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化地狱红颜万千伤离别 (第5/7页)
。” 这大生银号老板随从不少,立在洪于云身后的一名武师冷笑道:“这一笔买卖贵局不接,安通镖局这块招牌就算砸啦。” 土老儿勃然作色,目中怒芒逼射。 洪子云忙道:“左老夫子暂别动怒,请同返贵局容在下说明详情,便知并非过甚其词。” 土老儿见洪子云面色庄重,无可奈何颔首道:“老朽就与洪老板同往。” 额上长瘤的汉子道:“老夫子,我等留在此处陪伴这位沈朋友。” 洪子云暗暗冷笑道:“凭你们这些货色也想看住人家。” 土老儿眼珠一转,笑道:“不用了,沈朋友,你寻访的郭镖头已随咱们局主远赴中州,十天半月大概回转不了,沈朋友身上如有不方便的话,尽管去敝局找老朽就是。” 说着向中年儒生略一抱拳,握起铜烟杆走出店外。 马蹄得得,烟尘飞腾,转眼消逝,中年儒生呆坐在座上,嘴角泛起一丝笑容,醉红由面上渐渐消退,双睛恢复朗湛,凝望在云帆波光上,风尘往事历历泛起心头… 安能镖局座落于西大街尾,本地土著称之为三道口,高高的砖墙,榴额上横着一匾,黑底金漆“安通镖局”四个大字,雄浑磅礴,气派威武。 左姓西席同洪子云一行回至镖局内,一踏进局内,首先入眼的便是推置在柜外五十口大皮箱,不由一怔,暗暗皱眉道:“我左奉先这两日眼皮跳动主祸,莫非这笔买卖有点邪门么?”心中顿泛一种不吉之兆。 洪子云趋至左奉先耳边密语道:“这五十口箱内均是监运使周大人托在下搜罗买办,价值连城,其中有一座翠玉宝塔,塔凡十二层,内藏夜光珠,按十二时辰发出光亮,丝毫不爽,周大人为避言官纠弹,特命在下前来,并指明贵局送往龙江将军达噶贝勒处。达噶贝勒下月十五便是五旬大寿,命贵局派镖师,兼程护送,更须绕道山海关前往,明晨立即起程,再迟恐路程太远赶不上寿诞之期。” 左奉称闻言大急,知洪子云为监道拜把兄弟,这笔买卖如不接下,无异安通镖局招牌断送在他手上,但还有更重大之事势必无法兼顾,急得连搓两手。 洪子云道:“老夫子,你是不愿接下这笔生意么?” 左奉先苦笑道:“开的镖局,那有推辞上门的买卖不接之理,无奈兹事体大,万一有失,老朽担当不起。” 洪子云笑道:“老夫子你也太胆小了,安通镖局数十年来走南闯北,没出过一点岔子,威望如日中天,绿林朋友无不忌惮三分,这趟生意何况有官面上照顾,更是无虑有失,只有周大人不愿招摇,有碍前程,所以指明贵局护送。” 左奉先长叹一声道:“镖局人手不敷,为之奈何?” 洪子云面色一沉道:“据在下所知贵局尚有十四位镖头,怎说是不敷,这宗生意就够贵局上下人等吃喝个三年五载,我看老夫子别推三阻四啦,罗推官如期到来点割镖货,明晨五鼓起程,除了贵局十四位镖头外,尚有敝号四位武师同行。” 左奉先暗暗叫苦,十四位镖师同着趟子手镖夥一去,偌大的安通镖局就剩他一人坐守,忖道:“事情真巧,正碰在骨节眼上,使人哭笑不得,进退两难。”暗中一咬牙,立命局中准备人手起出镖车,等候罗椎官来点明镖货装入车内。 入夜,安通镖局灯火通明,叮叮装车敲打之声传于户外,终夜不绝,天交五鼓,广场前骏骑得得,车声辚辚,迤逦而行,浩浩荡荡出北门而去。 偌大的安通镖局只剩下左奉先及两三个老弱仆佣,左奉先坐在柜台内吸起一袋烟,目光凝望着承尘上,只感内心烦乱困惑,神思不宁,喃喃自语道:“天下居然有这么巧的事,如非监道周大人托运重镖,几乎心疑对头调虎离山,使老朽孤掌难鸣。” 对头是谁?他自己也不知,由于不吉的预兆在他心灵中作祟,像一块磐石坠压胸膛雍逆难以舒展。 蓦地,门外兽环叮叮敲得乱响,左奉先不禁一怔,朗声道:“谁!” “左西席么?” 左奉先听出那是中年儒生口音,目泛惊喜之色道:“是沈老弟么?”长身一跃,疾逾电射落在门后,托开横闩启门。 中年儒生一进门睁着惺忪两眼,两臂欠伸一下,道:“在下一晚没睡,只在城厢上打了一个盹。” 左奉先慎重将门闩好,拉着中年儒生进入柜房,道:“苟老师奉托之事可蒙见告么?” 中年儒生道:“苟老师与在下是多年旧友,那日深夜,苟老师浑身浴血,背着一位老叟奔至在下寓所…” 左奉先道:“老叟是何来历?” 中年儒生道:“无名居士!” 左奉先大惊道:“他们现在何处?” “在下已觅一秘处将他们藏起,因无名居士受了刘文杰乾天掌力内腑重伤,功力半废,不能动弹,苟老师亦受上官相羽党重重狙击,主经七根已断,无法行走,故托在下前来。” 左奉先忧形于色道:“苟老师说了什么话没有?” “当然有。”中年儒生道:“苟老师说无名老师已得白阳图解宝钥,无奈两人均负重伤,又防外泄,不但宝钥不能保全,并且生命堪虑…” 左奉先急道:“宝钥现在何人身上。” “无名居士。”中年儒生道:“苟老师说杨春既然赶往壶口,务必通知当家从速截捕,以免落入上官相手中,并请青城掌门授知用法取出白阳图解。” 左奉先本对中年儒生心存几分狐疑,疑他乃对头强敌所遣,如今只觉得语语真实,已自释去了五分疑念,目露诧容道:“白阳图解藏处已探明了么?” “北雁荡山大龙湫飞瀑。” 左奉先道:“苟老师就说了这些么?” 中年儒生在贴身怀中取出一封信函,上有火漆加封,递与左奉先手中。 左奉先接过,视信封上笔迹暗记,见确是姓苟的真笔,胸中疑念顿释。 突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