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2/3页)
了,不听你的忠告,违背额娘的遗言,全是我咎由自取,我还凭什么令你担忧?” “格格,或许经历过,你就会记取教训。” “它烙印在我身上了。”她凄然一笑。 浣凝仰起头看着天空,柔妃七孔流血的样子又浮现脑海。 她收起休书。 她不能这样死去,这条路由她抉择,就由她做结束。 “格格!”冬贝再也看不下去,伸手拉住她。 浣凝拒绝的推开。 “放心,我不会死,冬贝,你知道什么地方适合咱们去吗?”她低问,转身往回走。 “这…”浣凝想上马,但她爬不上去,冬贝赶忙协助她。 “我知道了。”她脸上挂著淡笑。是离开的时候了。 “格格想去哪里?”冬贝亦上了马。 “京城。” “格格要回宫中?”她十分惊愕。 “是的,回荷楼,我相信皇阿玛会欢迎我。”她闭上眼,任风拂过她的身子,麻痹的心失去了痛感。 它仍在滴血,只是她知道,那道伤口不会痊愈了。 **** 皇宫中近日谣言四起,传言浣凝格格成了无人询问的下堂妻。 康熙和浣凝的不和是最大的导火线,浣凝的性子冰冷,见到康熙也不行礼,才会被远嫁西宁,而番王玩倦了她,因此将她踢回京城。 浣凝跟康熙见过面,但她并末提及有关被休的事。 她还是住在荷楼,而奇的是,机谆亦没有任何表示。 和以往一样,她天天弹筝,有时她弹得手破皮,还是停不下来。 卫妃时常来看她。 浣凝发觉卫妃逐渐衰老,她头发开始泛白,不再青春美丽,她想,皇阿玛王今乃眷宠她,外貌或许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面对她时,浣凝心平气和,所有的恨全一笔勾销。 “格格请留步。” 这天,浣凝心血来潮去向卫妃请安。在回荷楼的路上,高士来到她面前向她一揖。 “你要问我番王是否有意造反吗?告诉你,两百年后很有可能。”越过他,她欲直接走人。 “不是的,格格,是高士对不住你。”高士诚心忏悔,因为他一时的判断错误,害了浣凝一生。 “你对不住我什么?” “关于番王休妻之事,高士一直耿耿于怀。”他宁愿格格是回娘家暂住。 “休妻?你的消息倒比皇阿玛灵通。” “可是,外头传言,格格回宫,是为因为番王休妻…”为此,他良心难安。 “放肆!本格格是向皇阿玛请安!” “那就好、那就好。”高上尴尬的笑笑。 浣凝转身走人,不再理会他。 之后,浣凝不再弹筝,改学刺绣,卫妃细心的教她,她很快的学会了绣荷叶。 一日,一中年侍卫前来荷楼“格格,小人已自西湖回来。” “那儿景致可有改变?” “说也奇怪,年关已近,这么冷的天,所有植物都枯了,唯独荷花绽开,人人均啧啧称奇,小人请人将它画了下来。”他将画呈给她。 她点点头,决定将它绣在帖上。 荷楼冷冷清清,寒风迳自吹拂著。 **** 哄孩子人睡后,元德与望瞳坐在偏厅里谈心。 望瞳学会了针线,只是尚未精通,所以她所绣之物是婴儿鞋等小东西,虽不够精致,却充满她的用心。 另外,她开始学识字,元德正是她的师傅。 “咱们成亲至今,什么事令你最难忘?”元德搂著她问。 是他的温柔体贴。“生小孩。”但她不让他占便宜。 “是吗?”他有些失望。 “元德,别孩子气了,你还没告诉我,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平时他早早赶她上床休息了。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她忽然感叹“浣凝回来了,可是理由没人知道,连皇上也是一头雾水。我今儿个进宫,听太监说,这些天没听见浣凝的筝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弹筝是浣凝唯一抒发情绪的方式。 “是吗?” “元德,你要不要叫小叔去查查?”她撒著娇问。 如雨般的轻吻落在她脸上。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元德!”他还是同她卖关子。 一阵轻微的的脚步声传进偏厅。 望瞳一看,是澄贝子和另一个陌生男子。 她不是有意要露出惊慌之色,实在是那男子高大得可怕,瞧得出他是边疆人。 元德笑笑,将望瞳拥入怀中。 “久违了,番王。” 望瞳有些讶异?他是浣凝的丈夫! “元德。” 澄贝子迳自坐了下来。 “澄,王府是我的,我同意了吗?”元德打趣道。 “这茶令人难以拒绝,有好的就要及时享受。”他曾考虑要带机谆投宿客栈,但他太抢眼,住拥丰王府,行迹才不至于泄漏。 “望瞳,见过机谆。”元德对爱妻笑着道。 望瞳向他一福,然后回房休息。 “我要知道她的近况。”机谆焦急地开口。 那日见她站在悬崖边,他整颗心险些跳出胸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