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庐纪事_动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动静 (第3/5页)

,也还是躺在湿湿的泥土凹坑中,让血液从伤口流尽,沉默死去。若幸而脱出,或受伤退下,伤愈后别无他事可作,还要再作准备,继续上前,直到战争结束或自己生命被战争所结束时为止。在生和死的边际上,虽有无数动人的壮烈惨痛场面,可是一切文学名词完全失去其意义,英雄主义更不能生根。凡使后方年轻人感动的记载,在前方就决不会有谁感动。大家所知道的只有一件事,忍受。为国家前途,忍受。为战胜敌人,忍受。

    因此一来,到这些年轻学生把好奇心稍稍失去后,对于这个半年来在猛烈炮火直接教育下讨生活的军人,自然重新发现了些事情。主要的是慢慢的觉得这是一个十分单纯的家伙,谈什么都不大懂。便是战争,所懂的也好象是另外一套,并不与年轻学生想象中的战争相同。尤其是对于青年学生很热心想参加游击战,却不愿受正规军事训练,认为是浪漫情绪的表现,不切事实,缺少对战争应有的共同认识,损害了年青人的自尊心。于是一群年青学生,在意识中恢复了读书人对军人的传统观念,以为这个军人虽有教养,有实际经验,还是一个“老粗”而且政治头脑不发达,对战争认识还不够深刻。那两个更热心的学生代表,先还不知道军官是个过来人,想在谈话中给这位军人一点特殊教育,接谈结果竟适得其反,才发现什么主义什么路线军官都比他们明白得多。因此另外不免发生了一种反感,以为这是一个转变了的军人,生活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气息,无可救药。本来预备跟这军官来学的几种军事课程,也无兴趣继续上课了。山城虽小,本地无日无集会,年青学生都甚忙。于是大家就抛下了这个“民族英雄”转作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宣传去了。

    住处回复了过去半月前那一种静。

    医生来时,见楼上大房子空空的,放了许多椅子,墙上还悬了一片三尺见方的黑板,茶几上还有一盒粉笔。知道是屋主人之一,军官的哥哥,特意为年青学生上军事学预备的。

    可是一看情形,就知道这种预备是徒劳了。军官独自坐在走廊前摇椅上,翻阅一本小小军用地图。好象很闲静,又似乎难于忍受这种闲静。

    医生说“团长,你气色好多了。你应当走动走动。天气好,出城去走走好。骑骑马也无害。你那马许久不骑,上了膘,怕不会跑路了。人和牲口都得活动一下!”

    军官说“当真好象全好了。现在就只走动时腿上有点发麻,别的不觉得什么了。我不愿意用撑架出去,因为近于招遥我还真不愿意有人知道我是谁!”

    “可是知道的人已很多了。尤其是那些学生,都欢喜你,崇拜你。”

    “那些可爱的学生吗?”

    “就是那些人,他们不是要跟你上课吗?我听他们说,你肯教他们,都很高兴,这比平时军训有实用意义得多!”

    “可是他们一定为别的事情忙,上了两课,就不来了。这玩意儿实在也是很干燥的。比学什么还死板,又不具体。”

    军官提起了这件事情时,似乎不大愉快,翻出一幅地图指定某一点给医生看“这里情形越来越糟了,不久会要受攻击的。这里得有人!我腿好了,要回到那边去。他们一定希望我早些去。”

    “你不是还有两个月休假吗?”

    “让别人去休息吧,你不知道我住在这里两个月,已闷慌了。虽只两个月,好象有了两年,这样住下去,同老太爷似的,哪能习惯?前面老朋友多着,都在炮火里,我留在这里,心中发慌!”

    三

    师部来了急电,限这个少壮上校军官五天内率领那两连伤愈兵士,向常德集中,并接收常澧师管区四营壮丁,作为本团补充。

    过不多久,家中人都知道了。对这件事话说得很少,年纪极轻的新妇,一个教会中学毕业生,身材小小的,脸白白的,穿着素朴,待客人去尽后,方走过大房来,站在门边轻声说“听说来了电报,你又要去了。你不是说可以休养三个月,现在腿还不好,走路时木木的?等脚好一点走,方便得多。”

    “他们要人,大家都正在拚命,我这样住下来算什么生活!”

    “那什么时候动身?坐船去,坐汽车去?”

    “你理理我那衣箱去。我只要那黑色衣箱,衣服不必多带。”

    “明天就要走吗?我娘还在路上。”新妇眼睛已湿,勉强抑止着感情“医生说你还不宜上火线!”

    “医生刚走!我全好了,不会出毛玻等等我同你说。”

    新妇眼泪莹莹的无话可说,就走向自己的房里去了。

    长兄嫂亦不说什么,只默默的为清理要带走的应用东西。

    到末了,两夫妇从楼梯后一个小房中搬出了两个箱子来,抬到小兄弟大房中去。把箱盖掀开,一打盒子炮,一箱子弹,算是给这个重上前线军人的礼物。哥哥笑着说“你到这地方,不想人家知道你是谁,怕招遥你到常德去接收壮丁,身边总得有点东东西西!你得把几位小将叫来,武装起来,才象个样子!”嫂嫂也微笑着“你大哥以为你要的是这些东西,所以路菜也不预备。好笑。”

    军官也无可奈何的笑着,虽口上说着“大哥,还是把你这些老式宝贝收起来,将来带游击队用吧。”还依然跑到木箱边来检查这些轻便武器。

    第二天,七个随身的年青弁兵都穿了庞大棉背心,从收容所来见团长。有五个兵士是手足负过伤的。平时这军官以这些弁兵是为国家服务的,不是私人仆役,且刚从前线负伤归来休养,从不到家中来服务。现在听说不久又要出发了,因此来请示。七个人一排站定在院子中,听候训话。七个人都是小身个子,面目朴实而单纯。军官在换好了军服,要往收容所去接洽开拔各事,见几个同患难的小伙子,都因负伤瘦了许多,心中实在很感动。

    “你们都好了吗?”

    几个兵士齐声说“报告团长,都好了。”

    其中一个又怯怯的说“团长,你也好了吗?”军官抿了抿嘴唇,点点头,不作声。

    大家沉默了一会儿。军官又指定一个羞怯怯的乡下人样子兵士说“赵连璧,你膀子全好了吗?不能去就莫忙去。我们先到常德集中,一个月后再来还赶得及。”又向另外几个样子较活泼的兵士说“你们三个月的饷不是都领到了吗?怎么还是这副叫化子神气。一定都早已花光了输光了。你们七个人写个报告来,一人向军需处多支十块钱。就要走路,身体刚好,不能胡闹,知不知道?”

    几个小子都要笑却不敢笑,低声答应“是”

    其时厨子正提菜篮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