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第1/3页)
第三十一章 米娜恍恍惚惚如在梦中。 脸上两横三竖的伤疤使她的脸紧绷绷的,好像贴了橡皮膏,抽紧着她的脸皮。阴阳头在太阳底下,左边温右边烫。出了汗,左边温暖右边凉。用手触摸,左边毛茸茸的羽毛一样,右边又光又涩,剃净的发根像齐根割掉的麦茬一样扎手。当她顶着阴阳头像褪皮的老鼠一样溜过校园时,不用抬眼就知道别人的目光是什么样的。正像自己用手触摸能够觉出头顶一左一右的截然差别一样,别人的触摸更能让她分明地感到一阴一阳在头上的分界。 右边的光头能够感到别人目光的冷热锐钝,左边的头发像茂密的竹林吹不透风一样。记得一次下乡支农割稻子,大片的稻田一半割尽,一半还在。站在田头一看,一边是厚厚的稻海,一边是只留下稻茬的黑土地,水稻在分界处像金黄色的墙。自己的头顶或许就是这个样子。 她也曾试图将左边的长发披过来,遮住点右边,这样,至少有一点混淆不清的感觉。 然而,她很快便将头发都归拢到左边,怕这种混淆不清提醒红卫兵将左边的头发剪成平头,那样,自己的阴阳头就在任何时候都无法遮掩了。顶着阴阳头走路时,她发现自己左右轻重不平衡了。左边有头发,脚步显出重来,右边没头发,脚步显出轻来。这样一轻一重地行走,就好像左肩挎了很重的东西,又好像穿了一双后跟左低右高的鞋,高一脚低一脚地踏在地上。校园的砖路原本就残缺不全高低不平,当她一脚高一脚低地行走时,尤其不能适应这个路面了,她甚至有了残疾人的感觉。 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插上门,在镜子面前站住,鸭蛋脸上两横三竖的伤痕还像篱笆墙一样静静地画着,阴阳头让她对自己的判断闪烁不定。想象中黑色头发盖满全头,她便看到了往常的自己。想象中光头扩展到整个头顶,她便找到了一个出家当尼姑的形象。新社会早已没有尼姑了,她便不俗不僧地立在阴阳之间。刚才,为了保住自己的头发跪地求饶,似乎很痛苦,现在却显得很麻木了。想穿了,头发早晚能长起来,忍一忍就过去了。 真正要紧的是,脸上的伤痕一定要养好,一定不要留下疤。她觉出自己的冷静与现实,更能觉出自己要活下来的顽强愿望。她像一条受了毒打的狗一样,爬过guntang的炉碴和尖刺的荆棘,不管毛皮被划得伤痕累累,毛在身后挂满一路,还是一瘸一瘸地朝前挣扎着要活下去。 她见过农村打狗。狗先被打断了腿,嗷嗷叫着挣扎。再打头,依然不死,扭动着。又打脊背,脊梁骨打断了,听见骨头在木棒下折断的声音,狗疼痛地朝天仰起脖子,折断的脊背成了直角,一个挺直,居然前爪离地立了起来,箭一样垂直射向天空。这时,粗木棒又横扫过来,打在腰上,它一个后仰倒在地上,白色的肚皮仰对着天空,它痉挛着,滚动着,口角流出粘稠的鲜血。看见它的胸部和肚皮在一喘一喘的,还能看见它两腿之间一抽一抽的生殖器。接着,粗木棒垂直杵向肚皮,狗再一次扭动起来,几个彪形大汉抱住粗木棒使劲往下压,狗痛苦地挣扎着。脊梁早已断了,腿已打折,头已打裂,嘴已打得合不拢,但还在奋力挣扎着,试图用四爪和牙齿抓挠这根欲置其于死地的粗木棒。 过了一会儿,它挣扎不动了,仰面瘫倒在那里。几个彪形大汉才撤下手来,擦着汗,满脸通红地说:“这个狗还挺耐打的。”他们坐在一旁休息了。没半支烟的功夫,狗又在地上一抽一抽地动弹起来,就有人说:“动不了几下了。”又有人说:“看它能不能爬起来。”那条狗仰面躺着,微微地扭着,极力想翻过身来。做了第一次努力,便又恢复原状。像人仰躺一样,四爪完全摊开,又像一只飞在空中的风筝,平平地张开着。有人说:“这下彻底没气了。”可是,它又抽搐起来,在肘部折成90度,一抽一抽,抽了很久,接着,又做起翻身的努力。这次,打狗的人不说话了,抽着烟看着它。周围看热闹的人都有了兴头。狗闭着眼,不知道这个世界在看它表演,只是懵懵懂懂地走完生命的最后路程。它像还不会翻身的婴儿一样努着力。这一次,它找到了一个角度,肩部和头部几乎翻过来了,一只后腿在空中软弱无力地乱刨着,似乎在寻找空中的着力点,又失败了。白肚皮一下一下喘着。过了一会儿,再朝右翻,左前腿和左后腿都在空中乱刨着,头使劲弯着。 终于,它大致翻过来了,只是右前腿和右后腿还被压在身体下面,但左边的两条腿已经落地。它就这样趴着,喘着。正是在吃力地喘的过程中,看出它的脊椎已经折断,在那里有一个生硬的折角。鲜血从口角、鼻子里更多地流了出来,它的脖子整个贴地,嘴张着,血流得越来越多。它挣扎着又一翻,右边的腿从身体下面抽出来。尽管濒临死亡,它却恢复了狗的尊严。看见它奋力往起站。先是两个前腿用劲,然而,腿被打断了,只好又趴在那里,而且失去了俯卧的端正,侧躺着。它喘着、挣扎着,像匍匐前进一样移动着,居然移出很长一段距离,身后拖出的血迹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