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_鸿门宴司马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鸿门宴司马迁 (第5/9页)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得复见将军于此

     (3)被动句

     ①。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无标记

     珍宝尽有之。

     (4)省略句

     为(省介词宾语“之”) 击破沛公军

     则与(省介词宾语“之”)一生彘肩

     旦日(省主语“你”)不可不蚤自来谢(省介词宾语“于”)项王

     欲呼张良与(省介词宾语“之”)俱去,曰:“毋从(省介词宾语“之”)俱死也。”

     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 上

     将军战(省介词宾语“于”)河北,臣战(省介词宾语“于”)河南

     置之(省介词宾语“于”)坐上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的)

     6、难句解析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旦日”即明日“臣”是刘邦自谦的称呼“戮”是联合,一同的意思“河北”、“河南”指黄河北岸、黄河南岸。全句译为:沛公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百多个骑兵来拜见项王,到达鸿门,赔不是说“臣仆跟将军合力同心攻打秦王朝,将军在黄河北岸作战,臣仆在黄河南岸作战。”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置”放弃。“车骑”指战车。“道”用作动词,取道。“间”可译作从小路或秘密地。全句译为:刘邦就丢下他的车马与随从人员,独自骑马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及盾牌,快步离去。从骊山下,经过芷阳抄小路逃走。

     3、臣请入,与之同命。

     “之”可指沛公,也可代项庄,两种说法都成立。一般取前说,即“与沛公同命。”全句译为:我请求进去,跟沛公同命运。

     4、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撞”在现代汉语中是“运动着的物体跟别的物体猛然碰上”在这句中“撞”作击刺讲。全句译为:亚父接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破了它。

     7、一词多义

     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动词,好像)

     沛公起如厕(往,到…去)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

     意: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意愿)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杀人如不能举(全、尽)

     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动词)

     哙拜谢(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

     军

     ①沛公军霸上(驻军,动词)

     ②从此道至吾军(军营,名词)

     ③为击破沛公军(军队,名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