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第2/5页)
且天刚黑,校园的路灯就亮了起来。他有点讨厌这路灯,亮光光的,人们老远就认出了他,然后打招呼,然后询问去干什么。他止不住了心虚,虽然觉得心虚得没道理,但就是心虚得有点发慌,就像真的要去偷鸡摸狗。急匆匆来到杜小春家的楼下,他又有点犹豫,觉得应该给人家打个电话。掏出手机,又觉得没有必要。他俩是谁和谁呀,用得着这么客气这么讲究吗?既然来了,就给她来个突然惊现,不管她高兴也好,不高兴也罢,坐下来慢慢再说。 让胡增泉吃惊的是,杜小春的屋里不光是杜小春,还有叶天闻。 三个人谁都没料到会突然碰到一起。尴尬一下,叶天闻解释说,跟吕书记下去了一趟,就麻烦事不断,就让人家给缠上了,今天又要要一个材料,而且要得很急,我只好来和杜老师商量一下怎么搞。 胡增泉想说来得不巧,你们忙我走。但他又不想走,他更想搞清他叶天闻究竟来干什么。再说来了就走,也显得不太友好。胡增泉坐了下来,却又说,如果你们忙,那我就走,我改天再来。 胡增泉的突然到来确实让叶天闻吃惊。刚才他才知道杜小春已经和马长有离了婚。问她为什么,她说不为什么,只是两人合不来。胡增泉的突然出现,一下让他有了答案,而且凭感觉,他觉得杜小春和胡增泉已经很熟,已经熟悉到了来去都不用打招呼。这样看来,胡增泉的老婆没死时,他们两人就已经勾搭上了。好你个胡增泉,平日道貌岸然一副正人君子,特别是老婆死后,还突然悲伤得晕了过去,而且还悲伤得浑身瘫软。叶天闻突然觉得胡增泉是那样的陌生,杜小春也让他不可思议。在他的心目中,杜小春是高傲的,杜小春是有才华的,杜小春更是聪明的,当然也是很理智的。想不到高傲理智的杜小春竟然轻易就委身于胡增泉,而且还和丈夫离了婚。叶天闻急忙说如果你们有事,你们谈,我先走。 杜小春红了脸说,你们这是怎么了?叶主任你不是要讨论新农村建设吗,胡助理来了,他对这方面也许更有研究,你不妨也听听他的意见。叶天闻只好坐下。 陪吕书记下去调研后,本来要写一个详细的调查报告,但今天吕书记又突然打来电话,说上面来人,可能要提到新农村建设,问他有没有什么新观点新见解,给他写一个大概提要。他觉得这样的事不能凑合,更何况考副厅只考了个第三名,如果不靠吕书记帮忙,要想当副校长绝对没有可能。如果要吕书记帮忙,就应该在吕书记面前好好表现一下,至少要让吕书记觉得你很有才华,人家才可能帮你一把。出于这样的想法,他决定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集中一下大家的智慧。刚和杜小春开始讨论,胡增泉就来了。叶天闻只好把大概的情况对胡增泉说一遍,然后问胡增泉有什么高见。 突然的问题,让胡增泉无法说什么,况且他也不好在两位专家面前卖弄什么。他只能摇头表示无话可说。杜小春只好说,我觉得建设新农村,关键还在于自身的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经济不发展,干什么都没有钱,一切都是空谈。 胡增泉突然又觉得他可以说几句。他首先肯定了杜小春的意见,然后说,我觉得能不能发展,关键的因素是人,如果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一切都是空谈。举例说,战后的日本一片废墟,战争摧毁了工厂摧毁了建筑,但人才还在。有高水平的人才,一切很快就能恢复起来,而且还有创新。再比如沿海,和内地相比,也是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有这批人才闯荡,才有了今天沿海的经济。没有人,谁去建设?有了人,但素质很低,愚昧得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去建设。所以我说,新农村建设,就是要狠抓教育,狠抓人的素质。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抓文化,二是抓精神。既要有一定的文化,又要有奋斗创业的精神。 叶天闻觉得抓教育的观点虽然是中央的策略,但再重点强调,也是可以的,也是和中央保持一致的。特别是举例,是有说服力的。但还可以再丰富一下。说有人碰到一个放羊的小孩,问你干啥呢,说我放羊呢。问放羊干啥呢,说放羊挣钱呢。问挣钱干啥呢,说挣钱盖房呢。问盖房干啥呢,说盖房娶妻呢。问娶妻干啥呢,说娶妻生娃呢。问生娃干啥呢,说生娃放羊呢。这样既有理论,又有实例,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活泼。但还没等叶天闻说什么,杜小春却说,你看,我说胡助理水平不低,你看怎么样。 胡增泉听不出杜小春是讽刺他还是真的赞美他,但可以看出叶天闻却有点嫉妒。叶天闻说,当然是不低,这次副校长,肯定非他莫属。不过当了副校长,就成了我的顶头上司,我请教起来也方便多了。 胡增泉说,你有吕书记撑腰,我怎么能竞争得过你,你当了副校长,别忘了关照一下我就行了。 和吕书记的关系,真不该告诉胡增泉。如果胡增泉传出去什么风,对他和吕书记都很不利。叶天闻只好说,我和吕书记只不过是工作的关系,吕书记认识那么多的人,都要求照顾,能照顾得过来吗?再说了,如果吕书记要照顾我,早就直接提拔我了,早就任命我为副厅级副组长了,哪里还用得着等到现在。 说的也是,胡增泉也是这样认为的,要提拔,早就提拔了,还能等到现在。但还是不能麻痹大意。按规定,每个职位考试的前五名进入面试,面试再取前三进入考察,考察没问题的,全部上省委常委会讨论。如果在常委会上吕书记点一下叶天闻的名,事情也就复杂了。目前的局势是前有第一名,后有叶天闻。前狼后虎,即使面试突出获得第一,事情也还是有点麻烦。但胡增泉觉得此时不能示弱,如果让叶天闻觉得也有希望,那叶天闻就会拼命活动,想办法让吕书记帮忙。胡增泉想彻底打掉叶天闻的幻想。他说,这次既然是考试,就肯定要按考试的规则来办。如果不取第一名取了第二名,那还要考试干什么,所以,别说你危险,我这老二也怕是没戏了。 叶天闻立即反驳说不一定。叶天闻说,前三名上常委会,既然上会,大家就都是平等的,就都有差不多同样的机会。据我分析,第一名太年轻,也没当几年领导,又不是知名的专家,让这样的一个年轻人来当咱们这样一所综合大学的副校长,连我都觉得不合适,资历太浅了。 胡增泉也是这样想的。如果是这样,他应该最高兴。但他不能这样说。胡增泉反驳说,按你这么说,杜小春也危险了?杜小春也年轻,资历也不深。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谁还会相信考试。 叶天闻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杜老师报的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