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回绝代奇媛 (第3/5页)
儿,但她毕竟也是玲珑透顶的人,立悟出此语系有为而发,不由劝道: “这事情,总帮主必向小姐有个交待。” “再交待好,人死不能复生,有什么用?”月婵又不由自主地落下泪来。 一阵默然死语,两人一兽,踏枝而行,忽闻笑话之声,起自林内。 百合微一怔神,立朝月婵低语道: “此次本门三十载周年大庆,总帮主原不主张扩大庆祝,但两江总监,却极力怂恿,几番议论,只好使她打消原议,于是武林简帖,漫天翻飞,水陆黑白,各门各派,都集诸武林,而今来宾极多,连招待还来不及,如若龙蛇杂处,应付不当,难免不生事故了。” 林中人语,声带嘶哑,音似破锣,答话的人,更是老气横秋,故意把尾音拖得很长,几乎一字一句,但闻他们谈论道: “老秃驴,我被你拖着来此,目的何在,迄未清楚,如说是来此帮闲,有你一人,中原武林道,就算是功力再高的人,也没有人能在你手下走个十招八式,何必让我千里关山,远劳跋涉?” 被问的人,哼的冷笑一声,武月婵和百合女,立觉心头一震,那天狗奇兽,白毛如针,两耳齐竖,立即“榴榴”狂吠。 “化子留神,这东西专咬伸手要饭的人,可不是闹着玩的。”答话者森森然大有鬼气,阴恻恻酷似枭鸣,两女偏头四顾间,突从左侧,闪出两条人影,屹立松枝之上,这是一僧一丐,和尚身着朱袍,凸头光顶,戒疤宛然,兔耳削腮,面长瘦骨,看形状,似乎老得不能再老,怀抱之物,却是一枝铁莲花,花瓣如刀,莲花柄上有钢刺,麻麻密密,迸出丝丝寒光,令人一见,即知道这是一种绝不寻常的外门兵刃。 乞丐的形状,更是特殊。 头上长满白癣,掀鼻裂嘴,双睛奇凸,眼皮又红又烂,白眼球满布红丝,白布大褂,长不过膝,补缀重重,肮脏不堪,身上背着的叫化袋,虽然破旧,但锁口索却是又新又黄,手上所持之物,危使人极端困惑。 那是一枝形似短戟,但带着一具四叶旋轮,轮径长约七寸,叶锋锐利如刀,戟锋尖利,边有细齿,闪闪红光夺目,这又是一种外门兵刃,比铁莲花只有更奇。 月婵百合,不由一愕,天狗榴榴作啸,不是百合极力制住,就得耸身扑人。 老化子两只鬼眼,滴溜溜的在婵儿身上打转,突地大声笑道: “老秃,这妮子,水眼蛇腰,一股香喷喷的味儿,很不坏呢!” 和尚紧合双眸,阴恻恻的冷笑道: “你我年在百岁以上,她们好丑,与你我何干?” 月婵心中,不由愤怒异常,冷然答道: “此处名山胜景,不容丑物潜踪,我劝你们嘴上留德,否则,眼前便是是非。” 语罢,手抱长筝,蓄势待发。 和尚和化子,两对鬼眼,注视筝上,似乎略感惊奇,彼此面面相觑,老和尚突然哟了一声,自言自语道: “奇怪,此乃广陵荡天筝,久已失传,如何会在此间出现?” 他这句话原是随口道出,却把月婵听得心头大惊,暗道: “据师傅和母亲言,江湖上,能知道这筝名的人,可以说绝无仅有,广陵荡天筝一词,这鬼和尚如何可以随口道出?” 错愕间。 那奇丑脏丐,立又笑道: “老秃,别在这儿卖古董了,虽是名筝仍在,谁有那种气魄,能弹牛鼻子所传留下来的奇怪家伙?我想不必在此多磨时间,上山作客去罢。” 两人竟抢在百合和月婵的前面,一啸之下,如两只大雕,直朝山峰扑去。 上山的人,真还不少,一批批,都是武功极高的人,而且从他们谈话声里,这批人,似都和武陵少年韩起龙,有极深的交谊。 百合女原聪明通顶,突有一丝莫明其妙的奇异念头,油然而生,竟朝月婵道: “小姐,你恨不恨我们总帮主!” 这话突如其来,使月婵颇感难于致答,但灵舒的事,始终盘环在她脑海,终于,一股愤火,直冲而出,语带怒意道: “她害死了我的义弟,我怎不恨她?” 百合女不由机伶伶的打了一个寒噤,语音带着恳求道: “帮主少小娇憨,聪明绝顶,怀赤子心肠,和小姐正是天人一对,这次的事,罪在两江总监处置过份,与总帮主可无关联,以婢子愚见,小姐何不捐弃前嫌,共修盟好?” 月婵见她似在为主人进说词,心中顿起反感,怒道, “除非她把韩起龙斩首谢罪,我决和她拼个死活。” 对方长叹一声道: “这可难了!” “部属犯罪,必需按律惩处,否则作为帮主的人,就得负责,如果左难右难,我不惟她是问,找谁?”月婵怒透眉稍,话也逞口而出。 百合女勉强笑了一笑,仍带着劝慰口吻道: “事情迟早必见分晓,此中原由,恕婢子暂时不能细说,惟望小姐,秉侠义心肠,惺惺相惜,则感激不尽了。” 两人边说边走,已到半山之上,循着狭窄石径,可直达接天岩,这一路,竟埋伏着不少高手,几乎步步为营,此刻百合女已收拾谈笑之心,口中不时打出暗语,领着人往上直扑。 山后折左,直似螺旋,怪石峥嵘,翠薇夹道,满山头一片青葱郁绿,风景醉人。 前行间,左手灌木丛里,似发出一阵蟋蟀之音,百合女不由一怔神,身旁天狗,两耳直竖,朝地一伏,榴榴狂吠,立往斜刺里扑去,搜索不久,突地返回,口啮百合女的裙角,往旁便拖。 此物极端灵慧,如无变故,决不如此。 百合女忙往天狗搜索之处,进行察看,一俟拨开灌木,不觉心头鹿撞。 原来溜木丛中,躺着一人,满面鲜血,口鼻浮肿,似乎身受重伤,但还未咽气,细看,原是刑堂最有身份的执事,赵瑚。 刑堂三杰,以此人为首,武功得自峨嵋一派,平生深沉不露,智谋极多,功力精纯,毒药暗器,无一无晓,轻功提纵,造诣尤深,武陵同辈,都称他为毒手飞廉。 执掌刑堂的人,原是一位年老寡妇,叫做莫三娘,也许丧夫的女子,久经煎熬,性情特别,所以她脾气之怪,每逾常情。 长年扳着一付脸,拿刀子也难砍出血来,一七半月,不发一言,那是常事,而性情之固执,每每出人意表。 按理,这种患有心理变态的人,执掌赏罚,最易愤事,但武陵总帮,辖沅沣两帮之众,湘鄂为雄,门下徒众,难免龙蛇杂处,莫三娘性情怪,辈份高,谁见她都有三分畏惧,拿她作刑罚象征,也可免除多少事故。 刑堂三杰,赵瑚、饯忠、和孙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