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的古玩人生_中国玉器的发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国玉器的发展 (第6/8页)

股复古思潮金石学的兴起也是促使之一

    宋待玉器世俗化的倾向与民间琢玉的勃兴,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休戚相关的民间琢玉主要的消费对象已不完全是宫廷高官贵族,也不是文人雅士,而是对玉器十分迷恋的普通百姓,因此,宋代出现了能满足平民需要的世俗化题材玉器访古玉的渊源虽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唐代也有仿制同代其他质地器形的玉器,但基本上是仿摹同代器形,大量访琢远古时代造型的玉器皿,始见宋代,因此,严格意义上的仿古玉应从宋代开始宋代玉器艺术化倾向,表现在两个方面:

    a是从唐代开始的花卉纹玉器到宋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几可说当时形成一门专琢花鸟形玉器的玉作宋代花鸟形玉器与当时绘画艺术相互影响,共同谱写宋代艺术篇章宋代的花鸟形玉器多呈写实风格,花朵、花板、花茎一应俱全

    b图画玉雕的出现玉图画包括有背景的隆起和立体的图画玉器由背景和画面两部分组成这种绘画性玉器使见于宋代,至清代达到他辉煌的顶峰是绘画艺术与雕塑完美的组合最能反映宋代佩饰玉水平的要推各种雕工精细、形态优美的花鸟形玉佩

    c宋代实用玉器皿不仅比唐代品种多,数量也多文房玉具,已不在仅仅是文人把玩的玉件、而是有可供文人书写的实用具

    在中国玉雕史上,花卉形玉器以宋代最为精美

    第十三章辽

    辽代是中国东北辽河流域由契丹建立的地方政权916年由耶律阿保机创建其疆域控制整个东北及西北部分地区辽代是由一个较为落后的边疆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政治、文化较为低落,但长期与汉族比邻,并受先进中原文化的影响,故在文化及用玉制度上,均受宋堂文化的影响,玉也不例外朝廷用玉,广于唐宋规定皇帝系玉束带,五品以上官吏服金玉带

    辽代玉器制度,除脱始于唐风外,其自身特点:

    a用玉上,崇尚白玉,尤其推崇和阗白玉

    b契丹贵族金银玉互用

    ~契丹贵族把这些价值连城的佳材融为一体,制成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既反映契丹族的工艺水准,同时又折射出契丹贵族奢侈的生活

    c契丹贵族真玉宝石兼用

    辽代玉器具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

    玉代版是辽代重要的朝廷用玉,其特色是定数不一,厚薄略有出入,多光束无纹,四角常以铜钉铆在草带上辽代肖生玉器以动物造型为主,植物和几何造型很少,这可能与契丹以游牧经济为主,长期与动物为伍有关

    第十四章金代

    金代所处的年代是和南宋相对峙的特殊年代,同时又是北方少数民族所为,因此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与民族风格

    金代玉器繁荣的原因:

    a女真族在契丹辽代及北宋地区大量掠夺珍宝,刺激了金代玉器的发展

    b其统治区域包括今之东北三省、河北、西、山东以及河南、安徽、江苏一部份的广大地区

    c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了金代玉器的发展

    d金代有较为充足的玉料、玉匠,加速了玉器的发展金代玉以回鹘贡进或通过西夏转手得到新疆玉为了确保玉材的使用,金规定朝廷愈多用和阗玉琢制,祀天地之玉皆以次玉代之金在扩张过程中,俘虏的大批玉匠,有的原在辽境内,有的直接从北宋境内掳掠而来

    3“春水玉”、“秋山玉”是金的代表作

    契丹、女真均是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经济站主导地位,春水、秋山员为契丹族春、秋两季的渔猎捺钵活动所谓捺钵,即契丹族本无定所,一年之中依牧草生长及水源供给情况而迁居,所迁之地设有行营,谓之捺钵

    女真族建立新政权后,承袭了契丹的旧俗,狩猎于春秋的娱乐活动,并将捺钵渔猎活动改称为“春水”、“秋山”

    4常见的“春水玉”表现为残忍场面,通常是海东青促天鹅图

    5海东青是一种神鸟,又名鹰鹘、吐鹰鹘,主要生长于黑龙江流域它体小机敏,疾飞如电,勇猛非凡,自古以来深得我国东北各民族的喜爱,有专人进行驯养,用以捕杀大雁及天鹅

    6秋山玉是表现女真族秋季狩猎,射杀鹿的情景在金代,秋捺钵也称伏虎林在雕琢技法上,常留色玉皮作秋色在表现手法上,秋山玉有繁、简、粗、细之分场面不像春水域残酷无情,而是兽畜共处山林,相安无事,一副世外桃源的北国秋景嘎拉哈玉玩具,也是一种充满女真民族情趣的玉具玉嘎哈拉,是女真贵族儿童的玩具,中间有穿孔,可随身佩带玉形似羊或狗子的髌骨类似汉族童子玉坠,似有希冀少年福祉不断之意因是羊或狗子之骨,是北方主要供食用动物之骨,长年佩带,具兆祥之瑞

    金人常服玉带为上,庶人禁用玉

    金代女真族佩带玉较为发达,其时称作“列”,多作腰佩

    金代佩饰玉以花鸟纹为主

    金代花鸟形玉佩,多作绶带鸟衔花卉纹

    ~因“绶”自与“寿”字谐音,故寿带鸟是福寿的象徵绶带鸟衔花卉纹,寓意春光长寿,勃勃生机

    龟巢荷叶,是金代另一重要玉佩是寿意类

    金代玉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艺术,不是孤零零的表现一个物体或一件动物;而是花与鸟、龟与荷叶、鱼与水草相辅相成,动静结合,表现出周围的环境特点,富有生活气息

    第十五章元代

    蒙古灭金以前,几乎没有琢玉业灭金后,特别是建立元朝,将首都迁至大都入主中原后,由于受金代文化和汉文化的影响,元朝琢玉业得到很大发展

    元朝琢玉业有很大发展,其特点为:

    a接受汉族传统的爱玉风上,近取金宋、远法汉唐

    b继承宋金传统琢法技艺元朝政府网罗掌握了大量的工匠,使之官办手工业生产

    c沿用宋金玉器传统题材:花卉纹的延续,螭虎纹的再兴,春水玉、秋山玉的进一步世俗化,虎纹是龙子之一,始见西汉,历代虽有雕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