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伤疤与荣誉 (第2/4页)
实于自己佛教信仰的母亲。是个充满母性温柔又带着农妇粗糙的女人。她将两个儿子送去参加抗美游击队时,她那么复杂地望着他们三步一回头的远去;她那压抑的饮泣。 陈冲自己没有做母亲的体验,但她坚信每个女人都潜藏一座富矿般的母性,只要勘探到它,奋力开掘它,它便是无尽的。任何一个女性在爱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儿童,甚至任何一个小动物时的情感;那种带一点专横却淋漓着温柔的感觉,便基于母性。 由此,陈冲更进一步认识到,母性之爱的最基本元素是对于牺牲的甘愿。这种牺牲从她忍受分娩的巨大痛苦时便开始了。因而,母亲的形象,不管是幸福还是痛苦,她本身便有一种悲剧力量。 陈冲在对她所扮演的母亲角色深思许久之后,觉得她要捕捉的内心感觉渐渐有了。她想起十多年前,外婆为她送行时的眼神——她将远渡重洋,归期难卜:外婆虽然微笑,虽然满嘴的吉利话,而眼神却透露了她的真实心情,那是茫然的,对骨rou重逢不敢期望太甚的。她还想到mama,虽然mama与她时别时聚.而每回分别,mama的眼神仍是盈满担忧;每回到最后的一瞥,女儿便在mama眼里变得稚幼了。 陈冲已经完全像个农家母亲一样大口地扒米饭,同时迅速将自己碗里的饭拨给孩子;大口大腔地咤斥孩子,而当孩子们离别她时,她在一瞬间表现的心碎和隐忍,将一个母亲的柔的一面全然剖露。 看了一些片断的样片后,奥立弗·斯东对陈冲的表演非常满意。本来他以为陈冲一直靠本色和天姿去演戏的,这时他才明白这个中国女演员竟如此用功。她的表演完全不带有过去她任何一个角色的表演痕迹;可以说她毁去了曾经若干美丽神秘的形象,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人物。对于艺术,陈冲是那样的慷慨。 其中有一场戏是母亲随女儿(女主人公)来到城里一个富有人家做女仆。当母亲发现女儿陷入对男主人的幻想,一念之差与他发生了关系而怀孕后,她凶狠无比地斥责女儿,并有惩罚女儿、连同她的梦想与她一同毁掉的欲念。她那爆炸般的恼怒很快又被怜爱代替,而怜爱渐又变成悲哀的木讷。直到这户人家的女主人发现实情,将这对女仆母女要立即逐出门时,母亲马上以她富于人世经验的心衡量了局势,跪倒在女主人面前,并一把拉着女儿也跪下,以威胁加利诱的语言,说服女主人接受她的女儿做这豪宅中的第二位太太。她口舌变得异常灵利和锋利,眼神变得那样机敏和狡猾,对女主人说:“她会做一位最好的二房太太…不管怎样,你使唤她;你是头一位,她永远是第二位…” 由于在这一刹那间,她和女儿的命运都将被决定,她同时被恐惧和希望所折磨,整个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是极度热烈而绝望的。 “不,你们必须马上离开!”女主人说。 母亲先是木讷,然后又迅速将所有希望投向男主人,以自己的希望,女儿的希望去勒紧他的喉管。而当她听到男主人的否定之词时,她一下子泄下来,彻底落入绝望。 陈冲把这种绝望表达得十分动人,她看着正前方,却不是看着害了女儿和自己的人,而是看着这些,似乎刹那间看见了自己的宿命。 仅仅十分钟的戏,陈冲的表演经过几番起伏跌宕,几番心理节奏的剧变。 拍完这段戏后,她沉默很长时间,似乎那个附了体的悲惨的母亲仍魂萦梦绕,她一时不得与“她”分开。 在拍摄到中期时,许彼得因为有一个多星期的休假,陈冲便邀请他到摄制组来。他们彼此分离已有一个多月,即使每天有书信往来,电传电话往来,他们仍是非常思念对方。 彼得将要到达的前一天,摄制组的人都发现了陈冲那难以自禁的喜悦。有人问她:“看样子你像是有什么喜事?” 她笑着问:“你怎么知道?” “你眼睛不一样了。” 陈冲说:“对啦,我老公要来啦!” 导演奥立弗亲自来陈冲的住处看望彼得,对彼得说:“你妻子是个很敏感,很用功的演员。不过,她用功不用功,我一眼就看得出来!” 陈冲哈哈笑起来。她知道奥立弗是那种最善于“压榨”演员的导演,不榨干你,不榨出他最满意的质量,他就会一直榨下去。全剧组的演员都知道他的厉害,每个人都在台下做尽量充分的台词或表演准备。 由于彼得的到来,陈冲的“下课”作业便作得少了。她考虑彼得远道而来,尽量陪他到附近的风景点去看看。而拍摄时,她便觉得自己“出戏”了,导演也发现她的台下准备不够充分。 陈冲把这情况告诉了彼得。彼得着急地说:“那你别陪我了;从明天开始,我不再理睬你,你好好准备你的戏!” 第二天,陈冲跟彼得随便谈起一个笑话,发现彼得不太凑趣。 陈冲问:“你怎么了?” 彼得着急地说:“快别跟我胡扯了,好好准备你的戏去呀!” 陈冲告诉他没那么严重,不至于玩笑也不能开。 彼得却是个非常认真的人,并且,他的认真标准是心脏医生的标准,更为严苛:只求精确,不差分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