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3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1/3页)
123第一百二十二章 楼大总统抵达北六省隔日,出现了北方兵工厂。 车间里机器轰鸣,步枪,机枪,子弹,火炮,不断从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经过检验人员检测合格之后装箱运进仓库。 由于大规模采用了德国机械设备,枪厂和炮厂逐步淘汰了手工作坊似生产和管理模式。走进车间,第一感觉就是整洁有序。每个老师傅主管生产一到两个环节,一旦制造出来步枪或者机枪出现故障,很能检查出问题出哪里,并第一时间返工。造成这一问题生产组全部组员需负连带责任,扣除当月一部分奖金。被返工次数越多,扣钱也就越多。自己犯错却牵连其他人要受罚,不只是旁人恼火,连本身那一关都过不去。 当然,有惩罚就有奖励,兵工厂规定,连续五天没有返工小组将额外得到奖励。这一措施给了犯错人弥补机会,只要接下来努力,就能将扣掉奖金再争取回来! 一奖一惩,再加上丰厚工钱和奖金,不只是生产线上工人,连几个老师傅都憋足劲头互相竞争,枪厂生产效率稳步提高,从日产步枪一百七十支提高到一百九十支。重机枪提高到每月八至十挺,轻机枪也达到每月三十五挺。只是火炮生产效率一直没有得到提高,维持原有水平。碍于各种原因,主要是钢材方面,杜维严和炮厂负责人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太好解决办法。不过炼钢厂已经成功炼制出高猛合金钢,品质和进口钢材相当,假以时日,必定能帮炮厂解决不小问题。 机械厂不久前开始制造工厂生产需要部分机器,并以相对低廉价格出售给北六省商家,李谨言特地时政要闻上帮杜维严做了大幅广告,还联系了北六省内几家报纸同时对此做了报道。一番运作下来,不少工厂都选择从北方兵工厂下属机械厂购买机器。虽然质量暂时无法和舶来品相当,但考虑到价格便宜和三年内保修承诺,他们还是愿意和自己人做生意。 “三年保修?” “是,是从工业区那些厂子里学来。”杜维严对楼大总统解释道。 “不是我儿媳妇?” “大总统,这事和我没关系。”李谨言连忙摆手“这是工业区里一家家具厂老板先提出,他对顾客承诺,一年之内,凡是家具厂出售家具,若有损坏可以免费补修,但损坏太大或是故意损毁不范围之内。名声传出去,慕名而来客人越来越多。杜厂长认为这种方法好,干脆借鉴用到厂子里,考虑到机器和家具不同,将保修时间提高到三年,三年之内,只要不是人为故意损坏就全免修理费,三年后酌情收费。” 机械厂这条规章一出,李谨言还以为兵工厂里出了某位穿越同仁,询问几次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搞清这其中细节之后,他不得不感叹,华夏商人生意经当真是不一般。 十八世纪中期,公认世界首富可是广东十三行行首潘振承,一个华夏商人!比起他当时拥有财富,后世某些所谓富豪压根就不够看。当时华夏对外贸易几乎都被十三行所垄断,广东商人也称雄海内外商界。只是后来两次鸦片战争彻底打破了这种格局,多处沿海口岸开埠,十三行逐渐没落,加上几次大火,终导致盛极一时十三行湮没历史洪流中。 将兵工厂所有改建后车间都走过一遍之后,楼大总统一行人来到了位于兵工厂西侧武器试验场。这处试验场被重兵把守,即便是兵工厂里工人,未经许可也不能随便进入。 兵工厂里工人大都知道这处试验场不能轻易靠近,很少到附近来,会想方设法刺探这里情况,只有各方探子,尤其是日本对这座兵工厂是异常关注。仅这个月,兵哥们就接连抓住了三个探子,两个逃跑途中被杀死,一个半死不活直接扔进了情报局审讯室,是否问出了什么还不清楚,不过乔乐山这几天倒是时常往那里跑,偶尔还会带上丁肇。李谨言这才知道,原来比起开发药物,丁肇大兴趣竟然是研究各种毒药,对毒气方面也有涉猎。 好他性格还算“正常”,没有严重报社心理,否则…李三少打了哆嗦,果然高级知识分子,尤其是化学和医药方面高级知识分子才是大杀器! 丁肇“爱好”给李谨言提了个醒,让他想起后世日本矬子华夏大面积使用毒气弹,臭名昭著就是芥子气!直到他穿来之前,华夏仍留有不少日军二战时期遗留毒气弹没有被发现。当年华夏军人拼死流血保家卫国,飞机大炮轰炸下用血rou之躯铸起钢铁长城,日军一旦遇到激烈反抗,久攻不下便会使用毒气弹,多少军人没有死真刀真枪对决中,而是死了这种卑鄙手段之下?!东北七三一部队,丧心病狂抓捕无辜华夏老百姓做实验! 这么一个卑劣无耻民族,竟然还有人为他们张目?为他们说好话,同情他们? 每当想起报纸上那些同情日本言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