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瞒天过海 (第3/4页)
养而有所收敛!撇开‘狼子野心’这个典故,千百年来对狼的形容就没一个好的,连古人造这‘狼’字都是在‘狠’字的头上加了一点,意思是再‘狠’一点就是‘狼’!” 我用指头在手心写画了一下,慢悠悠地说:“为什么那样想呢?狼字拆开是‘犬’‘良’,可以看出,古人认为狼是良犬,而非恶兽,《说文解字》也说了,狼,‘良兽也,从犬良声’。” 亦风气得猛揪头发,哭笑不得:“伶牙俐齿的!我不跟你争了,总有一天你被它咬一口才知道引狼入室的后果!”说罢无可奈何地转身离去。 来到了新家,小狼刚萌生出来的大胆又有所收敛,为了安全起见,我暂不带它外出,即使有时候小狼偶尔跑到门口探看,我两声轻唤,它就叉着罗圈腿晃晃悠悠地回来了,像一团可爱的灰色绒球。 小狼的身体也在惊人地变化着,一天一个样,常常早上起来,我就觉得它又比昨天大了一圈。几天后小狼就满月了,从鼻尖到尾巴尖52厘米,尾巴约为10厘米。直立时,从前掌到耳尖,高31厘米,体重1。5千克。这时期的小狼长得很快,一个星期之前还软绵绵地贴在脑袋上的小耳朵,几天时间就支楞起来,并且像急待绽放的花瓣一样越撑越开,对着光时,透明耳骨中隐隐约约现出一丝丝淡红色毛细血管。有时玩着玩着,它会突然竖起这对花瓣耳朵,然后迅速转身跑回床下再不出声。甭问,它灵敏的听觉告诉它有人来了,回家的邻居、修水电的、换门锁的…它甚至能一声不响在床下潜伏几个小时,直到陌生人离开才解除警戒钻出来。 它听声音辨方位也准确了许多,我召唤它的时候,它能准确地向声音的方向跑来,而不像一星期前那样还要短暂迷茫一下才能找到我。小狼的眼睛里还有些淡蓝色,像一层慢慢变薄的雾气,正在渐渐退去,只是视力似乎还不是太好,常常一块食物放在面前看不见,要借用鼻子焦急地嗅闻一番,才能找到。 小家伙的身上覆盖着两层毛。一层短短的黑色绒毛约1厘米长,密实蓬松,用于保暖,对着毛丛吹口气,细软的绒毛虽倒伏,却不露皮rou,而小狗“狐狸”的皮毛却是吹口气就现出下面粉红的皮肤,可见狼毛的密实程度远远大于狗的皮毛。因为这时候的小狼保持体温的能力还比较弱,常常需要贴着母狼和其他的兄弟姐妹取暖,所以这层贴身绒毛的保暖效果极好;另外三周大的小狼就可以摸索着跟mama出窝在洞口附近晒太阳了,黑色绒毛能够帮助它从阳光中吸收更多的热量。黑绒毛之上一层又尖又细又长的金色毫毛,2~3厘米长,稀疏均匀,根根如钢针般直立笔挺,毛尖的金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那是刺而不是毛,张扬跋扈的样子让人一看就知道它是个野东西。 如果在狼群中长大,绝对是个头狼 俗话说“翘尾巴狗,夹尾巴狼”我一直以为小狼不会摇尾巴,没想到它会。当它乞食和开心的时候,或者对我表示恭顺的时候,它会狠狠地摇尾巴,只是不像狗那样灵动,更像汽车的雨刮器——直直的、僵硬的,弧度很大。当它急切乞食和极度恭顺的时候,尾巴摇动的频率更快。这时候小家伙的尾巴是前粗后细,圆锥形的一根,尖端细弱可怜巴巴颤颤巍巍地抖着,像只刚剥出来的嫩笋蕊儿,小尾巴根部却陡然变粗,强悍地植在小狼屁股上,唯恐扎根不牢被谁一把揪断似的。 过去一直以为小狼最早成型的感官是嗅觉,很快我发现我错了,它最早用以感知的竟然是触觉。它的脚爪rou垫上分布着敏锐的神经末梢,在它还未睁眼时,就靠小爪子摸索,寻找母狼的rutou、感知兄弟姐妹的存在。逐渐长大以后,每当有情况出现,它首先是四脚站定不动,让小脚爪尽量感知地面的微微震动,有时抓紧地面的小爪子还紧张地收缩一下,之后立刻耸动鼻翼,鼻孔张弛收集味道,接着动用听觉,转动头部和耳廓寻找异常声音的来源,动作虽然连续,却仍有细微的先后之分。小狼最后成形的才是视觉,尤其在小狼眼睛蓝膜褪尽之前,触觉、嗅觉、听觉是它主要的感官,会相继成熟。 对小狼的认知发展而言,三个月是一个分界线,前三个月的小狼崽会一一记住来探望它的同伴的味道,将这些味道归类为伙伴和亲人——因为三个月前的小狼崽都要受到狼mama的严格保护,被允许接触到的东西都要经过狼mama筛选过滤和引导,因此这些事物的味道都被小狼归类为无害的、友好的,而这期间的重要认知会在小狼的脑海中铭记终生,即使长大后多年不见,它也能认出它儿时的亲人。同时,牢记母亲和同窝兄弟姐妹的味道,也可以避免日后过近血缘的繁殖。 三个月之后的小狼活动范围变广,狼mama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保护它,小狼需要自己判断危险的来临,遇到陌生事物会本能地害怕和排斥,这时候它再认识的味道都容易被归类为有害的、有威胁的,例如这时候出现的其他狼或者动物甚至人,都会被归类为它的竞争者、猎物或者敌人,它会牢记这些味道。所以三个月之后的小狼要再接受和亲近陌生人是比较难的了。 小狼的第一个月几乎都是在大量的睡眠中度过的,它很淘气贪玩,但精力有限,往往玩上一会儿就困倦了,打着哈欠扒在沙发边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