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觉醒_尾声明帝国的觉醒帝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尾声明帝国的觉醒帝国 (第2/3页)

为了更为远大更为崇高的目的。是为了帝国的伟大荣耀,为了中华文明的永恒盛世不仅是他们,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恪尽职守,各安本分,就像是——”

    “就像是国家机器当中微不足道的一枚零件,或者说…棋子。”

    首相沉默了片刻,然后点点头。

    “可这究竟又是为了什么?帝国?”老人嗤嗤地笑了起来“大人,您心目中的帝国究竟是什么?是横跨七海五洲的万里疆土?是战无不胜的百万大军?是两京诸司的六万官吏?是议政院?文渊阁?天相殿?还是奉天承运的大明天子?或者说,是一万万五千万同血同文同种的,黎民百姓?”

    “应该是…一个复合体。”首相一面思索着,一面谨慎地选择着言词。“最下面一层是山河社稷,它是一切财富和力量的源泉,是帝国存在的物质基础;在社稷之上受其供养的是国民百姓,他们是帝国文化和精神的载体,是令中华之所以为中华的灵魂;而最上一层是皇帝、内阁和文武官员共同构成的国体,他们是帝国的心脏和大脑,维持和维护着它的良好运转。”

    “令中华之所以为中华。”李贽把这话重复了一遍,然后叹了口气“四千年来,多少兴衰荣辱?再伟大的帝国,也免不了总被雨打风吹去。江山可以失而复得,国体可以改朝换代,甚至就算是经历过鞑虏灭国的惨痛,中华文明仍然屹立不倒。但是,如果没有了人民,没有了中华道统,中国还能称其为中国吗?”

    “你认为…我所做的一切…不利于这一点?”

    “或许有利,或许不利。但你我都无法否认一点。”李贽紧盯着首相的双眼,言辞尖厉地说道“你固然年轻有为,有的是理想、漏*点和活力,愿意为帝国付出和牺牲一切。就像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君王和领袖们,他们征服了所有的敌人,建立了强盛的帝国。但再强大的领袖也战胜不了时间的永恒,他们和最卑微的庶民一样也会衰老、昏聩乃至死亡。帝国的命运注定落到那些平庸无能的继承人手中,他们没有前人的睿智和洞察,却接过了同样危险的权力之鞭。”

    首相的喉头微微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而李贽继续说道:“始皇灭六国而一统天下,武功之盛冠绝古今,可他的帝国却也不免二世即亡。那么,大人您呢?”

    “不,”萧弈天艰难地摇了摇头,缓慢而凝重地说道“这个帝国,是我倾注心血的杰作。如果它失败了,就意味着我所做的一切全都毫无意义。”还有我为之付出的一切。一个声音如恶魔般在耳旁轻语,令他不由咬紧了下唇。已经回不了头了。

    “您心里清楚,帝国正沿着军政合一的道路日行渐远。”李贽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嘴角玩味着莫测的神秘。可您并不确定这是喜是忧,他把后面一句话留在了喉咙里,却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脸上。否则您就不会屈尊来此拜访我了。

    萧弈天的目光在李贽的脸上来回打着转,神色间带着几分犹疑不定。“卓吾先生,你是当今帝国首屈一指的新儒学大师,在民间的影响力相当可观,贵徒吴若秋又官居礼部侍郎兼内阁议政大学士。早在五年以前,我就希望先生能与我等携手,一同为新政施行而努力。虽说…过去的事我们就不用再提了。卓吾先生,时至今日我仍然希望你能为帝国…做些什么。”

    “以囚徒的身份?”

    “不,不,当然不。”萧弈天立刻露出热切的微笑。“只要先生愿意,您现在就可以出狱回京。除此之外,我还将奏请陛下封先生为太子太傅,位及一品。”他伸手轻轻拍了拍桌上的书稿,又抬眼瞥了瞥李贽。“至于先生的这些作品,我会令人将它们刊印行世,让先生的思想广为流传于天下。”

    李贽不由哑然失笑“您错了大人。这些文字一旦上了官家的印本,那也就半点儿价值都没了。世人所知的李贽是离经叛道桀骜不羁的狂生,不是蹲了几年牢房就向朝廷投诚献媚的软骨头。”

    首相皱了皱眉头“那先生的意思是?”

    李贽抬起左手轻轻抚摸着摊在桌上的一卷卷手稿,爱惜的神情中隐有几分不舍。“若再有十天半月,这最后半卷就能完成了…罢了,天道满损盈亏,或许缺憾比完美更能留存。”他把手放回膝上,平静如水地朝着首相说道:“是时候了。”

    萧弈天初时有些不解,但很快明白了过来,一道神情复杂的光芒从他微眯的眼中一闪而过。“卓吾先生,您不能——这会是帝国无可挽回的文化损失”

    李贽摇摇头“倘若我归顺了朝廷,或是被当作老朽无用之人还归市井,又或者在这里慢慢死去被人遗忘——那,才是帝国真正的损失。可是,如果我以反抗者的身份壮烈殉道,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大人,如果你看重的是我的思想而非这具区区皮囊,就请成全老夫玉碎之愿。”

    萧弈天沉默了良久,接着,他站起身来满怀敬意地朝老人鞠了一躬。“一切当如先生所愿。锦衣卫会把事情安排妥当,您的手稿将被送往南方,找一家可靠的书坊刻版刊印。”

    “您可得挑个不怕事的人。此书一旦付梓,少不得被人指责异端邪说蛊惑人心,甚至还会被官府禁毁查抄。”李贽不假思索地回答,显然心中早有打算。他轻描淡写又半开玩笑似的语气好像是在谈论昨日的天气一般。“既然如此,索性题名就叫《焚书》吧。”

    “先生自己取义成仁,却让我和朝廷来背这个黑锅吗?”萧弈天似笑非笑地反问道。

    李贽只是微微一笑“卓吾子谢大人成全。”

    “卓吾先生,”当这次会面结束,萧弈天转身走出牢门的时候,他突然停住了脚步“先生以死为谏,这么做…值得吗?”

    回答他的,只有囚室中油灯几不可闻的噼啪声。

    帝国首相端坐在天相殿议事厅中央的高座之上,如漆深眸睥睨着阶下众生。六位内阁大学士分左右列坐在他的下首,他们头戴织金官帽,身穿玉带红袍,神态各异地热切讨论着手中的案卷。首相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