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心不曾柔软:原谅我红尘颠倒_第三十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第3/4页)

都跟你差不多,最后确诊为淋病的只有3个。”这厮大喜:“呀呀呀,太好了,你不是骗我吧?”我说几十年的老医生你还信不过?放心吧,打个饱嗝不能怀疑人生,踩到狗屎不能痛恨世界,对不对?该吃就吃,该睡就睡,有姑娘上门,该抚慰还得抚慰。他哈哈大笑,慢慢说起我和任红军的风波,这位是资深法官,向来公正廉明,支吾了半天,最后判我们俩都有罪“伊全无心肝,侬屁眼黑黑。”“屁眼黑”是心狠手辣的意思,这在当代中国算是极高的赞美,不过我受之有愧,赚几个钱而已,算什么心狠手辣?像中国股市那样才是真正的屁眼黑黑。又扯了半天,他说手头闲了几十万,问我有没有生财的门路。我心想老子死活不知,哪有空理你这破事,随口一竿子把他支到万里之外:“今明两天我都走不开,后天我带医生给你检查一下,咱们见面细谈。”他说了声谢谢,我心想谢你妈个头,两天后老子早跑得没影了,王八蛋就等着吧。

    进城了,我顺着漂流慢慢往前开,忽然心神大乱,浑身皮rou突突地跳,眼前金星直冒,我知道不好,赶紧停了车,趴在方向盘上直喘粗气,恨不能一头撞死。呆了半天,灵台稍稍清明,肖丽又打电话来,说她一晚上连做恶梦,吓得要死,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刚安慰两句,她放声大哭,说她绝望极了,央告我跟她一起自杀。我长叹一声:“傻孩子,你就是爱胡思乱想,都过去了,啊,都过去了,什么事都没有。那么多人都活得好好的,我们凭什么死?”她啜泣不止,我心里一疼,想女人大多迷信,带她去首阳寺算了,磕两个头,上两炷香,虽然糊弄不了神仙,至少可以骗骗自己。我这辈子从没虔诚过,也极少烧香拜佛,此刻穷途末路,也希望佛祖能够有灵,我可以给他烧香,可以给他磕头,不要来世荣华,只求内心的片刻安宁。

    海亮坐在沙发上脸色灰暗,嘴里喃喃有词,像是念佛,又像是骂娘。几个月前首阳寺方丈圆寂,老秃十分欢喜,上下乱窜,跟吃了春药的小京叭似的,天天拜见省市领导,又是给人算命,又是给人祈福,还把领导的父母牌位都请到了大殿上,日日香火供奉,享受如来佛同等待遇。可惜天不遂人愿,巴结半天,还是没当成首阳寺的CEO,老秃郁闷之极,大概也是羞于见人,天天在屋里生闷气,号称面壁参禅,整整两个月没洗过澡,弄得满屋子牲口味。前些天泰国佛学界搞了个研讨会,给他发了封邀请函,这人颠着脚狂喜而去,不知受了哪个人妖的点化,回来后作风大变,开口“佛教新义”闭嘴“品牌管理”借口庙里盖房子,在企业界疯狂募集善款,恨不能把首阳寺弄去纳斯达克上市。俗话说“无利不起早”老秃殷勤太过,我估计没那么简单,度尽众生只是嘴皮子上的高尚,背过身去,谁知道这帮秃驴捞了多少黑钱。

    烧了香,磕了头,肖丽的脸色渐渐红润。海亮话瘾发作,非拽着我去半山亭扯蛋,派小沙弥沏了壶黄山毛峰,老秃挠挠寸草不生的老头皮,只听一声清咳,霎时唾沫四溅,嘴皮乱舞,八百里烽烟大举,满城的母牛都夹紧了腿狂奔。我心中烦躁,想如果真有轮回,这和尚该是什么东西变的?瞧他吹牛逼这劲儿,树都让他吹歪了,断然不是什么好鸟。硬着头皮对答两句,老秃更来劲了,大谈泰国见闻,说该国佛法昌盛,是人皆有神通,满地罗汉乱走,随便揪住一个都是菩萨胚子。末了话锋一转,说他们庙要修一座罗汉堂,问我愿不愿意把名字刻在堂前石碑上。我哭笑不得,想这秃驴简直是个耍猴的,翻半天跟头,还是不忘跟你要钱。皱着眉看看肖丽,说名字就不刻了,我赞助两千吧。老秃嫌少,掏出一本功德簿,说你看,最少都是一万。你是我的弟子,说话不必忌讳,别的事可以落后,这是大功德,你可千万不能…”我大怒,立时就要翻脸,肖丽拽我一下,说就当是为了我,好不好?要不,这一万块算我借你的,好不好?我心里一软,满腔怒火都改作柔肠,想一万块不是什么大钱,只要她能心安,给就给吧。掏出一万块掂了掂,说既然师父开口了,弟子不能有二话,多了没有,这一万块你收下。老秃呵呵长笑,用他著名的瘦金体写下我的名字,抬头又问:“你那个姓潘的同学怎么好久不来了?你跟他说说,让他也来做个功德吧。”我心头火起,说他去西藏了,过不来。前两天顾菲找我借了8000元钱,说老潘现在处境尚好,不用做工,天天给犯人讲法律,怕自己记得不真,经常让顾菲送书进去。还说服完刑后想去西藏助教,托我给当年藏族班的同学打电话。我听了十分感慨,想人和人毕竟不同,换了我是他,说不定一头撞死了,他居然还是那么有信心。海亮慢慢品着茶,说功德不必亲至,异地汇款也行嘛。我咬咬牙没说话,恨不能起来给他两拳。老秃兀自不觉,神神秘秘地凑过来:“哦对了,寺里有个惯例:凡是俗弟子拉来的善款,可以提20%作为活动经费。这只是基数,打个比方,如果潘志明出一万,你可以拿两千,如果他出到10万,那就不是20%了,而是…”

    一口恶气直涌上来,在胸口堵了堵,憋在腔子里扑扑乱窜,我快憋不住了,扭头告诉肖丽:“你先下去,我跟师父有话说。”她答应一声,笑着走下山坡。海亮又开始背诗:“使君未娶,罗敷未嫁,你们真是…”我骤然而起:“师父,3年来听你讲过不少故事,今天我也给你讲一个。”

    他挤挤眼:“好,肯定是个好故事。”

    我说从前有个和尚,法号叫海亮。

    他拍着手笑:“好,有意思。”

    “这个海亮号称高僧,其实根本是个市侩,又庸俗又虚荣。”

    和尚不笑了:“说下去。”

    “有一天,海亮和尚参加一个宴会,回来后有人问他:今天宴会上都有谁啊?和尚骄傲地回答:都是大人物!像我这种高僧,小人物哪配跟我坐在一起?首席是个大官,姓杜的,次席也是个大官,姓皮的,杜(肚)皮之下,便是贫僧。”

    “哦,肚皮之下。”他挠挠头“什么意思?”

    我直视着他:“你不是问潘志明吗?告诉你吧,他坐牢了,现在还找我借钱呢。”

    “唉,可惜了,是个好人。”他叹息一声“肚皮之下,什么意思?”

    “没别的意思,肚皮之下有个秃头,”我一躬到地,一字一句地说“就是说,师父,你算个jiba。”

    和尚惊愕不已,喃喃自语:“jiba…jiba此物…jiba此物也通禅…”我长笑而出,一溜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