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箫传奇_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3页)

。他是从西门抗天的口中得知过去一段纠葛的情仇,才明白为什么敏儿坚持要给他两年的时间,看他是否能够爱上紫英。

    唉!傻敏儿,真爱岂会随时光而转移呢!

    “守义,我们非谈这些不可吗?你知道吗?在天仙湖的这两年,是我最快乐的日子,我和你朝夕相处,除了师父,这里只有我们两个。”西门紫英眉眼带笑,有些羞怯的说:“守义,我对你是真心真意的,我”

    “紫英,我说过了。”司徒守义阻止她往下说。“对你,我只能说一句抱歉,我不能强迫自己娶你为妻,那对你不公平。”

    西门紫英闻言,俏脸上的笑倏地褪去。

    她不相信,时间难道不能改变一切吗?为什么他两年后的回答和两年前仍然一样呢?她究竟哪一点比不上西门紫阳?

    “我不能接受你的感情,因为我的心里只有敏儿。”

    “两年的时间,你和我朝夕相处,还不足以让你忘掉她吗?”

    “不可能。”司徒守义摇头“我永远、永远不会忘记她。”他轻声一叹,转身走出小亭。

    西门紫英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过往的记忆又一幕幕的浮上心头。

    秋红绫自她母亲的手中抢走父亲,害得母亲含恨而亡。司徒守义是她的未婚夫,西门紫阳又横刀夺爱。难道她们母女就是比不上秋红绫和西门紫阳吗?

    不!她不甘心,更不能接受!

    西门紫英个性倔强冷硬,她不会步上母亲的后尘,她会坚强,不顾一切护住属于自己的东西。

    #####################

    数日之后,两人拜别师父,返回玉霄楼,不料映入眼底的居然是楼毁人亡的悲惨景象。

    “守义…”西门紫英失声痛哭。尽管她对父亲不谅解,但天人永隔、家破人亡的惨况依然让她痛断肝肠。

    她的亲人、她的家园全都毁了,她一个弱女子在茫茫天地间,何处才是她的安身之地?她要如何是好?

    “紫英,你别怕,我会照顾你的。”司徒守义强忍悲痛地安慰她。他身受玉霄楼重恩,西门紫英就是他的meimei,他必须负起照顾她的责任。

    再次遭逢巨变,司徒守义的个性和人生自此有了极大的转变。

    ####################

    说起洛阳城里最负盛名的集社、阵容最严整的组织是什么?毫无疑问的就是“儒社。”

    何谓儒社?顾名思义,儒社是由书生当家的。

    儒社当家的这五名书生,分别是公孙修仁、司徒守义、上官知礼、夏侯尚智、闻人持信。

    这五个人并非亲兄弟,但彼此之间比手足更加亲密。

    这五名书生有着清怡俊秀的外表和斯文儒雅的气质,但巧得是连姓名都含意相似,概括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洛阳人称“五儒生。”

    他们的年龄也是依此顺序,由长而幼排列。公孙修仁最长,闻人持信最幼。仿佛是上天老早对五人的义结金兰做好安排一般。

    五儒生乍看之下似乎十分类似,同样具有才子气韵,同样学富五车,但是他们的内在却不尽相同。五人各自有不同的性情、处世方法和态度。正因如此,儒社一向是分治而并立的。

    儒社占地广大,共分为五个部分,也就是五园。

    这五园为文心园、秋心园、宜心园、俞心园、革心园。分别属于公孙修仁、司徒守义、上官知礼、夏侯尚智、闻人持信所管辖。此外,还有一个集会总堂,名为五儒堂。是这五兄弟遇到意见分歧时的研商场所,也是儒社接见外宾之所在。

    五园平时各自处理自己的事务,若遇上攸关整个儒社的决定,则于五儒堂中商议,最后的决定权则在于大当家公孙修仁。

    五园中各有四庭、十二院。因此,整个儒社算来便有一堂、五园、二十庭、六十院,产业之大,令人咋舌。

    儒生给人的印象总是难脱穷酸贫困,而五儒生却大大不同。

    五儒生的经营概念和理财能力,连生意人都难望其项背,单看儒社偌大一片傲人的资产,也就不难明白。

    五儒生经营的生意不知凡几,个个获利丰富“日进斗金”犹不足以形容。他们有如此强大的财力做后盾,几乎无往不利。

    除了精明的脑袋,五儒生个个还是文武全才的奇男子。

    儒社的名号所以能如此响亮,和“书剑江湖”四个字脱不了关系。一个有秩序、有涵养、有财力、有武力、有智慧、有团结力量的组织,如何能不大放异彩呢?

    因此,儒社的五儒生成为洛阳城里最让人称道的人物。

    #####################

    司徒守义独坐于悟心亭中,手中握着他从不离身的紫箫。

    每个人都知道,司徒守义是五儒生中个性最偏激狂傲的一个,他可以因为一句话而大开杀戒,也可以因为一时心情不佳,在不到两个时辰之内,一口气挑了几个恶名昭彰的门派。

    司徒守义温文俊秀的外表下透着严酷而森冷的气息,他的体内所流的其实是带冰的血液,令人无法以书生的标准来衡量他。

    只有其他四个儒生明白,司徒守义的个性之所以偏激狂傲,其实是环境所造成的。

    生命中的两次巨变让他明白世间是何等的险恶,唯有以暴制暴,才能稍稍抚平他对人世的怨恨和不满。

    司徒守义冷冷一笑,走出司心亭。

    转眼间又过了五年的光阴。这五年中,他帮助西门紫英重建玉霄楼,扶持她成为一楼之主。只是,他念念不忘的两件事一一缉凶和寻找西门紫阳的下落,却没有进展。

    一想起西门紫阳,他的心中总是如万针穿刺,疼痛不已。

    泠泠谷中一别,至今已七年,伊人正是双十年华,却芳踪杳然,生死未卜。

    这七年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