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第3/3页)
#x7BA1;说!这里够安全了。” 视线从远方的火红秋景拉回面前的脸庞,刑天刚浮起若有似无的笑纹。“瞒不过你的眼,我确实有事要警告你。” “警告我?”太子眯起眼,望着依然一派自然轻松的刑天刚,不知为何突然泛起不好的预感。 多年来从未自刑天刚口中听到“难办”两个字,而现在竟然使用如此强烈的字眼,恐怕会是一场难以预期的大祸端。 太子盯着微笑不语的刑天刚,最后终于沉不住气开口道:“到底何事需要你专程回京?” 刑天刚垂眉,摇晃杯中的波纹,沉沉地出声。“山西数十位官员彼此包庇营私、钻漏舞弊早已不是新鲜事,可是皇上每次派出的巡抚皆回禀无事,你难道不觉得奇怪?” “有何怪异之处,必定是父皇派出的官员被他们行之以贿,否则便是他们保密藏私的功夫做得太好,让那些人无功而返,遂往上禀报无事,免得自己沾上一身腥味。” 明哲保身是做官的第一要件,搜括民脂民膏是第二要件,在父皇宽怀体谅的治世下,养出一大匹贪官污吏,吃国家的米粮、食百姓的血rou。 他等不及坐上龙位,在父皇的默许下大刀阔斧,倚重刑天刚的才干,两人携手先从地方扫清吏治。要是没有刑天刚的帮助,他一人势单力孤,根本无法力挽狂澜,实现他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 他视刑天刚为左右手,其一言一行都能影响他的方向,以及未来百姓的命运好坏。在刑天刚邪肆的外表下,其实有一颗缜密透彻的心思。 “百密总有一疏,如何会查不出来?更何况三年前委派有小青天之誉的江大人,仍是相同的结果。且回京后不到一年,马上辞官回乡养老…”刑天刚留个后,让太子仔细体会其中问题。 其实他在江大人返京后便起了疑心,当时还特地过府拜访,在江大人会晤的闪烁言谈中,他体会到事情不单纯,没想到此次亲身挑掉江西赃官的大本营,事情果真如他所料。 “你是指幕后还有一位cao纵者包庇贪官,逼走贤臣?”太子心头陡然震惊,说出他最不想说出的假设。 在刑天刚的颔首下,证实了他的猜测。 沉肃凝重的平凡脸孔,与轻松惬意的邪魅俊颜,恰巧成为反比。刑天刚饮啜一口美酒,让太子独自整理紊乱的思绪。 “是皇弟们?”太子陡然抬头。 只有皇子们才有如此大权,逼退为官正直清廉的江大人,包庇数百位山西官员,每年不知收纳多少红利白银,恐怕居心叵测… “没错。” “三弟?五弟?”太子马上举出两位平日奢豪、喜爱排场的皇弟们,却见刑天刚摇首,太子不禁微微变色,有些铁青。 当今皇上有七位皇子,其中两位出世没多久即么折,仅剩五名血脉,而由皇后生育的就是大皇子与二皇子。而四皇子素来不喜官场的尔虞我诈,向父皇捞到安乐王做后,便在府中种花养鸟,不理政治,连父皇要他出来协助太子理事,也被他借口婉拒了,如此安然的作为,当然不可能介入山西包庇的污秽事,而扣除他后,仅剩…二弟!? “没错?” “我亲手逼供出来的。”刑天刚淡然道。 “莫非他想拉下我而顶替之!?”二皇弟在父皇与母后面前百依百顺,以孝行扬善,而且不喜奢华,此点甚投合父皇胃口,父皇也常在众位皇子中以他为榜样告诫诸位,而且他在大臣中众纳喜缘,朝中有力人士都与之交好。 不像他为黎民百姓得罪许多人,又不懂得讨父皇欢心。若非刑天刚力挺,做出许多实绩来,恐怕太子之位有名无实,在政事上寸步难行。 “他以俭素为名,暗中却搜括民脂,只要查到他的金钱动向,就能确定一切了。”刑天刚摇晃酒杯,心思深沉地说道。 太子震惊,双手负后来回踱步,藉此沉淀思绪。 “你现在挑了他的营,他肯定会对你不利。”太子警告着。 任谁都知道,要他倒,只要除掉他身边的刑天刚,接下来就不是难事了。 而二弟心思阴沉,不会不明白这层道理。 刑天刚隐隐一笑,诡异难测。“我正等着他来见我,要攻耍守,就看他的表现了。” 太子见刑天刚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仿彿吃下一颗定心丸。 无数次感谢老天爷,让行事诡魅难测的刑天刚站在他这一方。 他不知道向来与皇子们保持一段距离,却深得皇太后及皇上宠爱的刑天刚,为何突然答应父皇的要求,帮助他治理国事? 无论是什么,他都不否认自己是被刑天刚选上的人,而一直巴结刑天刚的三、五皇弟们见到结果,也只能暗中懊恼不已。 因为有刑天刚在,等于已经坐稳了一半龙位了,而谁会不想帝王之位?就算是装模作样快一辈子的二皇弟,也是如此吧! 只不过,刑天刚当初为何不选二弟?反而选上自己?太子望着微啜美酒的刑天刚,心中浮起疑惑。 皇太后与皇上宠爱刑天刚,因为他是当初最受疼爱的凤翠公主的独子,父亲则是替皇家打定山河的常胜将军。 皇弟们畏他,是因为他的能力一流,做任何事皆能迎刃而解;而文武百官怕他,则是因为他行事难以预测、喜怒不定、不易讨好,不与任何人成群结伙。 在别人眼中,刑天刚似乎是一位刚强自信的男人,可是… 真正的他,真如同别人所见的没有弱点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