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第2/3页)
个英勇无畏的男子汉…想着,她把熟睡在炕上的婴儿一下紧抱在怀里,紧紧地、紧紧地抱着,生怕被人抢走似的。还在他的小脸上,热烈地亲吻着,喃喃自语着: "儿子,我的小儿子!你可不能死!--他们不会杀死你的…你要活着,mama没有了,你也要活着!活在世上可以经历许多许多人生事。不能白活呀,大了,要做事!要做许多许多好事--要把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大厦建立起来…" 小俞夺过道静怀里的孩子紧抱着,清秀的脸上同样挂满泪珠: "林jiejie,不要难过!就是我们都被活埋了,孩子也不会的。江华是他爸爸,他还能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我看,我比你们'罪状'轻,也许不会弄死我。那样,我要这孩子!我一定会把他养活带大…林jiejie,请你相信我,不要难过…" 柳明呆坐在炕上不出声。她有一个意念:曹鸿远也许早已死了,自己一个人活在世上有什么意思?死对她不是威胁,而是诱惑,是摆脱痛苦的最好归宿。道静和小俞关于孩子的絮语,她似听见,又似没有听见。她的心真的碎了,成了齑粉,只剩一副躯壳存留世上。 过了一会儿,道静冷静了,不再牵挂孩子,却又牵挂起柳明来。这个刻苦自励,执著地爱着曹鸿远,也爱着抗日事业的好姑娘,好医生,不能叫她就这样沉沦、这样毁灭…不行,不能让她这样下去--道静想着,支撑起十分虚弱的身体,慢慢趴到炕那边,紧紧抱住瘦骨棱棱、浑身颤抖的柳明。柳明就势倚在她的怀里,十几天来,第一次哭了。 这时,道静头脑里忽然闪现出一种景象,一种遥远的,缥缈的,像梦幻却又十分逼真的景象。她抱着柳明,在她耳边轻声说:"我给你讲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好么?耐心听听,也许能使你的精神舒畅些--柳明,听么?" 柳明点点头,把道静的脖颈搂得更紧。 道静从严重的创伤中苏醒了,好像从远远的噩梦中醒来。"我还--活着么?"这是她醒来后的第一个意念。渴、渴,嘴唇干裂着,浑身的血液像抽干了。她尽力呼叫:"渴,渴啊!" 忽然一个异常温柔和蔼的声音传到她的耳边: "醒过来啦?真叫人急坏了!" 道静急忙向送过声音的那边望去,在黑暗的囚房里,就着铁窗外透进微弱的光,她看见她旁边的床上,躺着一个异常消瘦又异常美丽的年轻女人。她似乎很难转动身子,听见道静喊渴,就扭头向窗外喊道: "来人啊,来人啊!这屋里受重刑的人醒过来啦!…"喊罢,那个女人又转头对道静动情地说,"叫他们来给你治伤--要争取活下去…" 看守似乎很听这女人的话,她要水,水来了,给她治疗刑伤的医生也来了。连给道静的饭食也把黑窝头、白菜汤改得好一些了。她是个什么人呢?道静惊奇地望着那绝美的面庞,暗暗思索。一会儿,她又发现屋里还有一个小女孩在不停地哭泣,哭喊着"mama!mama!"那个绝美的女人又伸出手去拉住女孩子的手,用微弱的声音喘息着说: "是想mama么?小meimei,哭--哭没有一点儿用。当年我在上海住监狱的时候,年纪小也是爱哭。可是越哭,敌人越以为你身上有油水,越是打你,审问你。后来我跟同监狱的大jiejie们学,变厉害了,不断和他们讲理、斗争,他们从此反而不打我了…"多么温柔的声音,又是多么铿锵有力的声音。小姑娘嘿嘿笑了。道静心里也仿佛服下了一帖清凉剂。她问起那个绝美女人和小姑娘的姓名。 "我叫郑瑾,小姑娘叫俞淑秀。她才十四岁,因为手里拿着一本红封面的书,就叫宪兵三团抓来了。" 道静立刻爱上了这个温柔、善良又异常美丽的郑瑾。她身上有一种不同凡响的馨香之气--一股荡漾在心之深处的幽香流溢着、散发着,整个囚室弥漫着芬芳的氤氲。 郑瑾问她是因为什么被捕的。道静说她只是个失学失业的青年,因为信仰共产主义,因为要抗日,就把她捕来了。她说:"我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我向往为人类最崇高光辉的事业献出生命--我想这个日子就要到了。我准备着这个时刻的到来。" "不要以为被捕就是你生命的终点,就一定会死的。不,不能死!我们要工作到最后一分钟,最后一口气。我们要亲眼看到崇高的事业在中国的实现!" 多么摄人魂魄的语言啊!自从听了郑瑾的话,道静想活了,想坚强的活下来。 "小俞,"道静扭脸向也拉住柳明的俞淑秀问,"是不是这样?你听了郑jiejie的话,就不哭了,有了斗争意志了,对么?" 小俞一下用两只胳膊抱住道静和柳明,纯净的脸上露出了欣悦的笑容: "对,对极了!林红jiejie真好,我永远忘不了这个高尚无私的人…"说着,小俞从衣兜里掏出一把精美的小梳子,"你看,她送给我的这把梳子,我总带在身上,一遇到困难、难过的事,我就用这把梳子使劲梳头…林jiejie,那红背心呢,你怎么不穿了?林红jiejie临终时送给你的,你当成宝贝。怎么这些天不见你穿在身上呢?" "有了小孩子,身上又是奶水,又是尿水,我怕弄脏,收起来了。" 小俞点点头。柳明轻声说: "林jiejie,你说下去!郑瑾就是林红吧?多讲讲她的故事,这样也可以扫掉我心头的绝望…"说着,盈盈泪水又要滴下。 道静两只臂膀抱住两个姑娘。心里忽地浮上一种异常神圣的、好像燃烧般的感觉。现在的情况,柳明很像当年的自己--幼稚,单纯。被捕了只求一死。俞淑秀呢,比过去成长了,然而还是不够干练,更多的是天真和轻信。这时道静胸臆间陡然增长了一种责任感。林红的精神使她昂奋。她想到林红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