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主任查案 (第14/17页)
画面哪里哪里不文明加以解说,还披露了该不文明现象所在的区域,披露方式相对比较含蓄,基本上都只提到拍摄于市区某道路某号地带,以此给被曝光照片相关单位留点面子。但是陈子华提请沈达注意的这张照片例外,披露的信息直接而具体,除了说明某路某号,还点到了具体单位:市电业局电杆厂旧址。 这就是当年有人举报,苏宗民亲自带人前来调查的那个地点。几年过去了,该地院内院外依旧一地破烂,仍然交给大毛使用,象征性付点租金。大毛已经不做塑钢门了,因为行业竞争相当厉害,赚不了钱,他改行做整体橱柜,投了若干本钱,经营情况依旧不佳,所以厂区疏于打理,垃圾成山,很不文明,照片上了报纸。 陈子华觉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该地方遍地破烂,情况不假,但是并不是特别突出,电杆厂旧址处于原城乡结合部,环境比较差,附近还有许多旧厂房破仓库,情况都差不多,没有哪一家可称文明。相比而言,旧日电杆厂的围墙修得还好,不进门或者不爬上墙头,一地垃圾还曝不了光;周边一些单位则墙倒门塌,破烂满眼,从马路上走过,随处可见。为什么其他人如此张扬的垃圾弃之不管,只挑围墙里大毛的这一堆去登报纸?而且这么客气,把电业局都拉上来出风头?这里边肯定有原因。 沈达嘲讽道:“报纸上怎么提?垃圾成山,无动于衷。咱们继续给他无动于衷,看他怎么着,走着瞧。” 两天后果然事情来了:市区开展环境整治检查,分几个小组进行,其中有一个组负责城南。该小组先检查了地税稽查分局,这单位有钱,盖了一幢新楼,楼前广场居然立了两支华表,布置得有如花园,文明程度很高,让检查组成员们印象极其深刻。离开地税稽查分局,一行人上车后不往别的花园走,忽然扑到了大毛的整体橱柜工场,即报纸上表述的“市电业局电杆厂旧址” 这里跟地税花园真有一比,可称天差地别。 检查组在垃圾堆旁给电业局办公室打了电话,请电业局派一位分管同志到现场,一起看看现场、听听意见。 陈子华急报情况,沈达一拍桌子:“我去。” 检查组只要求去一个“分管的同志”没有责令单位领导到场,更没有直追局长的意思,多少也还照顾电业局一点脸面。按照人家的要求,派个办公室副主任,甚至一个小干事前去应付也说得过去。这种时候领导不好出场,因为并非好事,人家搞突然袭击,有备而来,来者不善,肯定有话要说,说的肯定不是好话,领导去了多尴尬。以沈达的老大脾气,万一听不入耳,火气一上,在现场跟人家吵起来,事情就大了。 沈达却不听,堂堂局长,大驾亲征。 他还说:“把他给我叫上。” 谁呢?副局长李勇坤,当时恰在办公室里。 除了两位正副局长,他还让陈子华喊人,当时在办公大楼里,手头没有急事的中层干部都叫上,紧急集合,立即出动,一共开出六部小车,浩浩荡荡,直奔城南。那情形哪里是去看什么现场听什么意见,简直像是去打群架一般。 十几分钟后,双方于电杆厂相逢。检查组成员发觉对方动作竟然如此之大,感觉很不对头,一个一个变了脸色。 沈达板着脸拱手:“感谢大家,感谢检查。” 检查组带队人是市建设局的一位副局长,这人年轻,比较牛,当个组长,领头检查,有心要发点威。电杆厂这种情况,哪怕垃圾成堆,通常只需要看一看,确认无误即可;事后汇报领导,通知相关部门,要求迅速整改,建议加强监督,这就差不多了。该组长却抓着不放,发现问题一查到底,还要结合整治,非让主管部门来人听训不可。想不到电话一打,人家局长亲自驾到,而且带来一大堆人,看起来不想善罢甘休,垃圾堆旁的情势顿显捉摸不定。 “沈局长这是要干什么?”组长发问。 沈达笑道:“我要问你呢。” 组长解释,他们在检查中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跟主管单位沟通,以便加强整改,所以才打了电话。他们没有要求领导到场,也没有要求这么多人过来。 沈达说:“没关系,来了就来了,这个叫做高度重视,对不对?没有谁比我们更重视了,是不是?” 对方承认,真是很重视。一个电话,来了六车人,正副局长和中层干部都到,开现场会一般,没说的。 “最近本市供电形势很紧张,我们很忙。”沈达说“你一个电话,我们把手头工作全放下了,听你的。” 组长有些吃不住劲了,指着一地垃圾说:“局长,你看看。” 沈达点头,立即吆喝:“陈子华,你在哪里?” 办公室主任陈子华从人群中挤出来。沈达指着他问:“你说,这里怎么回事?” 陈子华支支吾吾:“这里是,这个,已经租出去的。” “租出去就不用管了吗?” 陈子华承认不对。虽然是租给下岗工人创业,也还需要加强管理。毕竟这块地皮的户头在电业局,垃圾也得管。 “跟检查组报告一下,你打算怎么管?”沈达说。 陈子华说,回头他们尽快拿出意见,一定报检查组领导指导。 “不给我和李副局长也看看?”沈达问。 陈子华立即改口,说当然,先报经局领导研究同意。 沈达表示认可,他表扬检查组组长,说堂堂电业局办公室主任,给吓成这个样子,可见检查组有威。回头陈子华他们一定很认真,很快就会商量一下办法,做一个整改方案,订几条重要措施,提供一些有力手段,保证检查组此行大有成效。 “你看怎么样?可以吗?”沈达问。 组长见好就收,点了头:“好的,按沈局长意见办。” 沈达却笑:“要是按我这个意见办,坏了。到时候是嘴巴美丽,纸张漂亮,环境宜人全是假的,这里头该是垃圾还是垃圾。”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沈达什么意思。 沈达告诉检查组,电杆厂这一带环境确实需要整治,但是不客气地说,派检查组突然袭击,让局办公室应急做个方案,那都是隔靴搔痒,没抓住要害,解决不了问题,不是根本办法。他脑子里有一个计划,可以彻底解决,计划很大,不只牵扯他们一个电业局,也要动到附近周边几个单位,需要得到市政府的支持。按照他这个计划,两三年内,这个地方会完全变个样子。他今天在这里提个头,不具体说,因为还没完全考虑好,也还需要报省公司和市政府研究同意。今天为什么要把局里这么多人叫过来?当然不是前来护短,跟检查组吵架,除了刚才说的,是要表明电业局对检查非常重视;另外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