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集 (第6/6页)
韦氏:你回来!显有些茫然地回头看着韦氏。 韦氏:(对李元季)李元季,你是皇族里面和庐陵王关系最好的,你们从小一起长大, 王爷对你怎么样? 李元季:信任有加,恩重如山。 韦氏:怎么个恩重如山? 李元季:总章二年,我随李孝逸将军北征契丹,大败而归,按律应削爵为民,是王爷在 先帝面前替我求情,才保住了现在的封号。 韦氏:那你现在为什么要害我们?李元季躲避着韦氏的目光,低下头,用手中的轻纱擦 汗。 李元季:王妃的话元季不明白! 韦氏:我问你,册立的诏书在哪里?迎帝的仪仗在哪里?你为什么又轻纱蒙面,行踪诡 秘?告诉我,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李元季银端着,汗如雨下,突然掉头走到一直在屋 檐下的显的 身边,跪倒在地,失声痛哭。 李元季:王爷,睿宗皇帝写下退位诏书,把皇位禅让给了太后,现在朝廷上下一片沸腾。 亲李大臣巴经在午门外罢朝多日,郑世勋大人悬剑自刎以死相谏。仁皇帝铁石心肠,不肯收 回诏书,眼看着李唐王朝就要毁于一旦。现在只有您能挽危湖于即倾。满朝文武派我来接您 回京主持大局。王爷,现在江山、社稷危在旦夕,您可千万不能袖手旁观呀! 显:(眉头紧皱)王妃说你们在害我,你们真是在害我! 李元季:恳请王爷以李唐王朝的大业为重,暂时忘却个人的安危!现在满朝文武支持您, 伦理纲常支持您,只要您前回来,一定会扭转危局。显神情有些激动,走到韦民身边,抓起 她的手。 显:也许这次是上天真随了你的心愿,我们回去吧。是祸是福,听天由命吧!韦氏抽出 手来,走到李元季面前。 韦氏:元季,你站起来,让我好好看看你。李元季站起身,直视着韦氏。 韦氏:我一直以为你是李姓皇族中最有心机、最不乏才智的人。今天我才明白,你是徒 有虚名呀,你想过没有,我们是一代废君,私自从流放地回京,按律应该怎么处置? 李元季:(用几乎听不清的低声)斩! 韦氏:对。我们一到京都,马上就会死于非命,还谈什么拯救社稷?!你们难道准备让 一具死尸登基主政吗?你们也会被冠以拥立废君谋逆的罪名一同处斩,还谈什么救亡大 业?! 李元季:〔长叹一声)我出京的时候,韩王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请你们回京也是没有 办法的办法。 韦氏:(抓起显的手)没有圣旨,我们就是有再大的心愿,也寸步难行。 李元季:那就请王爷写一封信,劝诸睿宗不要退位,韩玉说李家皇子中只剩下您了,也 许只有您的话才能劝睿宗皇帝回心转意。显刚被打落的热情又死灰复燃。 显:好,我马上就写。 韦氏:你怎么写? 显:(又惊住)价…-俄劝他不要退位呀! 韦氏:你知道他为什么要退位吗?你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吗?你知道用什么理由才能 打动他吗? 显:我…我…韦氏思忖片刻,拉起显。 韦氏:我们一起写吧。(转向李元季)你在这儿等一会儿,我们马上就会写好。两人一 同进屋。李元季焦急地在花园里走来走去,突然看见满园盛开的牡丹。 这时年迈的利。人端着茶点走来。 李元季:这牡丹是王爷养的? 家仆是王妃养的。 李元季:无事可做,也只好养些花草打发时光了。 家仆这您可就想错了,王妃念念不忘皇宫的繁华,许下宏愿,只要能在房陵州这块贫瘠 的土地上养治娇嫩无比的牡丹,上天就一定会保佑她重返长安。多年的精心养护呀,真是难 为她了。李元季若有所思,突然明白了什么,会心地微笑,似乎已经放;心。良久,夕阳笼 罩了花园,韦氏单独从书房中出来,把信交给李 元季。 韦氏:你把信带回去吧! 李元季:大唐一定不会忘记王爷和王妃的赤胆忠心。我这就向王爷辞行,马上赶回长安。 韦氏:王爷思虑过度,最近身体又总是不好,想要休息一会儿,就不必用这些虚礼打扰 他了。你快回吧!李元季施礼告退,急匆匆走出门去。显从屋中走出来,神情非常失落。韦 氏看了他一眼,弯腰捡起 地上破裂的香囊,交到他的手里。 韦氏:我们也许很快就会回到长安了。 显:(一把打掉香囊)我没脸再回长安了!两行热泪流了下来。 9.午门夜晚外景 聚集在宫门外的众臣疲惫不堪。他们有的席地而卧,有的嘴 中念念有词地来回踱步,有的靠在宫墙上昏昏欲睡。韩王李元嘉 背手而立,面对夜色,神情焦急而悲凉。热情而偏执的火焰把他的 眼睛烧得异常明亮。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众人纷纷挣扎 地爬起,聚拢过来。李元季翻身下马。 李元季:庐陵王来信了,大唐有救了!他把信呈交给韩王,韩王焦急地撕开信,紧张地 阅读。读后脸 色异常沮丧,双手软弱地垂下来,信也飘落在地上。李元季捡起信,小声念出其中一段: “庐陵王偕王妃恭祝母亲 登基主政。” 李元季:(仰天长叹)李家皇子不成器,大唐完了,天呀,谁还能拯救大唐呀!群臣目 瞪口呆,有入开始小声啜泣。李元季悲凉地向人群外走去。 李元季:(不住叨念着)完了,完了,李家无人了!李家无人了…这时一老臣在他身 边怯怯地说:还有一人…李元季站住,眼中又闪现出一丝希望。 李元季:太平?对,还有太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