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直指天庭 (第1/2页)
第4章 直指天庭 城守见了穆桂英,忙不迭地施礼道:“不知穆侯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实属死罪,只是穆侯征西归来已有些时日,早已卸甲,今日驾临城楼,不知所为何事?” 穆桂英道:“今日到此,本侯不为他事,只想向大人打听一下。昨日夜里,可有什么人出过这京城?” 城守想也不想,答道:“穆侯,近日有传闻称,呼家的大军已杀到黄河北岸,不日便要渡过黄河,攻打这汴京城。庞太师早已下令全城戒严,这夜间便是任何人都进出不得的,即便是白天,这进出人等,也要严查登记的。” 穆桂英把眼一瞪,道:“果真如此?”那城守急忙道:“小人怎敢欺瞒穆侯?说的便是句句是实,若是穆侯不信,可翻开门官的记录。”穆桂英道:“且将记录拿来我看!” 城守不敢违抗,急忙令人去各个城门讨要出城记录。不多时,那城门的门官便将记录全部送来。汴京一十六个城门,厚厚的一摞文书,全部堆在穆桂英面前。穆桂英逐一翻看,却也没见着什么异常,只好对城守道:“有劳大人了!” 辞别了城守,穆桂英率着杨排风、杨金花下了城楼,信步往天波府走去,只听杨排风道:“这可怪了!这烟花柳巷皆在城内。若是弄死了人,定是要将尸首往城外运的。 可这城守却偏偏没看到有人进出。”穆桂英道:“如此看来,定不是城中之人所为。排风,明日你便带些家将,到城外去探访青楼,如有嫌疑,速速向我报来。”杨排风点头道:“谨遵夫人之命!” 说话间,三人已到了天波杨府的牌楼前,只见老管家杨洪早已候在那里。杨金花见了,便叫道:“杨伯,你我虽是主仆,却也不必如此多礼,到府前相迎。你还是在府中多多照顾太君和诸位夫人才是。”杨洪道:“老朽候在此处,倒不是为了迎接夫人和小姐的。 只是开封府来人了,说要请夫人到府里一叙。”穆桂英不由一愣,问道:“找我?”杨洪点点头,又将手往身后一指,道:“正是!来的是王朝、马汉两位官爷,说是事出紧急,也不进府了,只在门外等候。”穆桂英一见。 正是开封府包大人麾下的另两位干将,只见王朝、马汉二人走上前来,拱手道:“见过穆侯!”穆桂英问道:“不知二位大人找本侯所为何事?”王朝、马汉道:“今日一早,穆侯使人来报。 在黄河打捞起一具女尸。包大人遣了仵作和张龙、赵虎已前往河堤,待仵作验尸毕,返回府中,向大人说明了缘由。大人便四下张榜,追寻线索。 不料这榜刚张贴出去,便有人前来府中,说是昨日夜里看到有人在河边抛尸。包大人不敢决断,便请穆侯前往府中,商议破案之策。”穆桂英听了,便对杨排风和杨金花道:“你二人且先回府,本侯自当随二位大人走一遭。” 辞了排风和金花,穆桂英便随王朝、马汉一道,转道前往开封府。待到了府中,王朝、马汉将她引入包大人的书房,只见开封府尹包拯早已候在了那里。“包大人,听闻你已寻到破案的线索,本侯特地前来讨教!”穆桂英开门见山地说。 包拯点点头,便让人将证人带入书房。证人民夫打扮,四十出头,看样子像是修堤治水的徭役。此人见了包拯和穆桂英,连连施礼:“草民见过包大人,见过穆侯!”“快快起来!你且将昨日你见到的事,细细地向穆侯说一遍。”包拯道。 证人点点头,便说了起来:“小人乃是京畿农民,因黄河汛期将至,被征到河边修筑河堤。小人与同村的二十余人,被张大人安排作了更夫,干的尽是白天睡觉,晚上报更的活计。今日凌晨,摸约四更时分,小人起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