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中短篇科幻作品_BBS你绛紫的温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BBS你绛紫的温柔 (第1/5页)

    BBS你绛紫的温柔

    你可以简单地把这看作是一个通俗的爱情故事,因为在终场谢幕之后,它被网虫们以通俗的方式谈论了很久。故事发端于一场网上游戏般的婚礼庆典,却终止于一起现实中的流血事件。当然最后的高xdx潮我也没能亲眼目睹,按照传统的理解甚至可以认为全部剧情我都是道听途说。

    但是举行婚礼的那个晚上我却亲临了现场。那天我像通常一样开机上网,迫不急待地投入网络的怀抱。很多人都喜欢说网络是一种文化,其实更贴切的说法应该是它构成了我们另外一种生活。在此之前我极不理解那些嗜网如命的网虫,正如不曾吸毒的人从来不相信毒瘾难戒一样。难以抑制的上网冲动催促着我的动作,作为一个cao作娴熟的使用者,我的速度总是比电脑更为敏捷。我开启电源,打开主机、显示器以及一应附属设备,再像弹钢琴一般胡噜完键盘指令,就开始在终端台上摸索香烟,一般来说总是要烧完半根之后才能正式连入网络。从调制解调器中传来的握手声嘈杂虚幻,我仿佛真切地体味到一种神游体外的感觉。

    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电子邮箱,在大量的商业广告中我没有发现一封有意义的私人信件,于是一古脑把它们删除干净。

    与此同时我用网络姓名和密码登录着一所著名高校的BBS。所谓BBS是“电子公告板”一词的英文缩写,它们像一个个瘤子一样衍生在因特网上。进站之后我粗粗地浏览了一遍本日十大新闻,抗洪抢险依旧如火如荼,我本想认真阅读一下这些最新的文章,这时我看到了聊天室即将举行婚礼的消息。

    聊天室里熙熙攘攘,大家都在为婚礼四下奔忙。从没上过网的朋友可能会认为我的叙述过于科幻,但是只要对BBS稍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这些动作、声音和场景是多么的真实。

    婚礼尚处于筹备阶段。我印象以前在国外真有人搞过这种哗众取宠的网上婚礼,而眼下只不过是清华GG和北大MM的一起喜剧闹剧。我兴奋地到处游走,左顾右盼,好像一个初涉婚礼场面的孩子。但是由于宾客太多,线路慢的出奇,我几次打字给新人送上一连串祝福,都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等待才会看见它们缓慢地出现在屏幕上,让我感觉自己正处于一种说不出话的激动之中。

    通过查询,我在人群中发现了正在负责大厅警卫工作的钟情,于是友好地与他握手招呼。钟情在BBS上有一个很长的全名——“钟情的男孩”为了称呼简便大多人都擅自去掉了后面的部分。钟情身在遥远的外地,是一个打算报考他们本校研究生的大四本科。我知道这里的许多宾客也都来自五洲四海,为了赶来起哄他们轻松地远涉重洋,网络大大地缩短了人际间的空间距离。当时钟情有可能过于忙碌,没有回应我的招呼,但是我认为他再忙也没有理由把我一脚踢出婚礼大厅。

    我被踢回聊天广场后自己又开了个房间独自悻悻,这时钟情追进来与我打了个招呼,随后便忙不迭地连声道歉。他说刚才大厅里已人满为患,在如此拥挤的情况下婚礼根本不可能进行,与其得罪别人还不如就踢自家熟人呢。我宽容地表示谅解,然后问他仪式为什么至今还不开始,如果不是为了把酒席等凉,就是有什么重要人物一时连不进来吧。他告诉我说上不来的人的确十分重要,因为她是新娘本人。

    我坐在电脑前乐不可支,看来这就是信息高速公路塞车的恶果,与生活中的接新车队半途遇堵有着异曲同工的妙不可言。

    我们有说有笑连踢带打地在大厅门口守候,等待着绝望的新娘一次次登录又失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耐心正在一点点失去,钟情的考研活动正在成为我们新的话题。这时,一个名叫刘芸的美眉进来了。

    按理说给一个抽象的符号定义性别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网上为数众多的女性化名字都属于应被打假之列。我之所以认定她是一个女孩,是因为我看过她在BBS档案中的自我介绍,充斥了诸如什么“我有一帘幽梦梦里有你相共你的眼神你的笑与我紧紧相拥”之类酸不溜秋的前朝古韵。以前我也见过她与别人聊天,说话时向来都是一副娇滴滴的模样和口吻。

    她与钟情好像有过一面之交,与我打了个礼仪性的招呼后两人便开始谈论一个我不熟悉的话题,于是言情小说的故事正式开场:一对似曾相识的男女在别人的婚礼上相遇了,相识了,然后不可避免地,相爱了。

    我们不必再追述他们在网络上发展的每一个具体步骤,总之与生活中的所谓爱情日志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在上网的时候一般我都开有几个窗口,驰心旁骛地在网络的其他部分随意遨游,可等我再度回头注视房间时,惊讶地发现他们已经“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地对起对子来了。不过两人显然是脱了俗套的,出的都是类似“因何(荷)而得偶(藕),有幸(杏)不须媒(梅)”之类的佳句,令我们这些大学语文不及格的理科生自愧弗如。正当我开始寻思是不是应该知趣地主动走开,钟情已匆忙地将房间锁上,估计也关掉了自己的呼叫器——所幸这回没有踢我。

    于是我礼貌地向他们道别,甚至没等钟情回音就悄然告退。

    夜间的网上空空荡荡,寂静无声,所谓“网虫都是夜猫子”只是外行们一个无根据的推测和传说。事实上由于国情所限,大部分网虫都是利用公家的帐号上网,除了那些夜间蜷栖在教研室或实验室的学生,很少有人会像我这样自费来聊天。说句公道话,公费上网对于中国的网络发展功不可没。

    我查看了一下在线名单,发现钟情仍在聊天室里,但我在聊天广场的人物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