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3/4页)
已经三天没有跟他说话了,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冷战?他想要跟她和解,但又不知如何开口。给她买了润喉糖也没用,她对他还是那么冷淡。 他的心情就跟外面的天气一样恶劣,有风有雨。 雨? 清音应该没有带伞吧,上午可还是晴天呢。啊,他要去给她送伞,清音见到他不畏风雨,跋山涉水地去接她,一定不会再生他的气了。老天还真是会给他制造机会。 想到就做,他找出两把伞来,直奔她就职的学校。 严清音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母校教书,任小学部的音乐老师。她喜欢小学生,他们是纯真的,没有复杂的思想,也不会有早恋的烦恼。对她来说也比较容易教。 拦了辆出租车,一个小时后停在了鸿为的大门口。因为学校规定外来车辆一律不得入校,他只有付钱下车,打了伞往里走。小学部就在一进校门的左手边,在绿树掩映中一幢五层楼的红砖墙建筑。 走在鹅软石铺成的小道,两边开着白色的小雏菊,还有一个秋千架被雨打得湿了个透。踏上阶梯,他收了伞。 熟悉的琴音穿透雨声,从长廊尽头传入他的耳中。是清音在弹琴。他慢慢朝琴声走去。 墙壁上满满的涂鸦之作,有些因经年累月,淡去了颜色;有些是新画上去的,色彩鲜艳。路过的每间教室都亮着灯,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下面仰起的每一张脸都是稚嫩的。他过去也这样的吗? 站在音乐教室的外面,透过玻璃窗,严清音正坐在钢琴前弹奏耳熟能详的《DoReMi》,她弹一句,唱一遍,再重复弹这段,教学生们唱。严清音嗓子哑了一天就好了,她唱起歌来算不上天籁,却让人听着舒服,就跟她的琴声一样,带着温暖阳光的味道。 时间的流逝,唐圣霖感觉不到。直等到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从教室里涌出来,他还有些意犹未尽,叹时间过得太快。 严清音合上琴盖,站起身,一抬头发现唐圣霖就站在门外,呆了一呆。 “你怎么来了?” 唐圣霖走进教室,坐进椅子内,手摸过光洁的桌面“好久没回来这里了,真有些怀念。还想到不少学生时代的事情。” “你来这里就为了怀旧?” 严清音似乎忘了她和唐圣霖正在冷战期,唐圣霖却在心内暗自高兴。清音终于跟他说话了。他果然来对了! “不是。”他举高手上拿着的伞“外面正在下雨,我猜你没有带伞,所以来给你送把伞。” 严清音呆了下,她没想到唐圣霖会为她送伞。她顿时有种窝心的感觉。 “谢谢。”她没有说,她的办公室里有把伞。她知道自己的记性不好,所以在办公室里一直有备着伞,就是怕遇到今天这种情况。 但唐圣霖专程为她送伞来,就像小时候每次遇上下雨天,母亲撑着伞来学校接她一样。回家的路上雨下得再大,母亲也不会让她淋到一点雨。父母车祸去世后,就再没人会来给她送伞了。念大学的时候,经常忘记带伞,她独自走在冷雨中,那种寒是寒到骨子里的。 “你还有课吗?”如果没有,他们就可以一起回家了。 摇摇头,她今天已经没课要上了。 “对了,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唐圣霖面对钢琴,忽然想到。这个问题他搁在心里很久了,每次清音弹琴的时候他都会想问。 “什么?” “你这么没记性,为什么却可以把琴谱都记得一清二楚,没有差错?”还记得清音求学时的成绩一直徘徊在及格边缘,就因为她记性不好,要背的诗词古文背不出,要记的单词记不住,公式定律更是会搞混。老师也拿她没办法,因为知道她不是不用功,所以改考卷的时候都会手下留情,能送分的地方尽量送分,也就让她一路打着擦边球升级、毕业。 严清音笑了“我也不是每张曲谱都记得住、记得全的,只有我喜欢的曲子我才能把每一个音符都刻进脑子里呀。”因为喜欢,所以记得。 “原来是这样啊,那你一定很喜欢《青玉案》这首词,是不是?”高二的一次语文课上,教到辛弃疾的这首词,是要求背诵的。下课之前清音居然就已经背出来了,那时还真是轰动全班,老师也被吓住了。 “你还记得这件事啊。”严清音也回忆起来,却已经没有印象了。她只知道是有过这回事,到现在这首《青玉案》她还背得出呢“我最喜欢词的最后一句。” “最后一句?是什么?”这首词他哪里还背得出,能记得名字诗人已经了不起了。 严清音拿起钢琴上的教案“你要去看看老师吗?倪老师、李老师他们过去都教过你。”她是六年级才转学过来的,所以这里的老师都没做过她的老师。 “你在顾左右而言他哦。”唐圣霖站起来“算了,我以后自己查书去。既然你没课了,我们回家吧。”说完,他朝门外走去。 他何尝不是在顾左右而言他。他还是无法面对旁人或同情或关切的目光吗?严清音把教室内的灯关掉,锁上音乐室的门,跟上他的脚步。 雨从外面飘进来,落了一两滴在她的镜片上。清音想找纸巾来擦掉,但翻遍了口袋也没有找到。 唐圣霖见了,从裤子口袋里掏出纸巾来,拉起严清音的手,塞到她拿教案的那只手里…严清音另一只手还插在口袋内,捏着一个空掉的盒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