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_9第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第九章 (第2/2页)

楼大帅嘿嘿一乐“他老子当年就差点去占山为王了,这小王八蛋要真能抢个压寨夫人过来,也算是子承父业。”

    楼夫人被楼大帅无赖弄得没辙了,一拳捶下去,却被楼大帅搂住了腰,撑不住,也乐了。

    李谨言尚且不知道自己险些被楼少帅当成个压寨夫人给抢了。他这两天正忙着见染坊和布庄掌柜,银楼,茶庄和典当行都要靠后。李府里那些碎嘴,私底下都议论,三少爷这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布庄可一年年都赔钱,染坊也好不到哪里去,老太太给典当行和银楼才是抱金蛋母鸡,三少爷怎么偏偏去和那些赔钱行当较劲?

    李老太爷这次倒是对李谨言刮目相看。做人不能忘本,李家以贩生丝起家,布庄是李家根本,虽说开埠后受到洋布冲击,生意越来越不好,庆隆经营几年好歹有些起色,可交到庆昌手里后,却是一蹶不振。如果谨言真能将布庄和染坊重经营起来,老太爷也是高兴。

    李老太爷偏心,毋庸置疑,可他自认偏心也是为了李家。老太太见老太爷这几天样子,只是冷笑一声,吩咐身边大丫头,将几本有些泛黄册子找出来,送去了二房。

    李谨言收到册子,翻开,发现上面记载了布庄和染坊这几年每一笔明细收支,比掌柜送上来账册还齐全,就连这些掌柜籍贯,李家做事多少年,家里还有几口人,是不是李家做事,都记载得清清楚楚。

    李谨言有些骇然,老太太该不是搞情报工作吧?李老太爷知不知道老太太手里有这份东西?

    不过,老太太送来这份东西,确帮了李谨言大忙。

    用了几天时间,李谨言将布庄和染坊掌柜送来账册和老太太给他册子一一对照,发现布庄实际上并不如他想那样赔钱。土布确比洋布贵上一些,可李家几十年上百年经营下来老字号,也有固定客源,再加上李家爱国商人名号,生意还是有得做。李家二老爷李庆隆没死前,已经想办法减低土布成本,布庄难得有了盈余,却治标不治本。李庆隆死后,等到李庆昌一接手,布庄生意立刻急转直下,月月赔钱。李家手底下生意,还是用着祖辈传下来老一套,家长式管理和经营,就算不赔钱,很难再有大发展。李谨言相信,这样下去,不出几年,连老本都得折进去。可他刚接手,也不好大刀阔斧改动,要是现就让一些人“被下岗”,准得出乱子。

    合上账册,李谨言揉了揉太阳xue,这也是块烫手山芋,可他自己要来了,就得想办法经营下去,还要经营好,至少不能让人说李庆隆和他是老子英雄儿熊包。

    茶杯里茶已经凉了,喝嘴里,涩涩发苦。李谨言却精神一振,拿起笔,刷刷写了起来。

    枝儿端着特地吩咐厨下熬好补汤走进来,就见李谨言奋笔疾书。连忙示意身后小丫头等门外,自己放轻了脚步,走到桌边,放下托盘,将汤盅盖子掀开,舀出了一碗汤。

    李谨言抽抽鼻子,抬起头,裂开嘴,露出一个苦笑“枝儿,能不能别再给我熬汤了?再补,我就要补出鼻血了。”

    枝儿连忙呸了一声:“少爷,你胡说什么呢。汤是夫人吩咐厨下熬,你要是再敢偷偷给倒了,我就去请夫人来。”

    李谨言无奈了,只得放下笔,端起碗,一饮而。好汤碗不大,补汤里中药味道也不像之前那么浓。

    枝儿不顾李谨言哀怨眼神,又给他盛了一碗,探头看了一眼李谨言写纸上字,又看看放桌上钢笔,啧啧称奇:“少爷,我都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寻了老爷这支笔出来?夫人之前还问呢,说你字写得和以前不一样了。这就是洋人用笔?这么个杆子,也能写出字来。”

    李谨言正喝汤,听到枝儿话,呛了一口,枝儿连忙给他拍了拍背,李谨言摆摆手,示意他没事。枝儿刚才也是随口一问,这一打岔,枝儿也就忘记了刚才话。

    李谨言手心里捏了一把冷汗,多亏他书房里找到这支钢笔,字迹事情勉强还可以蒙混过去,也亏得二夫人相信他。

    枝儿见李谨言把汤都喝完了,满意离开了书房。李谨言摸摸有些涨肚子,站起身走了几步,觉得不是那么涨了,才坐下,纸上重开始写起来。

    第二天,所有染坊掌柜都接到了一个有些古怪命令,收集市面上所有红色染料,尤其是国外传入,都要想办法买到。

    掌柜们开始还奇怪,后来一拍大腿,着啊,原来是这么回事!

    “三少不是要和楼少帅成亲了吗?据说大帅府都准备聘礼了。三少这时候找红色染料,莫非是为婚礼做准备,染些鲜亮布料?”

    虽然有些牵强,可也只有这样才说得通。于是,凡是北六省内李家染坊和布庄,都开始行动起来。李家布庄不卖洋布,却没说不用洋人染料,关北城是北六省繁华商业城市之一,城里有不少洋行,李家放出了消息,立刻就有不少洋行买办主动找上门来。李家掌柜们到底是做生意老手,李谨言只让他们找红色染料,他们却不只盯着一种,也是为了避免这些洋行买办故意提价。阴差阳错,这种行为却帮李谨言打了掩护,直到磺胺问世,外人还不清楚,这种药竟然是一种红色染料合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