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2第三十二章 (第1/3页)
32第三十二章 太阳跃起地平线,中俄边境满洲里,再一次响起了炮声。 与以往不同,这一次,是华夏军队率先发动了攻击。四门15榴弹炮,八门12榴弹炮,同时发出了怒吼。每一炮下去,都会留下一个直径几十米大坑。俄军炮兵阵地一门七五山炮,直接被掀翻,炮管扭曲。趴地上俄国人,除了对上帝祈祷,没有任何办法。 土地冻得太结实,根本没有办法挖战壕躲避炮击,就算有掩体,也抵挡不住重炮轰击。何况,俄国人从一开始打定主意就是进攻,夺取满洲里,压根没想过自己会遭受如此猛烈攻击。 俄国人几乎被炸懵了,边境军队指挥官米哈洛夫耳朵嗡嗡作响,不敢相信自己眼睛。 “上帝,这不可能!” 俄罗斯是一个庞大帝国,一战之前,能够动员军队数量达到六百万!但俄国武器生产能力却极其落后,军队中步枪,火炮,有一大半都是从各国进口。德国,英国,法国,丹麦,意大利甚至是比利时! 凡是能能买到武器国家,都能看到俄国卢布影子。饶是如此,比起欧洲强国,俄国仍是差了一大截,明显标志就是,俄国拥有七千多门火炮,这其中却几乎没有重炮! 按照欧洲强国标准,只有口径15以上火炮,才能称之为重炮。15口径以下,都是中型火炮和轻型火炮。 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俄国人,当真是“穷”得可怜。 现俄国,和二战时华夏军队,处于类似境地。人,有,武器,没有! 一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俄*队武器加匮乏,几乎到了三至五人使用一杆步枪程度。一个俄国士兵这样对一名记者说:“先生,这不是战争,这是屠杀!”屠杀者,是和俄国对战同盟*队,这些刚放下锄头走上战场俄国人,只不过是一群等待被屠杀牲口。 华夏人情况并不比俄国人好多少。南北对峙,军阀混战,清朝洋务运动留下底子,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国内轻工业有所发展,重工业却止步不前。 如果没有李谨言送来这批武器,满洲里一师和二师,也要“断粮”了。 不过,现情况变了,之前耀武扬威俄国人,终于尝到了被报复滋味。 炮兵阵地上,邓海山扯开了嗓子吼道:“都给我精神点!让那群老毛子好好喝上一壶!” 不用他说,炮兵们也是用上了全身力气。零下几十度天气,炮兵们却是满头大汗,甚至脱下上衣,光着膀子,不停重复着同样动作,装弹,发射,继续装弹,继续发射! 许多炮兵双手和胳膊都已经被烫得脱了皮,整个炮兵阵地上,连邓海山内,几乎都被不同程度烫伤,却没人乎。 这些华夏炮兵只有一个念头,轰死对面那群俄国人!让他们好好见识一下华夏爷们干-炮水平! 步兵和骑兵们严阵以待,等待着攻击命令下达那一刻。这批军火弹药运到边境后,满洲里军事指挥部制定了一个大胆计划,反攻! 几千年前,汉武大帝可以说出“犯大汉者,虽远必诛!”华夏男儿纵马驰骋,战旗猎猎,同异族战场上,所向披靡! 几千年后,这片土地上人,却被满清奴化统治压弯了脊梁,再没了大漠弯弓豪情,也没了脚踏胡虏壮志,只剩下被洋炮轰开国门耻辱,百姓任人鱼rou惨景! 百年来耻辱,将从今天开始洗刷,华夏军人将重拾祖先荣耀! 炮声终于停了,前方俄国人阵地,腾起浓烟却久久不散。一个撞了大运炮兵,打中了俄国人军火库!引起殉爆,让俄国人损失惨重。 楼逍骑马上,就像是一匹正准备伏击猎物草原狼。他举起手中军刀,雪白手套,墨黑色刀柄,雪亮刀锋,却闪过一抹血光。 终于,军刀用力向前方一指:“杀!”只是一个字,却震耳欲聋。 “杀!杀!杀!”隆隆马蹄声响起,俄国人尚未来得及对华夏军队炮兵进行报复性攻击之前,华夏骑兵已经冲了上来。 骑兵们毫不吝啬打光了骑枪中所有子弹,挥起了渴血战刀。 谢苗诺夫率领哥萨克骑兵第九团,之前几次战斗中,死伤近三分之一。听到前方传来隆隆马蹄声,顿河雄鹰们心头一颤。 看到那一片熟悉铁灰色,和阳光下发出刺目光芒马刀,谢苗诺夫第一个念头,竟然不是勇敢迎上去战斗,而是调转马头逃跑! 俄国人也被华夏人突如其来反攻吓到了。军队中底层指挥官们,甚至来不及组织有效防守,只能眼睁睁看着马刀挥至近前,下一刻,脖颈一凉,头颅脱离了颈项,滚落西伯利亚苍茫大地上。 鲜血从被斩断脖颈中喷涌而出,大地被冻得结实,渗不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