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第4/4页)
眸掠过一丝深沉“我念不下书,忽然想看看你。” 方紫筠的心脏一牵“看了我以后,就能让你定下心来念书吗?”她故意让语音带着淡淡嘲弄“我不是幸运女神,可不能保佑你考上第一志愿啊。” “我知道。”他以一个清淡的浅笑回应她的嘲弄“不过看了你以后,会让人得到一股安定的力量。” 安定的力量?她? 方紫筠眨眨眼,一颗心忽地像脱了缰的野马,奔腾起来。 她是不是听错了?他说她能让他得到安定?怎么可能?她连自己都打理不好,生活一团乱,怎能给这个万事井井有条的男孩安定的感觉?他是…他不晓得自己在说些什么吧? 他当然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也许眼前这个纤弱清瘦的年轻母亲不明白,可他心底却是明白得很。 不过这样的明白,来得太晚。 在看着她怀孕,看着她在一个欣喜的老人监护下与另一个年纪和她一般的男孩于法院公证结婚,他才逐渐明白,原来她对他的意义,绝对不只一个好朋友。 在看着她与陈君庭并肩而立,听着法官宣读他们的结婚誓词时,他才从内心那股强烈的惆怅与刺痛明白了自己多年来暗暗埋藏的感情。 原来他是喜欢她的,甚至可以说,他深深地爱着她。 他爱着一个不属于他的少女,她的身,早已奉献给另一个男孩;而她的心,也将逐渐依归于她的丈夫与小孩。 已经迟了。 在她还没有属于任何人的时候,他来不及认清自己的感情,来不及紧抓住她,等到如今他恍然领悟,一切却已然迟了。 为什么人总要在失去之后才懂得懊悔? 为什么在十岁那年,姊姊和亲生母亲先后逝去,便纺不再对人付出太多感情的他,却还是不由自主为她心动了,在不知不觉当中用了情? 从小他就明白,情之一字,伤人至深,他痴情跟随父亲多年的母亲,就是因为受不了父亲老来还移情别恋的冷酷,绝望地离开人世。 仿佛自他有记忆开始,母亲便一直缠绵于病榻,无奈地看着父亲的身与心离她愈来愈远,紧紧系在另一个较她年轻貌美许多的女人身上。 而与母亲特别亲近的他,看着生命力一点一滴自她体内流失,看着她满头的华发、满脸的疲倦、满身的无奈,年幼的心灵亦随之疼痛不堪。 这样的疼痛在十岁那年生日,终于达到了最高点。 那一年,罹患血癌的姊姊不幸去世,见他的心绪一直处于震惊、哀伤当中,母亲于是送他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球,枯槁的双手颤抖地将它交给他“好好看着它,苍鸿,它会让你心灵平静…” 这是她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语音方落,她便合眸睡去,从此再也不醒。 而他紧紧抱着母亲逐渐失温的身体,哭得昏天暗地,伤痛欲绝。 之后,他经常望着水晶球发呆,每看一回,他的心就更凝结一点,更冰封一些。 他要自己硬起心肠,脱离人群,远远地看着这红尘俗世的一切爱恨嗔怨,不涉足其间。 他不要再对任何人付出感情,更不愿插手任何人的一切。 直到十四岁那年,他在凉亭里,无意间看到了她隐在杜鹃花丛后恬静而温柔的脸庞──是她让他淡化心中这冷酷的誓言,是她融化了他一颗冰心,让他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旁观者,再次懂得关怀身边的人事物,再度涉入这美丽又丑陋的红尘俗世。 是她在不知不觉当中潜移默化了他,而他也在不知不觉当中将一颗心遗落了,落在她身上。 她知道他爱她吗? 她不知道吧,而他也绝不会让她有所感觉。 这些日子他拚命压抑,拚命地将重新燃起的感情再度深深地埋入心底,为的就是怕敏感的她,会察觉了他对她的爱意。 他不愿让她感到负担。 她只当他是好朋友,一个在她有难时,愿意助她一臂之力的知己好友,他没有必要去破坏这种关系,破坏她对他单纯的信赖。 只要她幸福,他愿意一辈子当她的好朋友,就这么站在她身后,默默守护着她。 只要她过得幸福,他不介意自己的感情得不到回报…“她睡着了。”望着他怀中静谧酣睡的小婴儿,方紫筠沙哑的嗓音蕴着不可思议。 他拉回心神,随着她调转眸光。 怀中婴儿的睡颜如天使,是完全不知人间疾苦的甜美安详。 “该抱她回屋里了,要不她可能真的会感冒。”她歉疚地说,伸手就要从他怀里抱过女儿。 他摇摇头“我跟你一起走回门口吧。让她再睡沉一点,要不可能又要吵醒她了。” “嗯。”她轻轻颔首,站起身,随着他一块儿走向陋巷。 “下回别再半夜带着孩子到屋外散步了,不安全。”他叮咛着。 “嗯。”“还有,要出门也该加件外套啊,瞧你穿得那么单薄,万一着凉了怎么办?” “我知道了。”她乖巧地应着,不知怎地,在听着他宛若父亲的嘱咐与叮咛时,她竟有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这感动,如决堤的潮水,直直冲向她心坎,几乎逼出她的眼泪。 她摇摇头,深深吸气,不许自己落泪,只是跟着身旁这个身材英挺的男孩,跟着他一道前进。 月光与路灯,拖着他与她并肩前行的影子,细细长长的,仿佛会延伸到天涯海角── 当方紫筠抱着沉睡的婴孩悄然踏进屋内时,她并不晓得,屋内一双眼眸正从暗处悄悄凝望着她纤细的身影。 烈眸喷出火焰,映照出一张阴沉愤怒的性格脸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