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卷黑暗里的孩子 (第10/10页)
候,他睁开了眼睛。儿童的睡眠使人忘记了一切。他迷迷糊糊的,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在他身旁的是什么东西,并且也不打算去回想它,他一味地望着天花板,像做梦似地漫无目的地望着“哲学家于苏斯”这几个字。他不识字,所以不知道这一行字的意义。 他听见一阵钥匙开门的声音,于是抬起头来。 门开了,踏板放下去了。于苏斯走了进来。他走上三级踏板,手里提着熄灭了的风灯。 同时有一只四蹄动物叭哒叭哒地走上踏板。这是跟着于苏斯回来的奥莫,它也回到自己家里来了。 这个睡醒的孩子吓了一跳。 也许是肚子饿了,狼张开嘴巴,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 它走到踏板中间的地方,便停了下来,把两只前爪伸进车子里,两只腿弯搁在门槛上,活像一个立在讲坛前的教士。它远远地嗅了嗅箱子,因为它对住在车子里的这两个客人还感到不习惯。狼嵌在门洞里的半个身子经晨光一照,显得乌黑。最后它下了决心,走了进来。 孩子一看见狼走进车子,就打熊皮里跳出来,站在熟睡的孩子面前。 于苏斯刚刚把风灯挂在天花板的钉子上。他一声不响,用一种机械的动作,慢慢地解开挂着用具袋的腰带的扣子,把腰带放在木架上。他什么也没有看,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他的眼珠子好像是玻璃的。他好像正在想一件什么深不可测的事情。他终于又恢复了常态,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了。他大声说:“她真是个有福气的!死了,确实死了。” 他蹲下身子,在炉子里加了一铲子煤渣,翻了翻泥炭,嘟囔着说:“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她。阴险的未知之神把她埋在两尺深的雪里。要是没有嗅觉跟克里斯多福·哥伦布的脑子同样灵敏的奥莫,我现在还在深雪里蹚来蹚去,跟死神捉迷藏呢。提奥奇尼斯①提着灯笼找正人君子,我提着灯笼找女人。他找到的是讽刺,我找到的是悲悼。她身上冰凉!我摸摸她的手,简直像一块石头。她那两只眼睛多么沉静!怎么会有这种傻人,居然撤下孩子死了!现在在这个匣子裹住三个人,实在不大方便。真是不测之祸!我现在也有个家了!有儿有女。” ①古希腊哲学家。轻视安乐,住在桶里,白昼点灯寻找正人君子。 在于苏斯说话的当儿,奥莫走近火炉。睡着了的小女孩的一只手在火炉和箱子的中间搭拉着。狼开始添这只手。 它添得那么轻,所以没有惊醒她。 于苏斯转过身来。 “很好,奥莫。我做父亲,你做叔叔。” 接着他又继续做哲学家的工作,也就是说继续生炉子,嘴里不停地自言自语。 “我来抚养他们。好,一言为定。再说,奥莫也愿意。” 他站起身来。 “我倒想知道谁应该对这个女人的死亡负责。是人类呢,还是…” 他望着上空,望着天花板外面的天空,嘟哝着说; “是你吗?” 随后他低下头,好像头上有一种压力似的,他又说:“杀死这个女人的是黑夜。” 他抬起眼睛,看见了那个正在听他讲话的、睡醒了的孩子的脸。于苏斯突然问他:“有什么好笑的?” 孩子回答道:“我没有笑。” 于苏斯心里一惊。他不声不响的望着他,过了一会儿才说:“你真可怕。” 昨天夜里车子里很暗,所以于苏斯没有看清这个孩子的面孔。现在天亮了,他才能看清楚。 他把两只手掌放在孩子的肩膀上,带着越来越注意的神情,又看了看他的脸,嚷道:“不要再笑了!” “我没有笑。”孩子说。 于苏斯从头到脚打了一个寒战。 “我对你说,你还在笑。” 如果不是出于怜悯,就是出于愤怒,他抓住孩子,用力摇了一下,粗暴地问他:“谁把你弄得这副模样?” 孩子回答道:“我不懂您这是什么意思。” 于苏斯又说:“你脸上这个笑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一直是这样,”孩子说。 于苏斯朝箱子那边转过头去,低声说道:一我还以为这种作品已经绝迹了呢。” 为了不吵醒婴儿,他轻轻地把那本垫在婴儿头底下当枕头的书抽出来。 “让我们看看《征服篇》,”他嘟哝着说。 这是一本用软羊皮纸装订的对开本的书。他用大拇指翻了一会儿,才停在一页上,然后把书打开,放在炉子上,读道:“De Denasatis①。在这里。” ①拉丁文:指劓鼻。 他接着读下去:“Bucca fissa usque ad aures,genzivis denudatis,nasoque murdridato,masca eris,et ridebis semper。①” ①拉丁文;将嘴巴一直割到耳朵,剔开牙向,割开鼻根,面具就完成了,你就永远笑了。 “一点也不错。” 他把书又放在木架上,嘟哝着说:“不必深入追究了。我们还是到此为止吧。笑吧,我的孩子。” 小女孩醒了。她的问候是一阵哭声。 “来,奶妈,喂奶吧,”于苏斯说。 扶着婴儿坐好以后,于苏斯打炉子上拿起瓶子给她喝。 这当儿,太阳刚刚爬上地平线。红色的光线打官子里透进来,正好落在小女孩转过来的脸上。她那两只一动不动地望着太阳的眼珠像两面小镜子似的,反射出两个深红色的圆点。眼珠子一点也不动弹,眼皮也是如此。 “瞧!”于苏斯说“她是个瞎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