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太平城里太平军 (第3/4页)
多名美女,陪侍洪秀全一个男人。 洪秀全在后妃的管理上,有他过人之处。他的88个后妃,一律没有封号,统称为妻。因妻妾太多,洪秀全自己连姓名都记不住,怎么传唤享用呢?洪秀全来了个古今中外后宫史无前例的创举,数字化依次编号,于是就有了第25妻、第73妻等旷古未闻的名目。至于上千个如花似玉的宫女,更是比妻妾还要等而下之的备用享乐工具,所以连个数字编号都摊不上。洪秀全不理朝政,把精力放在了管理后宫上。后宫女人不敢惹恼天王,太平天国成立之初“天下多男子全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口号,多少有些可笑。曾国藩捉摸不透他的这位对手,也绝对想不到自己处心积虑剿灭的对象,日日坐享荣华,夜夜在后宫与嫔妃娘娘饮酒笙歌,生活竟是这般模样。 天国要燃烧 在永安,洪秀全重赏手下,封了五个“王”这封王的词估计是老洪从戏台上学来的。文盲杨秀清为“东王”“管制东方各国”应该包括日本,东方各国都归他管;帮会头子萧朝贵为“西王”管制西方各国,不知道英国听不听他的。军师冯云山为“南王”当然包括马来西亚都归他管了;地主韦昌辉是“北王”这包括俄罗斯的地界都归他管;最后“翼王”石达开,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里学历最高的,武举出身,据说还能写两笔诗,应该不是秘书代笔。洪秀全智商太低,没有驾驭群雄的本领,他的朋友洪大全,谋士冯云山,勇将萧朝贵都战死,更使他失去了灵魂。洪秀全让杨秀清独掌大权,其他人都受他节制。天王称万岁,东王称九千岁,西王八千岁,南王七千岁,北王六千岁,翼王五千岁。这就是所谓太平天国的“首义六杰” 太平天国继续北伐,洪秀全的人马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据说这个时候的洪秀全是拥兵50万,战舰上万艘,估计这50万一半是家属,你想他有多少个家属?这个时候,从广西那么个山旮旯里边打到了南京,应该怎么样,北上,直捣黄龙! 洪秀全若是全军北上,拿下京城,不是不可能。问题是洪秀全哪有如此政治智慧,他到了南京。南京是六朝古都,文章锦绣地,温柔富贵乡。洪秀全到那儿眼珠子都不够使,小天堂,天堂路就跟这儿开始,该开始造了。洪秀全盖起了豪华天王府,占地面积与北京紫禁城相仿佛,紫禁城可是1300万平方公里的帝国皇宫。洪秀全只占了三座城市,南京、镇江、扬州,就建这么大一个天王府。老百姓讲话叫小人乍富,就忘了自己干什么的,完全是暴发户心理。建了天王府的老洪,终日不理朝政,在天王府里,陪着那些个妃子,业余时间,编一些“天书”他不见大臣,一见大臣,大臣就该明白天王的水平。朝政就归东王杨秀清等人来管,这*的程度也算得上是惊为天人。 蚊子衔秤砣 太平天国最低的官叫两司马,一共管25个人,出门要坐4人抬的轿子。25人去掉一半女人,剩下11个男人,里边还有4个得给他抬轿子,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找到那轿子,不行八仙桌倒过来就扛着走。清朝七品知县两人抬的小轿,总督是8抬,皇帝是16抬,皇帝出殡的时候,那个梓宫是128个人抬的。洪秀全的轿子是64抬,杨秀清48人抬,他们一出来南京城就全城*,老百姓都得背对着他们的仪仗队,跪在路边,如果你冲撞他的仪仗队,斩首不留。再厉害点的,凌迟,点天灯,把你熬成油,这事多了去,洪秀全的想像力多丰富,滥用私刑。要知道清朝谋大逆才是凌迟,一般人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洪秀全暴虐无度,他还没有当天王时,就经常将妻子打得要死,进入南京后,参照天王的佳作《天父诗》,天王反反复复地强调,惹他发火就是死罪,他发火就要杀人,众人要一齐跪求息怒,不求就别怪洪天王大开杀戒。洪秀全对妻妾、宫女尚且如此,对他所敌视所不满的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从决心造反开始,作诗言志,订条规下诏书,动不动就是杀、诛、斩首不留、一同皆斩、该诛该灭、放胆杀妖,可以说是念念不忘,杀声连天。由于他不断号召、明确规定和直接命令,部下官兵在非战斗场合,随便杀人也如同割草。太平军打进南京清除妖人的做法令人发指。清朝官员、僧尼道士、商人、儒生乃至医生、店员、艺人,都被当为妖人,掳掠屠杀不在话下。“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指无重茧者,恒指为妖,或一见即杀,或问答后杀,或不胜刑掠自称为妖杀,或竞捶楚以死。”不少汉族大小官员、绅士、读书人,逃不掉又不愿死在太平军手里的,全家便一同自杀。洪秀全就在这种血腥恐怖中,在太平军的跪迎之下,无限风光地进入“天京” 王多如牛毛 天朝的人事任免制度自然就是洪天王说了算。太平天国本是有首义六杰,可是内讧不断。韦昌辉杀掉杨秀清,接着韦昌辉被处死,继而石达开率领精锐部队出走,天国几乎是朝中无人。生性多疑的洪秀全估计被争斗、猜忌伤透了心,干脆任人唯亲,用自家人。“安王”、“福王”分别是洪秀全的两个哥哥洪仁发、洪仁达担任,自家人名虽掌权,实则是洪秀全借此希望压制、监视石达开。不过这两人实在太荒唐、愚蠢了,洪秀全迫于满朝反对,不得已取消两个昏庸兄长的王位。为不引起事端,这两个哥哥虽不做王,但洪秀全依旧对他们言听计从,后来又再改封为“信王”、“勇王”二人一直干预朝政,掌握实权。在太平天国,自家人还是最受信任。洪秀全也敢大胆提拔一些年轻将领,天京危急之时,洪秀全更是明确宣布,朝政由洪仁玕执掌。洪仁玕,是洪秀全堂弟。因为本家人可靠,又不像两个老哥那样粗鄙,就立马三级飞升。洪秀全家族十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