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二章解围杀敌 (第2/3页)
盏小型的孔明灯和一面铜镜。那是一根干枝,四周用黑色的索绳,编成一座吊榻形状。 只看白杨树上的布置、设施,那人在这株白杨树上,已有长时留住的用心。 李寒秋望了苹儿一眼,半赞扬地说道:“姑娘料事如神,在下很佩服。”语声一顿,接道:“方秀监视她们的举动,时日已久,咱们行入苇林中事,只怕也已落入了方秀的眼中。” 苹儿道:“这个就很难说了,方秀的监视,虽然严密,但咱们行走之处,并非一定路线,也许他们没有瞧到。” 李寒秋缓缓说道:“此刻,咱们应该如何?” 苹儿道:“这要请你决定了。” 李寒秋笑道:“还是是你出主意,在下已然觉出,姑娘的心机,在我李某之上。” 苹儿道:“那是因为你人太好了,不善施用诈谋,所以,每一件事,都往好处想。” 李寒秋道:“姑娘夸奖了。” 苹儿略一沉吟,道:“目下咱们挑了方秀一处暗桩,而且,又是一处十分重要的暗桩,那等于挖了方秀暗桩中一只眼睛,方秀是否还耳目灵敏,我也无法推测了,为今之计,只有以她们母女三人的行动为准了。” 李寒秋道:“无论如何,咱们不能抢她们母女之物。” 苹儿道:“好吧,如若方秀埋伏之人不出手,咱们就算保护她们母女。”望了李寒秋一眼,接道:“看你为人冷漠,但却是一个心地极好的人。” 李寒秋微微一笑,道。“在下觉得一个人,应该如此才是…” 突然间,一点红光,直对两人停身处射了过来。 苹儿低声说道:“槽啦!” 李寒秋道:“什么事?” 苹儿道:“灯号,咱们不知道如何回答这灯号,必然要被发觉。” 李寒秋转目望去,只见那灯不停地闪动,似是正在期待答覆,不禁一皱眉头,道:“苹姑娘,这灯号距此有多远距离?” 苹儿道:“总在两百丈以外。” 李寒秋道:“为今之计,在下赶到那边瞧瞧去吧!” 苹儿摇摇头,道:“不用去了。” 李寒秋道:“为什么?” 苹儿道:“他已使用灯甚久,咱们一直没有回答,只怕早已引起了他们心中之疑了。你此刻赶去,他们自然是有了准备。” 李寒秋微微一笑,道:“你说得不错,他不见咱们反应,自然会找上门来,咱们以逸待劳。” 苹儿道:“只怕事情变化得太快,使我们没有机会对付他们了。” 李寒秋道:“为什么?” 苹儿道:“如若我推算不错,她们母女就要出来了。” 李寒秋道:“咱们应该如何?” 苹地道:“不要理会那灯号了,咱们应该盯住她们母女的行动。” 谈话之间,忽听一阵木舟破水之声,传了过来。 苹儿道:“来得好快,咱们下去吧!”当下跌下大树。 李寒秋紧随而下,两人向前行了两丈,隐身在一处突起草丛之后。 凝目向前望去,只见王夫人带着两个女儿,跃登上岸。王夫人身上背着一个长形的包袱,右手提一柄长剑。 母女三人全都是疾服劲装,佩带兵刃。 王夫人登岸之后,目光转动,四顾了一眼,匆匆向正东方向奔去。 母女三人行经之处,正是李寒秋和苹儿藏身之地。 三人奔行奇速,越过了李寒秋和苹儿的停身之处,匆匆向前奔去。 李寒秋轻轻一拉苹儿,两人匆匆站起身子,紧随三人身后追去。 双方保持了三五丈的距离。 奔行约三里左右时,到了一处三岔路口。 王夫人停下了脚步,四顾了一眼,转向正北行去。 就在王夫人刚一举步时,突闻一声大喝道:“站住。” 随着这声喝叫,暗影中突然跃出了六个人来。原来,三道岔路口处,每一处,都埋伏两人。 六个人疾快地布成了一座阵形,把王氏母女三人,团团围了起来。 李寒秋和苹儿及时收住了脚步,隐在一处大树之后。 苹儿点起脚尖,走近李寒秋耳连说道:“这大概是方秀的人了。” 李寒秋微微一笑,点点头,道:“你料事如神啊!”苹儿嫣然一笑,道:“夸奖,夸奖。” 但见王夫人唰的一声,抽出长剑,冷冷说道:“你们要干什么?” 六个人齐声大笑,道:“你是王夫人么?” 王夫人不理六人问话,却回顾了瑜儿两姐妹,低言数语。 环围王夫人的六个大汉,个个都穿着黑色劲装,一色的厚背鬼头刀,一望之下,即知六人有联手的刀阵。王夫人低声嘱咐两个女儿一阵,缓缓把背上的长形包袱解下,交给了瑜儿,然后扬了扬手中的长剑,道:“诸位是方秀的手下么?” 这是六个人已经各站了方位,布成了一个合击之势。 王夫人长剑一振,冷冷说道:“方秀既然敢派你们来,你们为什么不敢承认?” 六人中间居左一人冷冷说道:“你猜得一点不错,自然用不着我们多说了。” 王夫人道:“你们六条大汉,对付我们母女三人,准备如何出手?” 仍由那居左大汉接道:“夫人不用激我们,我们是有所为而来,不是和夫人比武争名,想活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