡你没泡上,知道我们现在在一起就有点生气。别理他就行了。” 有天我们因为谁买安全套的事情生了气。那夜我睡得很不踏实,越想越生气。当第四次醒来后我再也睡不着了。我在Martin的那张单人床上翻来覆去,毫无睡意。“亲爱的,别闹了!”他迷迷糊糊地说。我继续在床上扭来扭去,他突然伸手拍了我屁股一下。我一下子蹦起来:“干什么啊你?” “啊,对不起。”他醒了,揉着眼睛,好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什么话都没说,走到了洗手间。过了一会儿我回到他的房间。 “你干嘛去了?” “我戴隐形眼镜了,我要回家。” 他叹了口气,把我拉上床。我已经冻得浑身发冷。他搂着我“对不起,我刚才不是故意打你的。我刚才可能还在做梦,不太清醒。” 我只好躺下了。 “我们要考虑一下以后的关系。不要着急下结论。这几天先别联系了。”他说。 我静静地听着,出于自尊,我回答:“好。” 一夜都没睡好。清晨明晃晃的阳光透过阳台穿进来。我感到一阵熟悉的忧伤和强烈的幻灭感,好像这两个礼拜的幸福都是不真实的。我再次觉得这是假的,而真的从来也没有出现过。为什么那么没有信心呢?我曾经主动追求,并至今抵抗消极。我不愿意等待Martin对我们关系做出的定论。答案只有可能是继续或者结束。我不愿意分分秒秒都陷在“被决定”的状态中。罢了,也许是到了去泰国与Brad见面的时候了。 我们一言不发地出了门。在马路边,他拉住我,我不耐烦地转过头去。“别这样…”他说,还是在我嘴上印上轻轻的一吻。我说我走了。正好是绿灯,我径直过了马路。我打了辆车,司机问我去哪。我略微犹豫了一下,咬牙说:“军事博物馆。” 在我心情最乱和最差的时候,我都会去一些在我看来有着特殊意义的场所,以便让纷杂焦躁的情绪平复下来。 我根本不该去,我应该回家拿护照去大使馆签证,因为大使馆只在上午工作。实际上今天这种情况就像所有感官系统的脱轨,我的内心已经崩塌,我再次想起许多过去的事情,好像过去的噩梦又回来了。 我一个人逛着军事博物馆。高大的建筑物内正在办一个什么家具的展览会。几乎所有进场的人都是去看家具展的。只有几个外国游客和我一样,是来看那些跟军事有关的历史和文物。 我给宁打了一个电话,她说她也正在郁闷呢。挂电话时我还开了句玩笑:“千万不要让他们把咱们关进精神病院,病症就是‘妄想症’。” 晚上,我坐在房间里看书。电话响了,是Martin。我望着那电话号码冷笑,没有接。等它终于静下来时,我才感到一阵报复的快意。 “嘀。”几分钟后,一条短信传了过来:“我想你。” 我没理他。 电话又响了,这次我接了。 “明天晚上来我家吧,我给你做饭。” Martin做了一桌西餐,还买了红酒,点了蜡烛。吃过饭后,我告诉他我过几天要去泰国旅行。他有些惊讶,但还是表现得很得体。没有问我具体要做什么,只是说要好好玩,回来跟他联系。 我在网上告诉了Brad这个消息,他兴奋至极。我却不知道这个决定是不是做错了。我不确定我是不是应该做些别的决定,我不知道。这太荒诞太像做梦了。 天下起雨。 Martin给我发短信说:“看到外面那美丽的雨了吗?” 我想起萨特曾写过的句子: 我躺在地上 微风吹在我的脸上 远处有人正在吹口哨 此时天正下着雨 那是柔和而平静的雨 我给他回了条短信,说我要去河边散散步。 天是樱桃色的。看上去很美,实际上是霓虹灯映红了被污染了的天空。我撑上伞,下了楼。在河边坐了一会,打开萨特的《恶心》。有几滴雨掉到我的书页上,墨迹被洇湿了。我看了五分钟,太冷了,就撑着伞回家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