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3/3页)
圣上,以个人的私欲利害来裁决事情,自是自为,态度跋扈至极;又频频以个人名义向朝中握有实权的文官武将示好,意图暖昧不明。 当今圣上因为宠爱她,所以不曾发觉事情有什么不对,但皇后这些行为看在裴玄真等忠君爱国的臣子眼中,却忧心忡忡。 朝中目前有亲附于刘氏的一党,也有暗中提防刘氏的一党。反对刘氏的以官拜左仆射的裴玄真为首,底下还有约莫十来位的青年朝臣。 他们拒绝来自刘氏的贿赂利诱,时时伺机向皇上进谏箴言,但皇上深感于皇后,使他们一直有志难伸,甚为苦恼。 因为皇上对皇后采取纵容的态度,因此皇后最近贿赂拉拢大臣的行动更是明目张胆、无所忌惮。 官任礼部侍郎的杨琼面对这种情景,不禁忧愤地向裴玄直征询对策。 “怎么办才好?”裴玄真末及答言,东部即中李达就抢着叹道:“上一次我们借着宣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大婚的机会,背着刘氏,将她的所作所为详详细细地奏知圣上,奈何圣上不悟,你说我们还能怎么办?” “皇上不是不悟,而是皇上信任我们的程度,远远不及对刘氏的信任呀!唉。”另一位朝臣也跟着叹道。 “玄真,你有何对策?”他们转而询问一直不发一语的裴玄真。 裴玄真微微侧首沉吟,绘著潇湘云水的折扇在楠木小桌上轻点着。 “皇上不信任我们,我们只好转而请求皇上所信任的人援助。”他说。 “皇上信任的人?别开玩笑了,皇上信任的人不就是皇后、永乐公主那一党,我想,那一党人是没有可能帮助我们的。” 永乐公主虽然没有表现得和刘氏沆瀣一气,但众人心里都明白,其实永乐公主也不算什么好东西。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是呀,朝中受皇上信任的人,不都是阿附于刘氏党?要他们倒戈帮助我们,难如登天啊!”“我也觉得这不可能,永乐公主是目前除了皇后之外,最受圣上宠信的人,但她虽然还没有很明显表示偏向皇后,可是也不可能帮我们。” “她是皇后刘氏的亲生女,常言道,有其母必有其女,永乐公主是正是邪还很难说。” “我们没办法期待永乐公主的援助,那朝中还有谁有力量足以动摇圣上的意见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表示意见,裴玄真轻轻举起手中折帛,让众人安静下来。 “皇室之中,受到圣上宠信的,也不是只有永乐公主一人。”他缓缓地说。 “玄真,你指的是?” “前些日子出嫁的宣宜公主。”他说。 “宣宜公主?” “宣宜公主不像永乐公主那样积极于政务,所以一般人比较少注意到她的重要性。但我相信圣上对宣宜公主的恩宠,不亚于永乐公主。如果宣宜公主愿意出面帮我们的话…” “这话说的也是。但是宣宜公主一向很少和朝中大臣接触来往,如今又出嫁了、我们想见到她,似乎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吧!” “我已经打听过了,三月三日曲江水边,宣宜公主受邀参加宗室公主们的游春宴,我将私下前往求见。” 众人听见裴玄真心里早已打定主意,不禁大为佩服。 “到底是玄真兄,有计有谋!” “果然和我们这批只会担忧烦恼的莽夫不同啊!”“快别这样说。此去求见公主,是成是败,还在未知之天。”裴玄真语意幽幽地说,望着窗外夜合花的眸光幽沉而缥缈,似乎想起了些什么。 “不管是成是败,此事都有劳玄真兄勉力为之。我等先行谢过了!” “不需如此。大家都是为了社稷苍生在努力啊。”裴玄真说道。“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刘氏重演则天皇后的故事。” “正是这话。如果让刘氏真的效法则天皇后篡位称帝,那么以刘氏的才德,只会使得生灵涂炭、天下大乱!” “众人都尽力吧。今日就到此为止了,辛苦各位。”裴玄真朝座中众人拱拱手。 众人也纷纷还礼,告辞离去。 隐蔽于花树之间的小小书斋,只剩下裴玄真和另一位青年公子——他的堂兄裴德。 “你真的要去找宣宜公主吗?”裴德-望着他,突然问道。 裴玄真站起身来,伸手轻轻弹弹衣摆。 “莫非我刚才在说笑?”他似笑非笑地反问。 “如果你不是为了这样的事去找她,宣宜公主该有多高兴。”裴德-似乎有些感触。 裴玄真沉默了一下,转身走出书斋。 “宣宜公主已经出嫁了,这些话…不该再提起。” “如果她没有出嫁,事实可会有所改变?”裴德-望着他挺直颀长的背影,问道。 裴玄真没有回答,静静离去。 一阵东风袭来,树上开着的夜合花在他身后落了一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