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第1/2页)
第四十四章 四十四 这次李森林出任安平市委书记非常具有戏剧性。 安平县已于去年撤县建市,级别还是那个级别,只是县委书记变成了市委书记,县长变成了市长,称呼上洋气了很多,但安平市还是个农业大县,郑大鸣就是在农业上做文章搞出来的政绩提拔的。 本来青山市委确定的安平市的市委书记是交通局局长,这几年青山市的交通建设日新月异,青山市成了全省最早村村通柏油路的市。市委几大班子的领导就觉得这其中交通局长功不可没,就准备对交通局长提拔重用,但直接重用好像不符合惯例,因为这几年从青山提拔起来的副地级领导都是在县市区任过一把手镀过金的,这样就好像给组织部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政策,不是特殊情况,没有在县市区干过书记的就不能纳入提拔范围,所以就准备让交通局长任安平市委书记。但这个消息一传出,人民来信就像雪片一样的飞向检察院、纪委,都是告交通局长有经济问题的。因为交通局长面临着提拔纪委检察院的负责人对这些人民来信也不敢自己做主,就汇报到了市委书记张同奋那里,一开始张书记没有在意,交通局这几年干了事业,有个别不同的声音也算正常,干点事业要想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知道局长不在这里任职了,平时有些积怨的人更是放开胆子举报。但后来有一封信是从省纪委直接转来的,张书记看了一下这封信不但举报的内容说的有根有据,而且还附了大量的相关材料,更重要的是还有省纪委书记的批示,张书记这才觉得问题严重,一面让组织部晚一点下调令;一面安排检察院介入查一下,这一查就就有了问题,不但举报信的内容全部属实,还有大量贪污黑幕。 这样安平市委书记就空起来了,幸亏还没有下调令,不然真的要闹出什么笑话来,当然这也是个笑话,都说现在的贪官靠小偷揭发,没想到也能靠提拔揭发,但这个笑话毕竟没有摆在桌面上,没有造成什么实际的影响。 最后市委书记张同奋决定让李森林来任安平市委书记,本来,李森林刚被提拔成政府办公室主任,张书记想让李森林再摔打摔打,然后再下到县市区任一把手,但现在看安平市不能一日无主,在市直部门里又没有比李森林更合适的,不是年龄偏大就是工作能力不行到安平很难打开局面,只有李森林年轻又有学历还有基层工作经验,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过独当一面的经历,但这也算不上缺憾,只要有那个素质就能够独当一面。这样李森林任了不到两个月的市政府办公室主任之后,就被任命为安平市委书记,成了青山市七个县市区中最年轻的市委书记。 转了一个大圈儿李森林又回到安平市,只是起点比原来高出了一大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困难的时期,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中连任四届美国总统,在举行完第四个四年总统任期的就职仪式后,有记者采访他获得连任的感受,罗斯福没有直接回答记者,而是让他吃桌上的汉堡包,记者正好感觉有些饿了就很快的吃了一个,罗斯福让他再吃一个记者又吃了,罗斯福看到记者吃了第二个就又让他吃第三个,记者面有难色但又不敢违抗就勉强吃了,谁知罗斯福还不罢休让记者再吃一个,记者已实在吃不下去了就连连摆手喊:“No,No…”这时罗斯福笑了,问到:“现在你知道连任四届美国总统的感受了吧!” 李森林来到安平任市委书记时,不知为什么就想到了这则趣事。现在随着上面政策的时紧时松时收时放,作为一个县级市的市委书记处于风口狼尖之中,对上面对着庞大臃肿的机构,由于它们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它们所发布的各种硬性软性的政令都要执行,得罪了那尊神你都别想平安;对下是面对的是乡镇是农民,他们是社会的最低层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存活,如果他们的利益受到侵害,那他们会以性命来捍卫。但要迎合上面势必要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县委书记就在这矛盾的夹缝中穿行,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要真触了礁轻则政治生命结束重则身败名裂,所以现在的市委书记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如履薄冰穷于应付。 安平市的情况就更特殊一些了,其特殊之处就在于这个市的前任市委书记郑大鸣被提拔为青山市的副市长,在人们心目中安平市是个经济发展非常好的县市,这就更给李森林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哪个地方出干部哪个地方的政绩工程就多,留下来的负担就多,很多的政绩工程光注重形式,当时说的天花乱坠什么前景广阔什么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大多很快就被闲置起来。这样的政绩工程如果前任出了事或者平调出去,你接过来怎样处置都无碍大局,但是如果这个政绩工程的始作俑者如果提拔了,而且成了你的顶头上司,那对这些政绩工程就不能等闲视之了,还要想尽千方百计的维护这些作用不大甚至已成为负担的项目,就是错了也要继续错下去。 但是尽管这样,和罗斯福连任第四届总统不同的是李森林非常想来干这个市委书记,这更是一种未来的需要。 在提拔为政府办公室主任之后,李森林很快就发现办公室的那一套现行的管理体制太陈旧了,大概从赵名利干上办公室主任,就制定这些规章制度十多年了一直运行到现在,所以李森林准备彻底改一下。从一调入办公室,李森林就给自己应该是给自己这份工作有了一个定位,就是既然办公室给领导服务的,那它的一切工作就只有一个核心,就是保证整个政府工作的高速高效运转,他曾经自诩的想过只要自己在办公室干出成绩来,不用去县市区照样会有提拔的机会,惯例是人定的也是人破坏的,什么东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他最终没有打破惯例,是他没有机会打破,他还没有来得及施展自己的抱负就被调到安平任职。 李森林自来到安平市以后就反复考虑在这里要想真正干一番事业太难了,既然想在仕途这条道路上挤,显然就不能让这里绊住腿脚,所以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巩固前任的成果造点声势赶紧脱身。 在来安平任市委书记之前,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