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现代中国及其在世界上的地 (第2/5页)
平等本身即是目的。这样的看法显然也是**的着眼,不然他日后不会再发起不合实用的文化大革命。只是从文化大革命及内战之后果看来,历史在长时间内所表现的合理性可能与组织这些情事者的初心相违。 这也不是说**在历史上的成就应当小视。40或50年前极少人能有长远的眼光看透中国的前途将从一只潜水艇夹rou面包的结构上改造着手。经济上的建设应当注重最前进的部门。与农民为伍,不无人道主义的吸引力,要假他们之手改造中国的命运,听来则不免荒唐。可是只毛锲而不舍,事实之展开终如他之谋划。他的运动既要勇气,也要耐性;一方面出于机巧的计略,一方面也靠好运高照。这些条件汇集,才有人民解放军的成功。此中也有一种命运上的错安排:传统倾向于均一雷同,以争取动员时的简单,终能抵挡住对方使用科技的优势。这优势不能全面分配,在战场上反足为使用者之拖累(虽然稍有出入,这基本战略也被越共使用,日后使美军的优势无法施展)。并且在内战期间,毛之野战军有意避免高层机构。**统治之下极少有大城市。都市文化故意不要。大部队只用无线电联络。在战场上军事人员和政工人员暨经理人员一般灵活互相调用。在双方互予彼此极大之损害后,这农民军的乡村性格使它元气容易恢复,为国民党军队所不及。 可是**的农村改造更有长远影响。中国的农业问题在战前已由贝克(JohnLossingBuck)、陶尼(RichardH.Tawney)和费孝通等人提出。这问题的根源也可以从各种方志上看出,总之是耕地短绌、人口过剩、农民负债。可是及至详细情形经过实地报告提出,当中问题之庞大与严重,仍足以使从事工作者惊讶。佃农问题并非一切不平的所在。耕地有时分割得如房间大小,耕牛无从转身。有时所谓地主与佃农只有大同小异,彼此距挨饿不过只两三步。放高利贷已是千篇一律,及于放贷者的亲戚与邻舍。所谓剥削也包括雇人工作而给予低过生活费之工资。在这种情形之下,即是要劫富济贫,也难划分界线。这种种现实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迹。当初农村问题本已严重,最少近几十年来又无人过问,只令之江河日下,况又内外煎逼,农村且还要承受战争与灾荒的后果。 **乃是古今一大宣传家,他认为“蒋介石与美帝”应对这情形负责。在他笔下,凡是中国传统内之事物全可以称为“封建”内战期间,凡是青年男女受过教育或只有几分教育的,都全部募来组织战线后面的工作。中国既已有了整个年轻的一代对现状不满,**不愁召集不到充足的干§部。 美国作家韩丁(WilliamHinton)已将山西省一个村庄里土地革命的情形写成专制《翻身》出版,也可视作一种古典型的纪录。斗争以恐怖政策起头。一批乡间的流氓地痞先进入乡村将这村庄制住,**的干§部也用威胁利诱的手段鼓动村民。村民因为过去文教的束缚不愿出头,几经怂恿才提到各人恩怨。等到情绪被激起,他们即将村中若干生活过得去者的家产没收,也有好几个过去为恶的人被当场打死。可是这一切也还不过是一段序幕。一到**的控制稳定,整个地区也在掌握中,另有一批新干§部进入。过度的行为被检点;对过去之事寻差报仇也不再继续。村民开始行使他们的选举权,整个地区内**员的名单也开始露白。所有党员都要—一在人民面前对账,称为“过关”凡是被村民否定者不得为**员,或也要改造学习。各干§部将马克思的劳力价值说(一切价值出于劳力)教与村民。重新分配土地时固然视家庭内之需要,也顾及其已有之劳力。事无大小,**员均不厌其详的—一区分。其所作调查统计之细超过任何习惯之标准。用道德规劝的时候也贯穿各人良心。**与**人执行土地**之精,确实令人惊讶。读《翻身》,一个读者可以体会到整个社会实际上已解散,一切重新做起。卢梭所谓“高尚的野蛮人”在此时出现,也开始组织他们的“社会契约”主要的行动全经过协定,详细规划,初步试验、修订,付之实施、重新检讨,到第二次修正才能算数。在村庄之外,地区工作人员检讨他们的工作时,其扩大会议可以纠集到几百个代表讨论上好儿个星期。韩丁提出,在1947年的一次会议,有1700个代表参加讨论了85天。 这样一来,**与**替中国创造了一个新的低层机构。重分土地之后,不仅使以后组织农民合作社和公社相当容易,同时毛和**也构成了一种发号施令之体制,由以万计的村民大会一直向上结合而成。它们又有农民协会和贫农团体支持。某些单位等于选区。有了这样的力量摆在他们后边,**从此对付国民党的军队已无实质上的困难。国民党军所辖疆土日蹙,防线也愈退近各市区的城垣。 1950年间的成功,加上与美军作战至少也打得一个平手,大为增进了毛的威信。经济方面的成功也不难道出:1949年以前中国可谓有三个不同的经济体系。在东北原来有“日满鲜”体系,东北的生产和分配只向日本与朝鲜的配合。沿海的城市经济大体向外,由国际力量支配。中国内地既为农民丛集之区,一向被遗弃如孤儿。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三位一体,全部经过共同管制。苏联援助数量极为有限,但是无耗费的放在有效之处实施,也发挥了功用。农地集体化,除去了当中的阡陌,减少了荒废,也节省了人工。中国的工业本来就级位低,又受多年战争损坏,所以经整顿培植,新状态就和以前豁然不同。只是以上的条件都只一次有效,而缺乏循环性。到1958年,所有有利条件或已用尽,或无从继续。 在这关头,**1958年提出的**显示他以为,只要有意志力,任何问题都可解决。“后院炼钢”成为一时风尚。当各种事业缺乏资本的时候,毛认为,鼓足干劲,筋rou上的额外付出能创造资本。当经济内服务性质的事业用到尽头时,他认为即地生产可以省除必要的交通,并规避科技之需要。这样一来他创造了一种新的原始经济,凡他力所能及,所有因素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