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之歌_第三十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第1/3页)

    第三十一章

    闻雪涛端坐在老乡家的炕桌边,在一盏不甚明亮的煤油灯下,认真地读着《论持久战》。这是一本用粗糙的土造纸油印的小册子,她捧在手中想在字旁用铅笔画上重点符号。想起书少人多,还要传给别的同志去读,就忍住不再画,口中却轻声读了起来:

    "犬牙交错的战争--我们可以断言,持久战的抗日战争,将在人类战争史中表现为光荣的特殊的一页。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就是颇为特殊的一点,这是由于日本的野蛮和兵力不足,中国的进步和土地广大这些矛盾因素产生出来的。犬牙交错的战争,在历史上也是有过的,俄国革命后的三年内战,就有过这种情形。但其在中国的特点,是有其特殊的长期性和广大性,这将是突破历史纪录的东西…"读到这里,闻雪涛的脑子忽然转了一下,放下小册子,捻小煤油灯,一转身走到对面房间去。

    柳明也坐在炕桌边。一盏小煤油灯照着她苍白的没有血色的脸。这家人家,没有男人,只有老少两个寡妇。因为被审查,柳明必须经常和闻雪涛住在一起。

    一本日文书放在炕桌上,也不知柳明读了没读。闻雪涛进屋,她毫无察觉,动也不动。这却惹恼了闻雪涛。她涨红着脸,声色俱厉地对柳明喊道:

    "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敢念日文?是什么目的?你要说清楚!"

    "日本医学比中国发达,为了学医才学日文。这就是目的。"柳明扭脸向墙,把背甩给县委组织部长。

    "大家都在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你不学这样重要的政治理论,倒加紧学习敌人的文字。柳明,你要自己毁灭自己么?"闻雪涛对柳明的傲慢自负,又气又急。她负责监视并改造这个可疑分子,然而,收效甚微。她站在门边,见房东女人不在屋,继续说,"柳明,你应当放明白些,组织上对你够宽大的了,有些人都受了刑罚,叫他们招供。可对你--常县长、林书记都一再叮嘱我,等待你自己的觉悟,等待你自己主动交待…可是,这么久了,你提高了什么觉悟?你交待了什么问题?倒好,学日文--学敌人的文字,这就是你对组织的回答?!"

    柳明慢慢扭过身来,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此刻变得羊眼那样呆滞无神,一动不动。里面既没有悲哀,也没有气恼。它直直地盯在闻雪涛气忿的脸上,半天,目不动,嘴不张。忽然,她把日文课本向身边的挎包里一放,拎起挎包就向院外跑。

    "柳明,站住!你到哪里去?"闻雪涛想喝住柳明。可是,一转眼,她已经奔出大门外,消失在黑夜中。

    闻雪涛着了急,带着人各处寻找。她有点儿后悔自己说话的语气太刺激了柳明,怕她寻短见。当她带着村干部找到午夜后,才在村边发现一户农民的小院里有灯光,她叫开门,走进屋,看到柳明正伏身在炕桌上,手握钢笔,在一个练习本上急急地写着什么。

    闻雪涛考虑了一下,这个固执倔强的柳明,强迫她回到原住处,她不会去的,又非争执一场不可;再说,也许她是想独自找个僻静处、把交待材料写出来,那就让她在这个地方写吧。闻雪涛悄悄把房东老太太叫出来,叮嘱了几句话,就走了。柳明这才得以一气给曹鸿远写了一封不甚连贯、有些零乱、但是情真意切的信。

    鸿远,我时刻挂在心上的人:

    假如你还活在世上,还生活在我们的抗日根据地里,假如你能够看到我这封信,你将是一种什么心情呢?高兴、难过、感伤?还是…不,你这个人是绝不会感伤的。我早已深深体会到在你的身上有一股异乎常人的毅力,你绝不会像我这样软弱(我有时倔强,有时又很软弱)。你对命运的挑战,总是抱着一种轻蔑、藐视的态度,你这种态度,在我们共同度过的岁月里,曾经鼓舞我,启迪我;也曾在我的心灵深处埋下一颗火种--对一切逆境、一切迫害、一切苦难,绝不熄灭反抗斗争的火种。为这些,我更加不能忘掉你。我要说,我深深爱着你的这些品质。

    鸿远,我不能不告诉你,自从你突然遭到意外后,我也和你的命运差不多,情况更加逆转了,一种从来没有经受过的考验降临到我的头上。是我连累了你,还是你牵连到我?我肤浅的人生经验使我无法弄清楚。然而,有一点我是清楚的,那就是,有一根可怕的无形的绳子已经把我们两个人紧紧捆在一起了。现在,我不知道你的去向,不知你在何方,我一直苦苦寻觅着你的踪迹,甚至低声下气地去向一些人打听你的下落。结果呢,我失望了!你是死是活,还是平安地恢复了工作,除了知道你已被解到路西,其他我什么也不知道,不知道!我已经给你写了好几封信了,但音讯杳然。你接到过我的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