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批文 (第1/3页)
第六章 批文 "但是作为大领导,很多事情他是不能自己出面办的,最好是有一个他信任的人帮他实现权力向金钱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由你出面,通过搞批文,帮他做点事情,是完全有可能的。" 戴向军又去看望柯正勇,柯正勇正在家里练习打领带,一问,才知道柯秘书长马上要出国考察。戴向军感觉这是一个机会,于是联系陈四宝。两个人一商量,决定以帮助秘书长换外汇的方式送他一笔美金。事不迟疑,陈四宝立刻张罗着换外币,戴向军则再次赶到柯正勇的家,问他要不要带一些美金出去。 "不用吧,"柯正勇不是很确定地说,"外事办那边应该有安排吧。" "他们准备的那一点哪里够,"戴向军说,"最好还是自己带一点,万一您想买些家电或金银首饰什么的,没有外币怎么行?" 秘书长还在犹豫,旁边他夫人已经开腔了。 "我觉得小戴讲得对,"夫人说,"国外的家电质量好,价格便宜,能带干吗不带一点回来?现在哪个出去不带些东西回来?只是不知道人民币怎么换外币。" "这个好办,"戴向军马上接过话,"这个任务交给我,我有办法。" 于是,也不用等秘书长首肯了,夫人就忙着准备人民币。 当时人民币和美金的对价是八块三对一,也就是说,八块三毛钱换一美金。当然,这是官方牌价,黑市上比例大一些。秘书长夫人当时一共交给戴向军一万人民币,按当时的对价,大概能调换1200美金。戴向军和陈四宝一商量,决定给秘书长夫人5000美金。也就是说,按二比一的对价给她。本来陈四宝还想多给一些的,至少给一万美金,但戴向军不同意,说第一次孝敬秘书长,要尽量做得不露痕迹,太多了会引起秘书长警觉,反而把事情弄砸了,再说出国人员身上所带的外币有限制,太多了带不出去,弄不好会给秘书长添麻烦,那样就不好了。陈四宝接受了戴向军的意见,说行,就按你说的,先投石问路。 秘书长夫人本来对人民币和美金的对价不是那么很清楚,但自从她把一万人民币交到戴向军手上之后,就注意看报纸和电视上的外汇对价,知道美金和人民币的对价是一比八块三,所以,当戴向军把5000美金交到她手上的时候,秘书长夫人马上就知道里面有猫腻。但是,秘书长夫人不愧是秘书长夫人,她既不会像普通老百姓老婆那样大惊小怪,更不会像普通小市民那样装聋作哑,而是轻声问了一句:"有这么多吗?没有这么多吧?" 幸好,这一点戴向军早考虑到了,连怎么回答都想好了。戴向军当时的回答是:"多带一点,没坏处。" 这是一句标准的废话,多带一点当然没坏处,但人家秘书长夫人问的不是多带还是少带的问题,而是问一万元人民币怎么能换5000美金的问题,他回答"多带一点没坏处"不是所答非所问吗? 对,戴向军就是要所答非所问。既然你秘书长夫人不明确问,那么他就不明确答,回答"多带一点没坏处",就是既要告诉秘书长夫人这美金确实是多了,又不告诉你为什么会多出来,这就叫含蓄,就叫一切尽在不言中。 秘书长从国外考察回来,戴向军再次去探望,发现他们家果然有了变化。不仅新添了一台日本东芝冰箱,而且两口子对戴向军的态度也有新内容。秘书长夫人明显对戴向军更加热情,居然亲自为他泡了茶,一下子让戴向军这个小下级享受到老上级的待遇。秘书长本人也不含糊,在紧张的出国考察期间,居然没有忘记他这个"黄埔二期"的小战友,特意为他买了一个立体声单放机。虽然并不值多少钱,但由于是秘书长亲自送的,意义非同一般。戴向军后来还专门让陈四宝戴在耳朵上听了,两边耳朵的声音不一样,组合在一起是绝对的立体声,音乐像是从天上下来的,由远至近,奇妙无比。 两个人感觉问路成功了,可以开展下一步行动。 故伎重演。这次是秘书长的儿子准备考托福,虽然仅仅是考托福,离真正的出国八字还不见一撇,但戴向军还是以这个理由一下子送了两万美金。尽管钱是交到夫人手上的,但这种事情肯定瞒不过柯正勇本人。这一次数目比上一次大,而且行贿的意味更加明显,秘书长不能再装糊涂,也没有用一个小电器打发他,而是在自己的书房里第一次比较正式地与戴向军谈话。 "你发财了?"柯正勇问。 "这要看怎么比,"戴向军按照事先演练好的话说,"如果和以前在部队上比,托您的福,帮我调换了一份好工作,确实是发财了。但如果和其他人比,差远了。南都当地人就不比了,就说我们'黄埔二期'的战友,许多人都买车了,但我这个专门给汽车发牌照的副主任还买不起车,所以,跟他们相比,我和您一样,穷着呢。" "哦,"柯正勇问,"他们都买车了?" "买车了。"戴向军说。 "都哪些人?"柯正勇又问。 戴向军就七七八八说了一大堆人。 听完,柯正勇半天没有说话,在思考。这样思考了一会儿,柯正勇问:"那美金是怎么回事?" 戴向军回答:"上次您出国那笔是我给换的。我承认,我有感恩的思想,又有一种义愤。您这么大一个领导,出国考察,才带一万人民币,换成美金才一千多一点,那些人怎么就那么有钱?所以,没跟您商量,我就自己贴了一点,凑成了五千美金给您。但这次不是,不是我没有这个心,而是我实在没有这个能力。这次是替陈四宝给您的。" "陈四宝?"柯正勇问。 "对,陈四宝,"戴向军说,"我跟您说过的,是我的那个老乡,您还让我到他公司看看,看看他是真老板还是假老板。记起了吗?" 柯正勇把头向上仰了仰,嘴巴张开,但没有说话,只是又"啊"了一声,表示想起来了,戴向军确实曾经向他说过这个人,有印象。 "他找我有什么事情吗?"柯正勇问。 "也没有什么事情,"戴向军说,"上次我就是托他换美金的,他问我为什么换美金,我当时在义愤头上,就把情况说了。他听了也有同感,感觉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像您这样自身能力强对国家贡献大而且廉正的领导反而受穷,出国才带一万块钱,而那些素质不高不务正业甚至是劳改释放人员反而发了大财了,所以,这次听说毛毛考托福要出国,他就主动要求资助一点。" 柯正勇听了一笑,说:"没有这么简单吧?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托我办?如果有,尽管说,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而我又能办到的,就凭他和你的关系,只要你开口,能办的我自然会帮着办。" 戴向军没有立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