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6从零开始第三更 (第2/3页)
,而必须要尽快建立起有效的防守体系。 “延缓战术是必须的,攻防转换那一刻没做好,我们就一定遭殃!”保罗?拜尔十分肯定的说,他是杨诚教练组里的防守教练。 “落位、专注和控制都可以做到,但都需要时间,需要球员彼此间配合默契,拥有出『色』的协作能力,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事情。” “说得对,所以我们要在季前备战的时候,改变训练方式!”杨诚从草稿纸堆里又抽出了几张,铺到了桌面上。 每一张草稿纸上都把球场分成许多不同的区域,这就跟杨诚以往的红绿线训练方式一样,但却有很大的不同,就是那些画线都不是针对于进攻,而是针对于协防和接应。 “我向来都不主张进行全场紧『逼』战术,这一点大家是知道的!” 在场所有人都点头,因为杨诚是主张进攻的,而全场紧『逼』战术又非常消耗球员的体能,往往紧『逼』个上半场,下半场就体能崩溃了,根本无法投入进攻。 “所以我把链式区域防守扩散到了全场,把整座球场分成许许多多不同的区域,每一名球员在某种情况就驻守某个区域,我们给他们进行分工,而每一个区域之间又彼此连接,形成了一环紧扣一环的区域联防。” 保罗?拜尔是最先明白杨诚的意思的,但是他却看到了杨诚的战术图稿中,中场中路的区域却是空白的,这不由得纳闷了“那中场中路呢?” “问得好,我假设一种情况,就是当我们进攻到对方的防线前,被断球了,我们的前锋立即展开就地反抢,你说他们会怎么做?” “快速出球,要么往回传,稳住之后重新组织,要么直接传往边路和中场。”莫尼兹直接回答,这应该也是所有球队的惯用战术。 “那我们的中场就包围上去,在局部上形成人数上的优势,我们不玩那种消耗体能的步步紧『逼』战术,我们就利用中场包围上去之后所形成的人数上的优势,玩区域控制!” 足球里有一条很著名的战术理念就是,假设双方实力接近的情况下,当你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里,比对方多出一个人的时候,优势几乎就是压倒『性』的。 杨诚就是要利用这一条,玩防线前移战术。 “这种区域包围战术有一个好处,就是一旦对方拥有个人能力出『色』的球员,进行了局部突破之后,一定会有球员能够第一时间补位,但假设补位不成功,那就犯规,实行拖延战术!” 经过了凯泽斯劳滕的三年时间,杨诚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为什么那么多顶级名帅都拼了命的想要把防线前压,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压迫对方的中场。 说压迫,也许空泛了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球队a坚持普通站位,一旦在中场丢球,对方只要一个传球,就能够把球送入制造威胁的32米区域内,通常最直接的防守反击就是这么来的。 假如球队b把防线往前推移10米区域,中场丢球后,球依然还在对方的半场,对方如果要快速发动反击,要么长传,但成功率太低,要么经过两次传递,这就需要比a更多的时间,而防守方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准备时间。 足球场上所发生的事情都在瞬息之间,往往一次传球和10米的传球距离,都能够改变一次进攻是否能够取得进球。 因此无数的名帅,包括贝尼特斯、弗格森、温格等人都在想着要把防线往前推移10米,因为你前进10米,就代表着对方后退10米,也代表着,对方一旦抢球后想要发动反击,就需要多克服10米。 而这10米,往往也是决定『性』的10米! 杨诚的区域包围战术就等于是把前场变成了区域防守的重点,中场的职责就是负责构建包围圈,而后场的责任就是补位,专门为前面的球员补位,因此后防线就要前移。 防线前移后,只要前场能够顶住压力,中场能够及时构建包围圈,保证中前场每一个区域内都有球员驻守,那么就算被对方进行局部突破了,后腰也能够第一时间进行补位,一旦补位不成功,就犯规,使用拖延战术,而如果连补位和犯规都不行,就是直接面对中后卫,这才有可能取得进球。 杨诚就是要通过这种层层叠叠的链式区域防守,从国际米兰的前锋线上开始构建防守。 而在这一套战术当中,负责补位和犯规的球员就显得很重要,杨诚目前还需要观察,看到底谁比较适合这个位置,因为他需要有快速的机动能力、大范围的区域控制力和出『色』的单兵作战能力。 众人听了杨诚的一席话,心里都很是惊讶。 这倒不是说杨诚的设想有多创新,实际上很多东西只不过是在专业教练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罢了,骨子里依然还是那一套,真正让人觉得新奇的,是杨诚的训练方式。 杨诚的这一套防守体系毫无疑问,如果成功实行的话,国际米兰的防守能力绝对能够上好几层楼,但是这对球员的要求也不小。 首先就是要上下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