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南都红楼 (第2/9页)
戴向军说傻了,于是停顿了一下,套出香烟,给戴向军一根,自己嘴巴上叼一根,然后先为戴向军点火,再把自己的烟点着,抽一口,再吐出来,想找一个得体的话题把气氛冲淡一些,但找了一大圈,愣是没有找到,可又不能不说话,只好还是回到原来的话题上。不过,这次他往回收了收。 “真要是这样,你就不该来香港。”陈四宝说。 戴向军仍然没有说话,仍然瞪眼看着陈四宝,但脸上好歹有表情了,这个表情是不解,不理解陈四宝这话是什么意思。 陈四宝继续吸着烟,说:“既然你对这个吕凡凡这么上心,还来香港干什么?找她呀,人家都主动给你留言了,你还不跟她谈谈呀。” 陈四宝又想起家乡的另外一句土话,叫“母狗都主动翘尾巴了”想了,但是没有说,因为这话太难听,有亵渎吕凡凡的意思。 尽管没有说,但由于想到了,所以陈四宝还是忍不住自己偷偷笑出来。 戴向军释然了一些,说:“这么晚了,我怎么回去?再说,如果我要是一接到传呼掉头就回去,你不骂我重色轻友?” 戴向军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也笑了。 陈四宝说:“算你老弟有良心。不过,咱哥们没事,你不来了,电话告诉一声就是了。” 戴向军也像是彻底轻松了,说:“说实话,我当时一接到传呼也想到回去的,可一想到已经过罗浮桥,到香港了,再回去有些说不过去,就给她复了一个机,告诉她明天回去。怎么,你想赶我回去呀?一晚上都不想招待呀?” “哪里哪里,我是很感动,撇下女朋友不见,来见我,我怕自己受用不起呢。哎——”陈四宝突然问“闹了半天你是到香港之后才接到传呼的呀?那就难怪了,我还以为你在南都就接到她的传呼,然后撇下她不见,跑来见我呢。” “你想得美呢!”戴向军说“要是在南都接到传呼,我才…” 说了一半,后面的话戴向军不说了。 尽管他不说,陈四宝也知道他下面要说什么。于是,陈四宝就笑,并用手指着戴向军,点了两下,意思说:你小子还是重色轻友! 戴向军假装躲避的样子,表示承认。 “不对,”陈四宝说“香港收不到大陆的传呼,你骗老哥。” “没骗你,”戴向军说“刚刚一过罗浮桥传呼机就响了,你说巧不巧。” “有这么巧?”陈四宝好象还是不相信。 “真这么巧,”戴向军说“我骗你干什么。” 陈四宝一想,也是,没必要骗他,完全没有必要。 “也真巧,”陈四宝说“要是在晚几分钟,火车一过上水,这么重要的传呼你不就收不到了?” “那当然。”戴向军说。 突然,戴向军脑袋亮了一下,想着这还真是一个问题,每天有那么多的人从罗浮桥来香港,或从香港来大陆,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有传呼机,不是有大陆那边的传呼机,就是有香港这边的传呼机,大陆的传呼香港收不到,香港的传呼大陆收不到,这不是耽误事情吗?难怪有那么多人配两个传呼机,搞得像卖BB机的,要是能实现两地联通,那不是很好?! 戴向军第二天一大早就离开香港返回南都。陈四宝以为他心里惦记着吕凡凡,能够理解,所以也就没有挽留,高高兴兴地破例起大早送他。可戴向军返回南都之后并没有立刻联系吕凡凡,而是紧急召见他的副总周柏林。 经过一夜的消化,戴向军的想法已经逐渐成熟,简单地讲,就是实现香港和南都的两地寻呼联网,而只要实现了两地联网,就等于实现了香港和整个大陆的联网,这个意义非同小可。这么些天来,戴向军一直寻求自己来香港的发展机会,可一直没有寻找到,没想到昨天在不经意之间,机会突然主动撞到自己脑门上来了!戴向军几乎一夜没有睡着,被这个机会激动着。他初步盘算了一下,如果能够实现两地联通,增加的业务量不言而喻,并且运营成本能大幅度降低,因为只要两地联通,就可以让南都的寻呼员接听香港的寻呼业务,再把寻呼内容返回香港,别的不说,单就香港的人工费用是南都的十倍这一条,就产生巨大的利润空间。考虑到南都和香港语言相同,人文相通,戴向军相信这样做没有任何问题。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别人没有想到呢?戴向军想,难道是技术上存在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 戴向军是能存得住气的,想法冒出来之后,他并没有对陈四宝说,而是假装没事一样憋在心里,一直憋到天亮,立刻动身回南都。回去找周柏林商量。陈四宝是商人,周柏林是技术人员,戴向军不想把自己这个包含着巨大商业利益的想法告诉陈四宝这样的商人,但他必须和周柏林这样技术人员沟通。 当然,他并没有忘记吕凡凡的事情,正因为吕凡凡给他的一个传呼才让他产生了商业灵感,他甚至相信吕凡凡是那种能给他带来好运气的女人。不过,他回到南都第一想见的人并不是吕凡凡,而是周柏林。他要听取周柏林的意见,如果技术上没有问题,那么,他真是一不小心抱上一个大金娃娃了。 本来是星期天,但对于周柏林这样的天安寻呼主管技术和研发的副总来说,事实上是没有休息天的,有时候人是休息了,但传呼机并没有休息,传呼机一响,即便自己刚刚睡着,也得爬起来复机,至于对老板戴向军的传呼,那更是有机必复,哪怕是自己正在上厕所,也得提起裤子复机,并且是招之即来。 戴向军以尽量平和的口气对周柏林谈了他自己的想法。这是他做老板的原则,也是工作方法。戴向军认为,老板就是老板,打工的就是打工的,老板不能在打工的面前喜形于色,更不能在打工的面前一惊一乍,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所以,即使是再令人激动的消息或好主意,到了老板嘴里,也应该以尽量平和的语气表达出来,不能让打工的看出老板自己的倾向性。 大概是由于太平和的缘故吧,所以,周柏林听完戴向军的想法之后一点也没有激动,而是沉默了好长时间,以至于戴向军自己有点存不住气了,问周柏林在想什么?周柏林抬头看看戴向军,回答说在想cao作性,并说很多想法听上去很好,但如果没有cao作性,等于零。 戴向军知道周柏林的脾气,只好不说话,静静地等着他想。周柏林这样想了一下之后,给出了两个字:不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