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第3/6页)
仙子不惜反目,互以铜箫与*琵琶相拚。 箫声琴音连续拚了七昼夜,琵琶仙子终以内力不继,真元耗尽,不幸喷血而亡。 神箫翁目睹琵琶仙子香消玉殒,悲痛欲绝,剌激过深,以致丧失记忆,从此不知去向。 如果传闻属实,神箫翁的记忆既失,自然也不会记得一身绝世武功。 武功既已丧失,僧道二人就不必以武功对付他了。 凶和尚手提戒刀,上前笑道: “神箫翁,你终于露面啦!” 老瞎子充耳不闻,似对一僧一道来到面前浑然无觉,继续吹奏著他的箫。 恶道人按捺不住了: “老三,把他带走吧!” 凶和尚应了一声:“好!”上前就要动手。 不料击昏鬼婆娘的汉子疾扑而至,出手就攻。 僧道二人只得撇下老瞎子,转身合力迎战那汉子。 那汉子手上并无兵刃,只以一双rou掌攻击,但攻势凌厉跪异,一出手就令僧道二人连遇险招。 僧道二人不禁惊怒交加,立时各自拔刀抽剑,展开了两面夹攻。 这一凶一恶联手,刀光剑影交攻,威力果然惊人。但是,无论他们的攻势如何凌厉,却始终无法近得了那汉子的身。 尤其是,好不容易逮到个空隙,趁机欺身攻近。不料那汉子身形一晃,竟从刀光剑影中从容避开。 这是“虚形幻影”身法? 不消说,眼前这汉子正是朱丹! 仇人见面,分外眼看,僧道二人立时全力以赴,各展生平所学,向朱丹连连猛攻。 双方这一交手,早惊动了附近一带的乐坊。 一旦发生打杀情况,各家乐坊都抱持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只要与己无关,根本不加理会,以兔遭到池鱼之殃。 寻芳客更怕惹上无妄之灾,连热闹都不敢看。 但这时从清和坊里,却冲出了三人,正是刚进去不久的胡森、史彪及秦风。 他们并不为一僧一道助阵,却直奔那老瞎子。 这又是怎么回事? 原来他们早经马永昌指示,一旦遇上虚幻尊者师徒,绝不可当真全力相拚,尽可能保留实力,让“终南七煞”方面去打头阵。 最好让他们双方拚个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 这样一来,马永昌不但借刀杀人,利用“终南七煞”为他弟弟报了仇,也除掉了心腹之患、后顾之忧,然后坐收渔翁之利,如能找到神箫翁“琵琶三绝”便归他独占了。 胡森一听箫声与琴音和呜,心知神箫翁终被毒美人的弹唱引来,急忙带著史彪与秦风冲出,一见僧道两人正在合力夹攻那汉子,趁机便直扑老瞎子,打算抢先一步把他制住了带走再说。 老瞎子浑然无觉,彷佛除了墙内传出的琵琶声,周遭发生任何事也与他漠不相干。 史彪和奏风抢步上前,一左一右,抓住了老瞎子的双臂,打算把他架走。 不料 老瞎子两肘向外一拐,史彪和秦风竟身不由己,被撞得踉跄跌了开去。 胡森一惊,挺身上前道:“想不到老前辈的武功仍在啊!”老瞎子置之不理,继续吹他的箫,根本就不把胡森放在心上。 胡森不由地怒从心起,沉喝声中,突向老瞎子当胸一把抓去。 老瞎子的箫一挥,打在了胡森的手背上。 “哇!” 胡森惨叫一声,收手暴退一丈开外。 急捧右手一看,掌骨已断裂,这只手是报废了。 胡森不禁惊怒交加,疾喝道: “史彪、秦风,上!” 史彪和秦风摔的也不轻,刚爬起身来,就见胡森吃了大亏,情况比他们更惨。心知看在了眼,神箫翁的武功并未随记忆丧失。 他们过去在江湖上,用的是独门兵刃,史彪擅用钢丝鞭,秦风使的是双斧。自从投身马家寨,便改练祁门马家的霹雳刀法。 这些年来,他们已用惯钢刀,但最近因要以寻芳客姿态来乐坊,不便携带兵刃,以兔惹人注意,只好各在身上暗藏一把短匕,必要时才不致赤手空拳迎敌。 两人见胡森也吃了大亏,那敢掉以轻心,立即各自抽出短匕,双双向老瞎子扑去。 老瞎子身形一晃,史彪和秦风竟扑了个空。 偏偏他们不识这种身法,犹自不服,回身再次猛向老瞎子扑来。 可是,无论他们的攻势如何猛烈,老瞎子都能从容不迫地晃身避开,而且箫声始终未断。 就凭这份能耐,史彪和秦风已是望尘莫及,那能制得了他。 胡森这时右手掌骨断裂,痛澈心肺,已无力出手再战,只有退在一旁掠阵。 不过 旁观者清,他倒是看出了老瞎子的身法,心中不由地大惊,暗忖道:“难道这老瞎于并非神箫翁,而是…” 念犹未了,怪郎中与阴秀才已双双赶到。 同样的,他们也不为那一僧一道助阵,却直奔老瞎子而来。 显然他们也认定了老瞎子即是神箫翁,决心先把他制住了带走再说。因为,朱丹既已现身,虚幻尊者必在附近,等那老魔一赶来,他们再想争夺神箫翁就太迟了。 毕竟 在怪郎中等人的心目中,为老大邪魔君报仇固然义不容辞。但对他们来说“琵琶三绝” 更为重要。 关系“琵琶三绝”的神箫翁就在眼一刖,他们岂能失之交臂。 这一来,便成了史彪、秦风、怪郎中及阴秀才,四人合力围攻老瞎子了。 当然,他们并不想伤了老瞎子,只打算把他抓走。 毒美人的弹唱,仍不断从清和坊内传出,似乎并未受外面的激战影响而中断。 而老瞎子的箫声,也继续与琵琶声和鸣共奏。 但见他身形不断晃动,若虚若幻,任凭四人围著他打转,却始终近不了身,彷佛在逗著他们玩玩似的。 这种诡异奇妙的身法,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老瞎子如果出手,他们四人还能活命? 令人不解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