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3/5页)
”种种异样的念头,真的好像是身体里面有另一个人。 “住在你心里?”抱朴吓了一跳,从道袍下方抽出一面古怪的铜锣,罩在袁举隆胸前敲了敲,仔细听它的回音,然后收回去“没的事!你别诓我。” “小表,你不懂呢。”袁举隆叹了口气。 “别叫我小表。”抱朴踩他一脚作为报复“你也别整日呆想啦,反正你的脑袋想也想不出所以然来的,喜欢她就喜欢呗,有什么了不起的?有力气就去追她,追到算你走运,追不到就认倒霉,男子汉大丈夫嘛,干吗弄得自己这么烦?” 他倒把事情说得简单至极,别人听了肯定会笑出来,但袁举隆本身也是简单得过分的人,哈哈一笑“说得对,我袁四吃亏也不是这一回了,早惯了,还怕什么?我喜欢是我的事,我爱当傻瓜也是我的事。小表,你也只管捉你的妖去,反正你也被旁人笑惯了。” 两个在别人看来都没什么脑筋的家伙相互看了看,再哈哈一笑,皆觉得精神振奋了许多,浑身又充满了不怕天不怕地的傻劲。 此时若有别人看见他们的模样,八成会觉得这两人离疯子又更近一步了,但不知何时起就站在门外,静静地听他们交谈的男子倒不这么想,他眼含欣赏之色望着屋里两个眉飞色舞的年轻小子,悠然地微笑着。 袁举隆不经意看向门口,见到他,连忙站起身来“唐先生,您来了。” 唐祈雍点点头,走了进来“我来看看。你说今日会把功课送过去的,怎么又拖延啦?” “呃,还没写完。”袁举隆脸红了红,招待先生落座。 抱朴向来对书生文人敬而远之,也没兴趣去瞧那教席夫子的相貌,低头便钻出门外“我去捉妖啦。” “那孩子?”唐祈雍望了望他的背影。 袁举隆随他的目光看去“哦,他叫抱朴,我偶然在外面遇到的,似乎是个道家弟子,暂住在袁府。” 唐祈雍笑得似有深意“很有活气的孩子呢。” 袁举隆傍他倒了茶“那小表老是嚷着捉妖捉妖的,玩闹得厉害,一刻也静不下来。” “未必便是玩闹…”唐祈雍在饮茶的同时悠悠地插口。 “什么?”袁举隆没听清。 “先不谈这个,”唐祈雍仔细地看着他“瞧你的脸色,比前些天好了很多。” “是。”袁举隆笑笑“清爽多了。” “那很好,”唐祈雍放下茶杯“怎么?困扰你的事情想通了吗?” 袁举隆沉默一会,摇摇头“还没有,恐怕是永远想不通的。”有些事情始终是个难解的结,以后该怎么做他还不是很清楚,但至少,他不想再借痴呆来逃避了。 “你能这么想已不容易了,”唐祈雍温和地笑着“人生之事,不论聪明与否,想是想不通的,依照自己心意去做就是了。” 袁举隆一愣,总觉得唐先生似乎什么事都知道“谢先生指点。” “既然精神好些了,那么抽空出去散散心吧,我也有件事想让你帮帮忙。”唐祈雍忽然又道。 “先生有何事?” “不是什么大事,我有位旧友,家中此月下旬办寿宴,托我写了副寿联,路途稍远,你帮我送去吧。” 旧友办寿宴何不亲自去一趟?袁举隆心中略疑,却也立即应承下来。 “我那位友人身份有些特殊,到时恐怕有许多客人,我看你早几天出发,到她那里可住下。”唐祈雍微笑着,眸中精光一闪而逝“我给你修一封书带去,她自会妥善招呼你。” 身份有些特殊?袁举隆惊疑地望着眼前巨大的城堡和森严的守卫,究竟特殊到什么程度啊? 唐先生也太轻描淡写了吧。 在城堡边兜了半圈,他才了解清楚唐先生的这位“旧友”的背景── 当今武林最大势力神风堂的堂主岳华庭──的祖母,同时也是江湖上帮众最多的丐帮的老帮主的师姑、峨嵋派掌门的义母、崆峒派掌门的干祖母、传说中的大侠燕北行的祖师奶、武林年轻一辈高手中风头最劲的少侠邬敏辰的祖师太…屹立江湖近百年不倒,至今仍为掌控数大帮派的背后之黑手,即将举办诞辰一百一十八岁盛大寿宴的怪物级老太婆── 称呼嘛,她老人家的芳名当然没有人敢叫了,江湖上的人尊称她为老太君或太上老太君,几个帮派里威慑江湖的大头们共称其为老祖宗(暗地里则叫“老不死的老太婆”)。 这种人物怎么是唐先生的“故友?”袁举隆原本心里打着鼓。 可是当他惴惴地将寿联和书信递进去时,那位老祖宗不瞧则已,一瞧立马丢下拐杖飞奔而出,拎着他回来内堂,迭声追问唐先生的近况。 包离谱的是,她谈到潇洒飘逸的唐先生时,竟还露出少女般娇羞的神情,让袁举隆禁不住当场连打三个冷战。 这位“故友”可真是…袁举隆瞄了眼搂着寿联正在迷醉的老太君,浑身再打一个哆嗦,赶紧将心里于唐先生不敬的想法压下去。 “你说那位‘唐先生’现在是你的教席先生?”老太君转头,眯着眼睛盯住袁举隆看。 “是。”袁举隆抱敬地答道。 老太君伸出枯柴般的手,摸摸他的头、脸,又滑下去摸他的两只手“小子你福分不小呐,多少岁了?” “二…二十二。”袁举隆拼命忍住寒颤。 “长得一表人材哪,娶媳妇了没!”老太君咧着凹陷的干瘪的嘴笑呵呵,鸟爪一样的手已经顺着臂膀摸到他的胸膛了。 “没、没、没有。”他的牙齿不知为何在打颤。 老太婆还在摸,转到他背后一直摸下来,到了他的臀部“嘻嘻,挺结实呢。” 可怜袁举隆已经吓得脑中白茫茫一片,就在他惨叫出声的前一刻,堂外有人高声禀报。 老太君扶起杖拐,眨眼间恢复成走路颤颤巍巍、说话悠悠晃晃的标准老人样,由堂外进来的七八个婢女搀着才站稳了。下令叫总管好好招待袁举隆后,被婢女们小心搀着走了。 总管弯腰恭送老太君离去,转身见到袁举隆仍处于石雕状态,奇怪地轻轻唤了声:“袁少爷?”然后不禁一声惊呼,只因见到那位袁少爷竟然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口冒白沫。 在幽静的院落住了两日,袁举隆方恢复了正常的脸色和吃饭的胃口。 虽然他很想速速告辞回家去,但总管老是回他说,他是老太君的贵客,须得通报老太君后才能走,然后老太君又吩咐下来好好招待他不得怠慢,还在寿宴上给他安排了席位,总而言之,不让他走就是了。而他又没胆子自己找那老太婆辞别,所以只得待了下来。 他所住的房间位于占地广阔的神风堂总坛城堡中的后方院落群中,四周种满枫树,时值初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