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_鼓吹曲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鼓吹曲辞 (第4/5页)

愤懑之情,以及诗人希望能够得到重用,建功立业的情怀和功成身退的思想。

    战城南

    梁·吴均

    【原文】躞蹀①青骊马②,往战城南畿③。五历鱼丽阵④,三入九重围⑤。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⑥。为君意气重⑦,无功终不归。

    【注释】

    ①躞蹀(xiè dié):行走的样子。②骊马:黑马。③畿(jī):区域。④鱼丽阵:古代作战时军队布置的阵势。⑤九重围:形容多层的围困。⑥“名慑”两句:这两句借用历史上秦国的强大和白起的威名来衬托战士的英勇。武安将,指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他曾被封为武安君。⑦意气重:倒装句法,即“重意气”实际指重报国立功的意气。

    【译文】

    战士骑着青黑色的战马行走在去城南的路上,欲往那里参加战争。他十分英勇,曾经五次参加作战,多次突入敌军多层的包围。他的声名可比秦国名将白起,他曾经跟随秦王作战立下了不世的功勋。为了君王,他十分注重报国立功的意气,发誓如果自己没有建立功勋一定不会归来。

    【赏析】

    《战城南》,六朝文人常用汉乐府旧题写作诗歌,往往和原作的情调不同。吴均这首诗写得较为悲壮,抒发了自己期望建功立业、立功边塞的壮志豪情。

    战城南

    唐·卢照邻

    【原文】

    将军出紫塞①,冒顿②在乌贪③。笳喧雁门北,阵翼龙④城南。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潭。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注释】

    ①紫塞:即长城。南梁周兴嗣编缀的《千字文》,才巴长城称为“紫塞”秦始皇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朝鲜,其长万里,土色皆紫,故称“紫塞”②冒顿(mò dú):(?—前174),匈奴单于,冒顿是人名,姓挛鞮。单于是匈奴部落联盟的首领称号。冒顿在夺取单于之位后,统一了现在的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③乌贪:汉代西域乌贪訾离国的省称。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在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昌吉市以北一带。④翼龙: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爬行动物,具有独特的骨骼构造特征,这里是比喻用法,喻指异域的敌军。

    【译文】

    将军骑马出了紫塞长城,去与驻扎在乌贪的冒顿作战。两军在雁门关的北面发起了战争,我军与敌军在城南布下了阵势。战争一夜未停,战士们的雕弓发出的鸣声抑扬动听,铁骑的奔跑声到次日天亮还未断绝。战士们晚上浴血奋战,白天本应驻守休息,但他们并未停下来,只等作战胜利再好好地睡上一觉。

    【赏析】

    唐高宗时代在边境发动了多次战争,很多人以诗文借汉事表达思想。卢照邻这首《战城南》就是通过赞颂汉军将士讨伐匈奴的英勇顽强精神,表达诗人的爱国热情和建功立业的渴望。

    战城南

    唐·李白

    【原文】

    去年战桑干①源,今年战葱河②道。洗兵③条支海上波,放马④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⑤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⑥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注释】

    ①桑干:即桑干河,在山西大同城南六十里,源出马邑县北洪涛山。②葱河:葱河即发源于西域葱岭的河,在今新疆境内。“桑干”、“葱河”、“条支”、“天山”都是边疆地名。③洗兵:洗去兵器上的污秽。④放马:放牧战马。⑤秦家筑城:《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以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⑥鸢(yuān):即老鹰,属于鹰科的一种小型的鹰,常啄食腐尸烂rou。

    【译文】

    去年征战于桑干河源头,今年转战葱河河畔,曾经在条支海中洗过兵器上的污秽,也在天山草原上牧放过疲惫的战马。不远万里到这些地方征战,三军将士皆已耗尽了青春年华、衰老无比。匈奴人以杀戮掠夺为业,古今不知有多少人战死荒漠之中,结果只是白骨黄沙。秦筑长城防御胡人的地方,汉时仍然烽火高举。烽火没有燃尽的时候,那么战争也就没有结束的时候。荒野上的战斗如此残酷,战败的马匹在战场上悲鸣,而它的主人却被乌鸦和鹰啄食,肠子都挂上枯树枝头。士卒作了无谓的牺牲,将军到头来也一无所获。战争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有德的君主只有在不得已时才用到它。

    【赏析】

    李白在这首诗里抨击封建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天宝年间,唐玄宗轻动干戈,逞威边远,而又几经失败,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一宗宗严酷的事实,会聚到诗人胸中,同他忧国悯民的情怀产生激烈的矛盾。他沉思、悲愤,内心的呼喊倾泻而出,铸成这一名篇。

    将进酒

    唐·李白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①,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②!人生得意③须尽欢,莫使金樽④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⑤,会须⑥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⑦,将⑧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⑨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⑩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①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云“天上来”②“高堂”两句:意思是岁月易逝,愁催人老。③得意:有兴致的时候。④金樽:金杯,指华美的酒器。⑤且为乐:姑且作乐。⑥会须:应该。⑦岑夫子,丹丘生:即岑勋和元丹丘,两人都是李白的好友。⑧将:请。⑨钟鼓馔(zhuàn)玉:功名富贵的代称。钟鼓,即权贵人家的钟鸣鼎食。馔玉,以玉为馔,形容饮食精美。⑩饮者:饮酒的人。“陈王”两句:意思是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举行宴会。出自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陈王,即曹植,因封于陈(今河南淮阳一带),死后谥“思”世称陈王或陈思王。主人:李白自称。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五花马:毛色呈五种颜色的马,这里指名贵的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