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1/7页)
第八章 休妻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饼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阳断白苹洲。 …温庭筠梦江南 嘉靖四十四年,岁次乙丑。 三月京城,连下了几日的雨,今天终于放晴。子峻和任良一前一后走在街道,除了要痹篇屋檐滴下的积水,还有不断撞着他们的人群。 丙真是奇景,这汹涌的人潮,竟比正月十五的元宵庙会还热闹,不少小民还携酒带椅的往西市跑,唯有子峻主仆两人往东,形成一股逆流。 今天可说是特殊日子,特殊到六部衙门亦提早解散。 任良虽跟着少爷,但心则是一直往西的,过了一道大门坊,他忍不住说:“呃!公子,我…我可不可以去看呢?” 子峻迟疑一会儿说:“你想看就去吧!” “谢谢公子。”任良一溜烟就不见了。 子峻望望柔亮的蓝天。在春天里杀人,不合理法,他也不太赞成,死囚不是都要等到传统所谓的秋决吗? “严世蕃又不一样,他那人太精明狡诈,多次死里逃生,若是不趁着皇上心意未改的速战速决,一定会有意外!”徐阶说。 因此,诏书才下,笔墨未乾,西市就已架起刑具,一刻也不愿等。因为,严世蕃生,严家就不倒,只有严世蕃死,才能彻底抄查严家,使其永无翻身的机会。 唉!茉儿,因为是你的父亲,虽死有馀辜,我仍不忍去看呵! 离上次去袁州哭墓,又是近两年过去。这期间,因公务在身,他始终无法出京,只能请在江西的郭谏臣逢节便去祭扫。 生死两茫茫呀!虽然这段日子他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也因陪皇上郊祭,深受赏识,以二十七岁之龄,录升为侍读,再下一步说不定就要成为最年轻的学士,窜起之快,如东升的太阳。 但太阳的明亮,却挡不住妻亡的阴影,那孤独的坟,永远在他的午夜梦回中低泣,令他痛到没有一个字能叙述、形容。 严家终至抄家杀头的下场,可这结局不但没有令他解脱,反而有一种陷入渺渺无常的不真实感,再怎么做,也已带不回逝去的茉儿,不是吗? 两年前,他一回京,就马上向舅舅表明自己不愿插手严家案的决定。 但之后的每个过程,他都有密切注意。 严世蕃违反圣旨,由流放地逃回,在家乡挥金建屋及作威作福,这天大的胆子是怎么来的,子峻始终想不明白。 在御史押解严世蕃进京受审时,他还大摇大摆地说不怕死,大不了再判一次“贪纵无节制”再回流放地罢了! 三法司的审官听了十分气愤,花了几夜的时间列出所有严家贪污滥权的罪状,尤其是沈錬和杨继盛两大冤狱,更描述得人神共愤。 这下子,严世蕃可得意了,因为他早摸清了皇上的脾气,这些老掉牙的罪状,有一大半也是皇上纵许的,一提再提,不就等于在指责皇上用人不当及昏庸吗? 严世蕃笑咪咪地等着自己由三法司走出来。 可行事深沉的徐阶,在几次斗严嵩不成后,也渐渐醒悟到一个道理…旧罪状不能用,要找新的,最好别牵扯到皇上。 于是,他们从来往于袁州的江湖人物下手,发现有倭奴海盗的旧部,加上浙闽总督胡宗宪自杀,就顺理成章的给了一个“交通倭虏,潜谋叛逆”的罪名。 这下可惨了,误国尚可,但叛国可是必死的大罪! 六部中的人,虽觉这“欲加之罪”是牵强了一些,甚至有“捏造”之嫌,但为了对付顽强的严家,不用最猛的手段不行。 严家终于倒了,真正倒了!严世蕃被处死,家产全部没收,严嵩和孙子贬降为民,从此一蹶不振。 子峻再望望天空,太阳微偏,想必严世蕃已人头落地了吧? 回到家中,他很意外父母兄嫂都在,大厅里有着nongnong的茶香,他们很热切地要子峻一块儿谈谈话。 “我以为你们会去西市。”子峻坐在下首说。 “这种血腥事,我在大同看多了,才不去凑这热闹。”子峰已调回京三年,却仍不忘边关之事。他和子峻一样的身高体型,但肤色稍黑,有着武官的架式。 “严世蕃好歹也和我们称过亲家,他虽该死,我们也不能额手称庆,否则有失厚道。”任传周说。 “爹千万别提亲家两字,严家案子还没了结哩!”子峰提醒道“我才由户部听到消息,严嵩被抄没的财产,有黄金三万两、白银两百万两,等于咱们大明一年的总税收,其他的更别说啦!数不清的田地、房屋和珍宝,恐怕皇上还要再大发一次雷霆哩!” “这样一来,严嵩要求个善终,大概也不可能了。”徐氏语重心长的摇摇头“所以,人绝对不能贪婪,更不能作恶,否则遗臭万年不说,还要祸延子孙好几代。” “你们兄弟几个都要记取这个教训。”任传周教训着“我很高兴事情告一个段落了,没有姓严的,我们任家就不会一直杵着个疙瘩,有如芒刺在背之感了。” 版一个段落?子峻却不这样认为。严是茉儿的姓,就会永远跟随着他,直到他死,再刻到他的墓碑上… 爱妻严茉儿,生不能白首,愿死能同xue! 子峻在家人欢愉的气氛中,突兀地开口“爹,娘,孩儿有个请求,希望你们能够成全。” “什么请求?如果是要说媒娶妻,我们自然是一百个成全啦!”子峰看着弟弟说。 子峻没有正面回覆兄长,只严肃地说:“孩儿想赴袁州一趟,将茉儿的墓移至松江的任家祖坟,除了重新厚葬外,还要将牌位迎入宗祠,正她任家媳妇之名,才能年年有人祭扫。” 任传周和徐氏面面相觎,其实对于他这个请求,他们也不觉太意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