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楔子剩水残山一酒家 (第3/13页)
寓昭庆寺,想不到这一天出门便遇见苟全这位老世叔,寒暄之下,又遇着卜贵,偏偏又被苟全一同拉到这酒店里纠缠了半天,好容易二人都已走去。面对湖山,想起方才一出丑剧,不禁感慨万千,拿着酒杯,就着桌上残肴,连饮几杯之后,一时兴起,唤来堂馆,取过笔砚,就东边素壁上,画了一只大鹰,独立在一株古松上,似欲振翩飞去,画毕自己又哈哈大笑了一阵,取酒再饮,不由地旁立的一个堂倌看得呆了。猛然听见隔壁雅座里有人冷笑道:“既以英雄自命,如何却也吃得下去这等酒食,还自鸣得意,岂不令人齿冷。” 说着暖帘一掀,曾静已从雅座里走出来,笑道:“民瞻兄,向来以风尘大侠自居,今天如何也与官小为伍,吃起这等酒来,不嫌太辱没了你吗?” 路民瞻猛然一惊,掉头一看。见是曾静,不由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你,如今普天之下,哪里还有半点干净土,古人尚欲呼皂隶与痛饮,处今日之势,用方才的一出活剧来下酒不也很好吗?你如眼热,也干一杯如何?” 曾静笑道:“你那令世叔已经苟全得令人可笑可恨。那奴才的奴才,我如有你一身本领,便当立时杀却才是意思,如何还有胃口吃他们剩下来的东西。你如实在嘴馋,敝老师现在隔壁雅座,何妨过去陪上一杯,少时还有一位奇人,也许可以同席;不比你这样哺糟吸漓要好得多吗?” 路民瞻不由一笑道:“依你,依你,你说的令师是晚村先生吗? 曾静道:“你又来了,我除晚村先生,还能有第二位老师吗?” 民瞻笑道:“哪么,那位奇人又是谁呢?” 曾静道:“这个却暂时不告诉你,停一会自然知道,包管你要出乎意料之外的高兴一下。” 两人说着,曾静把门帘一掀,路民瞻一见倚窗而坐的果是那位削发逃禅,誓不仕清的吕晚村先生。不由肃然起敬道:“不昧大师,几时卓锡到此,适才元状,还请见谅。” 老和尚笑道:“路居土,你错了。我与小徒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方才这两种人都是可怜虫,国破家亡之后,你我这些自命可以报国的有识之土,尚且腆颜苟活在此,你能怪得他们吗?” 接着揪然道:“不过,我们可以用恕道来对人,却不可以因此便为自己开脱,只要一息尚存,决不允稍变初衷。我是老了,自知无法再见日月重光,但是我著的书,对于夷夏之防极严,日后倘能获传于世,也是一个保持人心于不坠的方法。路居士江南大侠,近来作为如何呢?” 说罢,两道寿眉微扬,一双老眼,登时放出异样光芒,路民瞻涑然道:“晚生略谱技击,怎敢在大师向前有大侠之称。不过,这几年奔走江湖却颇识得几个有心人。大师之外,前年在华阴曾遇顾亭林先生,他的屯田与票号的方法都办得极好,真是寓兵于农,寄饷于市,将来一旦有事,大河以北;不难得手。只可惜鞑虏中亦颇有能者,暂时不得不销声匿迹,以免引起注意。此外川中有罗天生,川边有马镇山、方天觉,江宁有甘凤池,九江有周凤,淮上有白泰官,虽然出身各有不同,志在反清复明则一,只要路后有隙可乘,我想,各地都会有人响应的。” 曾静一边看着窗外,把头连摇一边说着:“你不要把事看得太容易了,人心之不同有如其面,你说的这些人,除亭林先生那是人所共知的而外.其余便难说了。远的不说,只甘凤池这人,青年有为,武功绝伦,我是知道的,人品便不见得可靠,据我知道的,目前他已被sao鞑子网罗去,做了苏木达王府的教习,你说能靠得住吗?” 路民瞻正色道:“省三兄!你这话未免太辱没了甘老四了。他的本心何尝使前北去,那是去年我们几个人公决的,好不容易才把他说服下来混入权贵府中,专为刺探满人行动和对我们的种种便利,你当他是自愿去做鹰犬的吗?” 正说着忽然门帘一掀,走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的人,头戴红呢风帽,身上披着一件紫峰斗篷,进门来连身上积雪都未扑去,便拍着路民瞻的肩头道:“清平世界,光天化日之下,你们竟敢公然在这里商量造反,还下随我到宫里去。” 路民瞻回头一看,见是亭林先生顾炎武的堂弟肯堂不由大笑道:“如以造反而论,你便是一个谋主,我也正要出首领赏呢。” 肯堂也相与一笑.随又向老和尚笑道:“晚村先生、小可来迟,倒累贤师徒久等了。我真想不到路大侠也在这里,今天倒真有趣得紧。” 说着脱下风帽斗篷向炕上一扔,又笑道:“这里看山赏雪固然是好,难道你们就不怕说话被人听去吗?现在禁网方严,今天我们又有些话要说,何必在这酒肆里惹事呢?” 老和尚笑道:“你知道这酒肆主人是难吗?” 顾肯堂不禁诧异道:“难道也是个我辈中人吗?怎没有听你说起呢?” “他便是参与腾江之役的南工部传郎曹宗昭,那跑堂的便是他公子仁父,昔年张少保苍水殉国,便是由他父子策动人埋在对湖的。你想这样人物开的酒店,又在大雪天里,会得出事吗?” 老和尚不禁哈哈大笑。 “大师怎么会知道得这样详细?我就住在隔壁,为什么连日都来陪酒,一点也看不出。” 路民瞻也出乎意料的问。 曾静道:“他已改名王二,公子叫王小乙,你如何知道? 就我老师,也是因为吊苍水先生之墓才认识的。” 肯堂不由慨然道:“我对此老文章气节久已倾慕,想不到竟然遁迹在茶佣酒保之中,胜国孤臣,寥落至此,真太令人不胜感慨了。” 曾静道:“中山南王的袭侯尚且只落得代人受杖,靠几个卖打的钱来养活自己,何况一个区区工部侍郎。不经亡国,又谁知道亡国之惨呢?” 路民瞻猛然把手一拍道:“也惟其如此,才能见曹老先生的松柏之cao。要不然,满虏现在正在访求隐逸,又开博学鸿词侍科,凭他的声望,只要心眼儿稍微活动一下,还不是富贵随之而来,何用受此凄凉呢?” 肯堂道:“那也不尽然,你看在北京迎降的诸人,如李建泰、陈名夏、钱牧斋等人,还不是杀的杀,下狱的下狱,忧谗畏讥的忧谗畏讥,有几个能痛快的。与其那么受罪,还不如曹老先生父于遁迹茶佣俩保的自在呢!” 说着一看老和尚道:“此公父子能讲一见吗?” 晚村微慨道:“曹公昨日已到嘉定去访寻三屠以后的一个故人之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