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耽美)_第五十七章大结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大结局 (第4/4页)

善哥哥也跟着担忧。反正每年大祭,总能见一见的。”

    “咏棋呢?怎么还不出来?烟火都开始放了。”咏善的声音响起,随即帘子掀开,露出年轻却气度内敛的俊脸“在谈私话?”

    咏临打个哈哈“没什么,很久不见咏棋哥哥了,随便说两句。”一边往外走,一边道:“皇上,今晚我不陪你看烟火的,反正有咏棋哥哥陪着就够了。大殿那头百官都在看烟火,有几个前两年从我军里调到京城驻守的将领,我想去看看他们。”

    “去吧。”

    “是,臣弟告辞。咏棋哥哥我走了。”

    咏善看着咏临还留着不少孩子气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游廊檐角的阴影中,回头朝着咏棋扫一眼“刚才瞒着我说什么悄悄话,哥哥和咏临这么亲密,不怕我吃醋”

    “没有。”

    “不从实招来,朕今晚就干纲独断,亲自严刑伺候。”嘴角浮现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

    咏善被他的眼神弄得心里毛毛的,却又似有一种甘美的酥麻感从腰杆泛开,尴尬地道:“干纲独断是这样用的吗?当皇上也该讲道理。”

    “好,朕讲道理。嗯,先讲寿礼的道理。”咏善从善如流,侃侃道:“哥哥答应给我写字当寿礼的,结果佳偶天成的佳才写了点就丢一旁了,哥哥是不是有错?我已经有言在先,哥哥不写字,那就轮到我在哥哥身上写字。”笑着提起手,在咏棋腰侧暧昧地描着笔划。

    “呵…”咏棋怕痒,在他怀里一缩“咏善,这不是屋里,你…呵…不要挠…啊…会被人看见…”

    “看见就看见,一群内侍,谁敢多嘴朕剐了他。好哥哥,今晚你就是我的寿礼,让我亲一口,嗯,果然比寿桃香多了。”

    “思…啊——别摸那…”

    “不摸前面,我就摸后面了。”

    “啊嗯——不要…我腿…腿要软了…”

    “腿软怕什么?我抱着哥哥。”

    “呜…”

    一声尖啸,火花划过一道亮光。

    轰!在漆黑的天边爆出漫天绚烂,转眼间,又是第二颗、第三颗…蓝的、紫的、白的、五彩的…

    璀璨烟火,映照着后宫院内一双缠绵身影。

    常得富聪明,早把小内侍们全部赶到后厢房,任何人严禁探头探脑张望。

    嘘…不许打扰。

    今夜烟火满天,风景独好。

    他们年轻强壮的皇上,正在徐徐夜风中,接收着他二十岁生日最动人的大礼…

    《全文完》

    后记

    好长一本《太子》,终于完结。

    好像每次写结尾都是夜深人静,写尾声更是喜欢挑晚上来写,嗯,可能是潜意识里觉得夜比昼更幽远,更长久吧。

    五本份量的耽美小说,写的过程里经历了不少坎坷,一直很担心会把这篇文写成宫廷正剧,结果——就真的成了宫廷正剧。

    会不会太沉闷了点啊?

    不过,咏善、咏棋、咏临,都是弄弄很喜欢的角色,不但他们,连老皇帝,还有那个宣鸿音我都挺爱,有读者问炎帝和陈太医是否有jianian情哦,疑问点就是为什么炎帝不立淑妃或者丽妃做皇后,这个嘛…嘿嘿,大家动脑筋自己寻找答案吧,看文文的乐趣就在这里嘛。

    最近一直在看《百家讲坛》,听吕后那一段历史真的是惊心动魄。帝王的身后事是最诡变莫测的,刘邦那么个不吃亏的无赖流氓大魔王,把西楚霸王逼死在乌江,夺了天子位,谁想到他一死,八个儿子被他老婆一个接一个,拔萝卜一样轻松的拔得只剩一个两个呢?

    所以说,当皇帝不容易,当妃子不容易,当皇子也够惨的,好的是一人之下,倒霉的连想当平民都没那个福气。

    当然啦,弄弄不想照搬残忍的历史啊,小说就应该是幸福滴嘛!所以弄弄写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大家都不要太坏太狠心了,咏善你可以坏,不过要把你的坏和邪恶都用到可爱的哥哥咏棋身上!

    这篇文有很多H…冷汗,我开始想着它可能会进方块的,不过后来越来越温柔,越来越甜蜜,就不怎么好意思调教○○××了,罪过啊…其实弄弄本人是挺想写咏善继续狠狠的“疼爱”咏棋哥哥的!嗷嗷嗷嗷!

    呃,说点正经的,弄宝宝收敛爪子,端正坐好~

    回答一下读者来信的问题哦。

    《太子》是不是指咏善?《太子》这个书名,指的并不仅仅是咏棋,也不仅仅是咏善,而是一个别人看起来羡慕,实际坐上去却危险艰辛的位子。

    丽妃和淑妃到底爱不爱儿子?当然是爱的。弄弄好像很少写完全不爱自己儿女的父母吧…不过爱有很多种,爱人的方法也分很多种,就像丽妃爱咏棋,却每天给咏棋灌药;炎帝爱咏善,却把他关进内惩院…

    弄弄是很信诚孝的人,佛书上说,父母是在世之佛,供养父母,就是供佛,会积累自己的福运。我觉得很有道理。

    《太子》这本书,说了兄弟之爱,其实也明里暗里写了很多父母子女的感情。

    有时候,父母子女之间有点像恋情,爱是爱的,相处久了就有摩擦,有摩擦就会吵架,吵架后就会受伤,然后一边咬牙切齿,一边恨恨的想,人家谁谁谁的爸爸mama比你好多了!怎么我就遇上这样不讲道理的父母?类似的悲愤感叹号可以衍生出无数个。

    其实,不管怎么悲愤,回头一想就会知道,太过分的生气往往是因为父母对自己来说太重要了,爱之深恨之切,不但可以让父母对子女说,反过来子女对父母说也是成立的。

    嗷?唠叨了一堆父母子女耶…

    上面说的或许语无伦次,不过真的是弄弄在写《太子》时想到的东西,不怕羞的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握拳,下次不要写沉重正剧啦!怎样也写一本轻松小白可爱文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