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将军之剑 (第3/4页)
将军的出手,感到一股从所未有的力量,一股武学登峰的王者力量。 花在风中。 风仿佛在刀口。 潘小君不由自主,后退一步。 他忽然伸出右手,伸出长长袖子里的手,手掌一震,一柄冷红色的剪刀,已从袖口滑出来。 刀是剪刀,潘小君的剪刀,一柄名动天下的剪刀。 小君一剪,刀上咽喉! 刀还是在手上。 人却已退到墙下。 潘小君手中握着剪刀,片片梅瓣就落在他脚跟前。 他低头看着地上残败的少梅,眼里仿佛在为花开花落的无奈叹和卢。 “花开花落,潮来潮去。”大将军背负双手,施施的从窗下走来,走到桌前,坐下来:“本就像聚散无常的人生,何须叹息。” 潘小君掌中冷汗,已浸湿了剪刀,他低着头忽然叹一声:“我败了。” 大将军盘膝而坐:“败在哪里?” “五重梅瓣,花开五瓣。”潘小君的手似乎已在颤动:“我虽然剪断了花朵,却剪不断片片花瓣。” 一片片让刀剪断的花瓣,虽都已落在地上,但潘小君手臂上的袖口,却已有刀削般的片片削痕。 “将军如果劲贯十成,恐怕我的手臂就要和我的身体分离了。”潘小君双眼已看不出任何神采。 大将军脸上一如寒雪,冷漠的神色中,几乎没有任何表情,他看着桌上酒盏:“你并没有败。” 潘小君没有说话。 大将军举起酒盏,面对明月:“高手相争,志在一击,你知道我为什么会选择一朵花当武器?” 潘小君无语。 “小刀一剪,刀上咽喉。”大将军眼中精光闪烁:“普天之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我知道你的武器是一把剪刀。” 潘小君慢慢的从墙下走来,盘膝坐在大将军面前。 大将军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令是兵法之道,也是武学之道。” 潘小君在听。 大将军光在远方:“武学之道,不在争强,柔能克刚,百绕指柔胜过千锤精刚,你的武器是刀,我若用的是一把飞刀,你认为我能伤你?” “不能。”潘小君已经明白了:“花乃至轻至柔,所以将军以花当武器,如同轻水化烈火,恰巧克制我的武器。” 大将军点头。 潘小君看着他,眼中瞳孔忽然收缩:“但我还不知将军你用的是什么武器?” 大将军并没有看他,他的眼神落在摆在桌上的一只花瓶。 花瓶斜插水仙。 大将军忽然取出瓶中的水仙花,花出瓶,散在桌上,只剩花枝。 大将军拈起花枝,平举胸前。 这不是攻击姿势,残败的花枝平举空中,几乎没有任何制敌的威胁。 窗外没有下雪,雪花却在飘。 潘小君手拿酒盏,将杯中的酒倒进喉间,但他的眼睛却盯紧大将军手上的花枝。 花在大将军手上,大将军已闭起双眼,苍白的脸色中,有着说不出的奥秘。 潘小君开始感觉不对了。 他忽然发现大将军已进入忘我境界,他已感觉的到,他手上的花枝是空的,他的人世意是空的。 花就在他眼前,人就在他面前,花却空,人也是空。 大将军本来随意的一个花枝平举胸前,露出许多空门,这些空门中的每一个破绽,潘小君几乎都有把握在瞬间出招制制胜。 但是这些空门破绽竟在刹那间,随着大将军的忘我,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潘小君瞳孔开始收缩,他已经看不出有任何破绽。 这几乎是禅,禅无相,禅无法,禅无私无我。 禅既是禅,非禅也是禅。 潘小君的手,已开始冒出冷汗。 他发现只要在他一动的瞬间,大将军的花枝就能将他刺杀于花下。 虽然大将军的眼睛是紧闭的,但已比千百双张开的眼睛,还要锐利精准百倍。 潘小君没有动。 杯中的酒却已要倒尽。 酒只要倒尽,潘小君的生命也将结束。 酒在潘小君喉间,杯中只剩一滴酒。 在最后一滴酒喝尽后,潘小君的神色形貌,必定随着改变,只要一动,他就几乎没有任何抵挡机会。 最后一滴已尽,杯中已无酒。 大将军的双眼竟在这一瞬间,豁然精准的张开。 就在这时,潘小君涨满的口中,忽然一张,整个杯中的酒已如急箭般飙射而出。 大将军手上拈着的花枝,也在同时间刺下! *** 金黄色的陈年花雕,洒在地上,花枝断了无数节,也洒在地上。 大将军看着潘小君,眼神中仿佛瞬间苍老几十岁。 潘小君额的冷汗,已让窗外冷风吹得结成冰珠。 “以酒化箭,摧花断枝。”大将军用一种很温煦的眼神看着他:“潘小君不愧是潘小君,能在刹那间找到最好的应敌方法,证明你已在无数的经验累积中,领悟出武学精妙。” “大将军又何尝不是大将军。”潘小君擦掉额前冰珠:“将军之学,已近禅理,空然忘我,无相无法,以静制动后发而制人,已是武学之巅。” 大将军苍迈的眼神,似乎更苍老:“你已看出我用的武器?” 潘小君道:“是的。” 大将军没有说话。 潘小君道:“剑,是剑。” 大将军道:“哦?”潘小君道:“十八般武器,剑乃兵器之王,它的王者气息,永远是其他兵器所望项难及的。” 大将军在听。 潘小君道:“自古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都佩剑,剑的优雅神峻,灵动巧妙,一招一式间都充满高贵神雅的气质,也只有剑才能较其他兵器更易达到武学巅峰。” 大将军眼神里闪动光采,仿佛瞬间年轻十岁。 潘小君道:“武学在到达一定的门槛后,唯有人和兵器合而唯一,才能更上层楼,在众多兵器中,唯有剑的气质和人最相近。” 大将军脸上泛起红润光泽。 潘小君道:“心诚则剑正,心不正,剑必偏邪,只有心正意诚的人,才能真正的与剑融为一体。” 大将军连呼吸也急促起来:“看来我并没有看错你。” 潘小君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