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1/7页)
第八章 下午4点,姜心成走进单位的小会议室。今天是姜心成走马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关于稻米基地的工作会议,新官上任,不管从协助的几个涉农部门,还是发展改革局,都很重视这次座谈会。涉农的几个部门想知道姜心成新官上任,会采取什么措施推进稻米基地项目的再次争取,发展改革局的人就是想知道,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能否担任稻米基地争取的重任。有经验有人缘的李斌处长在这个项目上狼狈失败,后任能超越从前走新路吗?能把已经和几个涉农部门之间的僵局打开吗?这次座谈会能起到破冰之旅的作用吗? 从昨晚到现在,姜心成考虑了座谈会上很多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想到了对每一个问题的答复,思来想去,只要没有私心贪欲,他们说什么谈什么问题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彼此有着和解的态度,有着共同做事做大事的决心。就如一直和他们讨论的关于成立专业领导小组的事,他们都很积极,当天就把他们部门负责专业小组的名单报了过来。说明他们也是想为稻米基地项目做点事,当然做事的同时也要考虑部门的利益,个人的利益。 牛娟很早就过来,看到姜心成坐在主人的位置上,打个招呼走了过来,一屁股坐在姜心成身边的椅子上,笑着说:“姜处长专业领导小组的文什么时候能下来,现在几个部门从上到下都知道这事,都想尽快看到文,好吩咐人做事!”牛娟今天身穿一条灰色的紧身到膝的牛仔裙,乳白色的内衣外套着一件黑色夹克衫,显得身材玲珑有致的,上面是羊绒大衣,她永远看上去让人着迷。 姜心成想到刘大刚副局长的话和李斌昨天上午的交流,知道这也是发展改革局和几个部门之间不和谐的关键,别的部门没有义务为发展改革局打工,事情做了,好处就应该按照各自贡献进行分配,原来的出力不得功的思路肯定无法走下去,至于下一步究竟怎么走,要看看听听几个部门真实的想法,笑着回答说:“一个专业领导小组的文,对你们就那么重要?” “姜处长,年轻得志,不知道我们老同志的痛苦,快40岁了,再过今年就过了提拔的黄金季节!”牛娟很认真地说。自从几次交流,姜心成感觉到牛娟不是难对付的人,很直率,有什么说什么。“牛处长这么重视,肯定会想办法把专业领导小组的文给发出来!”姜心成对牛娟说,其实也是给自己打气,他知道就是这个简单的文,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利益,利益的重新调整,必然会有很多的困难要去克服,刘大刚和李斌的谈话就是很好的说明。 大约4点左右的时候,在会议室门外负责签到的周俊男从门外进来,把签到本递给了姜心成,小声的汇报说:“应参加会议8个部门的处长都来了。”姜心成听了这个汇报很兴奋,说明和几个部门先前的联络起了一定的作用,他们都来了,就是第一步沟通的成效,也知道处长们来了也有各自的目的,一是了解新官上任是走老路唱老歌,还是开天辟地谋新篇,下一步怎么走和每一个部门的处室长们关系最大,也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二是想了解以前自己上门或者电话沟通的事能否真的实施下去。 姜心成坐在主人的位置上,看了看围桌而坐神色各异的处长们,知道都在看自己如何开场,脸上拉起职业的微笑说:“再有一个星期就是春节了,在此给各位处长们拜个早年,今天把各位领导召集到一起,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请各位处长就稻米基地项目的争取提出看法和建议,就各自负责的工作谈谈,不要有什么顾忌,也没有请领导参加,所以请各位有什么说什么,想什么说什么,目的就是通过大家的智慧把稻米基地项目做大。下面就按照座位的顺序,从农业局的牛娟处长开始向右依次发言。” 牛娟听了姜心成的话,笑着说:“各位处长们,老大姐就不客气先发表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牛娟的问题还是老问题,第一就是希望姜心成上次和他们沟通的关于成立专业领导小组的事,每个部门各管一块,农业局的领导和相关处室研究后认为很好,很符合实际,希望能早一天看到文件,最好在春节前,这样可以名正言顺的开展工作,年后就把全面工作展开。第二就是第一次申报时,他们负责的土壤条件的检测分析等工作花费的资金,希望按照当初的承诺尽快全部到位,工作按照要求做了,到最后不能应为项目申报失败就让协助的单位买单,牵头的部门却没有任何损失,还把政府拨付的稻米基地专项资金放在那儿不动。第三就是年后专业领导小组成立,各自的工作就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发展改革局的监督下开展工作,发展改革局不能如以前,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汇报,这样不利于工作,当然如果有问题,违背原则的问题发展改革局作为牵头部门有权利要求改正。牛娟发言后,获得几个参会部门的热烈掌声,说牛处长说的就是我们早就想说的话,当时第一次申报协调会我们大家就提出这个方案,不被采纳。 农科院的马龙接着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对于牛娟处长所说的几条建议完全同意,完全赞同,相同的建议就不再重复,就项目申报实施过程,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想法建议。第一就是项目中涉及到设备基地选择要公开、公平、公正,不能搞闭门主义、个人主义、独断主义。就说简单的引种试验及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这个工作,在普安不管从技术力量、繁育经验、成功实践,毫无悬念都应该落在农科院的身上,我们也责无旁贷的担起重任,可是第一次申报材料中确把这应该属于我们的事交给没有技术保障的三羊农场来负责,不知道是从哪个方面进行考虑的。后来解释说,三羊农场的技术保障是牛州大学提供的,试想一想,我们现成的人员不用,为何花钱请外地的。当然,这次成立专业领导小组,基地将由我们和农业局、水利局等几个部门联合选择,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在选择过程中一定公开、公平、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