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长_第三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节 (第2/3页)

还是不便写?

    要解开这一个又一个的谜团,看来只有找到这个叫陈菲的女孩了。但是,没有陈菲的具体地址,广州又这么大,上哪去找呢?王昆犯难了。

    王昆又开始了调查。

    据力远的一名员工介绍,陈菲不是东江本地人,在东江没有自己的房子,在力远工作时是与人合租的,至于具体地点,和谁合租就没人知道了。

    东江由于这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涌入东江的外来人口也与日俱增,外来人口租房的需求也就一下子增长了许多,针对外来人口租房一要离工业园近,二要价格便宜的特点,不少人就在工业园附近专职做起了房屋出租的生意。在力远公司所在的工业园附近,就有大片的出租房出租。

    王昆花了两天的时间走访这片出租房的住户,最后终于找到了与陈菲同租的那个女孩,那个女孩是陈菲的老乡,自陈菲结婚去广州后俩人还时常有联系。从女孩口中,王昆得到了陈菲在广州的住址。

    事不宜迟,王昆连夜只身登上了由东江发往广州的火车。按理说,像这种事情王昆完全可以派下属去做的,没必要他这个局长亲力亲为。确实,不仅去广州没必要他亲力亲为,就是调查力远,找与陈菲同租的女孩,这些事他都可以叫别人做,而且一样能做好。可王昆有他自己的想法。

    原因很简单,力远公司很特殊,在没确定力远公司有问题前,他得多从保护力远,保护朋友的角度去作调查。换了别人,就不会这么想了。到头来,即便力远没问题,负面影响也会很大。这可不是他王昆所愿意看到的。若真如此,他可就是东江的罪人,朋友的罪人了。

    在广州找陈菲倒没花什么周折,到广州的第二天就找到了,但要陈菲开口,却让王昆费了不少神。不管王昆怎么问,陈菲就是说她不知道,"我只是力远的一名普通文员,怎么会知道这种事情呢?"

    王昆道理说了一箩筐,陈菲还是不愿说,不过当她听王昆讲了他和邓成军之间的故事后,陈菲松了口气,说,王局长,您让我再想想吧,明天准给您一个答复。

    第二天,陈菲一大早就给王昆打来电话,约王昆见面,见面后,陈菲说出了她离开力远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因为结婚而离开力远的,其实不是。"陈菲给王昆倒了杯水,继续说道,"我是一年前到力远上班的,在办公室接接电话,发发传真,打打字,搞搞接待什么的,至于公司业务上的事很少接触。您可能不知道,我那个办公室和邓总、闻总的办公室是分开的,就相当于你们政府机关的政府办公室一样,起个上传下达的作用。"

    "公司的大部分的资料都是到我这里打印复印,但是比较重要的就不会到我这里了,有时在邓总办公室,有时在闻总办公室,有时也在财务部赵晓那里。可是有一次,赵晓把资料送到我这来了,要我把资料输入电脑后存到她的磁盘里。那是力远电子公司的一份月报表。我很纳闷,因为像这种大工程的财务资料基本上都是他们自己打的,虽心存疑问,不过我也没敢问。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邓总和闻总办公室的电脑都中了病毒,系统瘫痪了。而巧的是,那天财务部的电脑的显示屏因为花屏也拿去修了。我那的电脑没接宽带,所以也就没中毒。邓总急着要那份资料,赵晓就就把资料拿我这了。"

    "资料打好存的时候我忘了插磁盘,把资料直接存到硬盘上去了。后来还是赵晓提醒我才把磁盘插上。赵晓走的时候再三嘱咐我,一定要把刚误存在硬盘上的资料删了。"

    王昆觉得陈菲说得有点过于详细了,他听着都有点累,于是换了个坐姿。

    陈菲似乎看出了王昆的心思,不好意思的说道:"是不是觉得我这人很啰嗦?不怕王局您笑话,我这人从小就这样,说一件事情总得从头到尾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得清清楚楚。"

    "没事,这也不是什么毛病,挺好的。你说吧,我听着呢。"

    陈菲就继续说。

    "赵晓走后我没马上删除,而是又打开刚打的那份资料看了看。说句良心话,我没别的意思,我只是好奇,为什么同一个月的两份报表的数据完全不一样。一份收入更少,支出更多,一份收入更多,支出更少。不过,我看了一遍后就把资料删了。"

    "第二天一个客户找邓经理,也就是邓成军的儿子邓可立,说要谈一下订货的事,恰巧邓经理不在,他就把十几种产品的款式,规格、数量都报给了我,数据很多,不过我都记了下来。我这人虽啰嗦,但我这人有个优点,就是记忆力特别好,很多东西只要我听一遍或者看一遍,我基本上都能八九不离十地记下来。放下电话后,我就把刚才客户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