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十一匹夫之志 (第3/4页)
“笑话”慕孝和拂去楚天河的手:“楚帅说话要留心,我什么时候和敌酋有过私约?” “好好!”楚天河咬着牙:“那大人你远道而来,总得给北庭军一条活路吧,至少你得给我弄三个月的粮食来!” 慕孝和目中冰冷,摇头。 “两个月?” “一个月?” “半个月!”楚天河被激怒了:“半个月的粮草都没有,你叫我打什么仗!” 慕孝和叹了口气:“楚帅太不了解关内的形势了——如今皇上和洛阳王争夺兵权,哪个肯把粮草战马拱手让给外人?” “外人?”楚天河一声惨笑。 慕孝和拍了拍他的肩:“楚帅,随我回关内固守吧,此处非久留之地。” 楚天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要我把千里疆土让给北国蛮子?” “诶——”慕孝和摇头:“你看天寒地冻的,我们一旦撤出去,北国军也是后继发力,只要守住中原门户,他们自然会乖乖回去,你我休养生息,有什么不好?” “自然是好,从此北庭军就姓了慕了!”楚天河咆哮。 慕孝和冷笑:“你宁可北庭军变成一堆死尸也不肯与老夫合作么?” “我肯”慕孝和一喜,楚天河却又接着道:“只是慕大人,你忘了这千里方圆还有多少子民吧?我可以退,他们怎么退?我一国之将,把自己的子民拱手让给外敌,还有脸苟活下去么?” 慕孝和又笑:“你怕什么?凤曦和他们不是口口声声替天行道么?你瞧他们兵强马壮,转眼就是大患,倒不如,把这块硬骨头留给扎疆缅来啃。”他的声音越来越低:“他们哪儿不去,留在我们后面,本来就是要占便宜的,既然如此,楚帅你放聪明些,来个一石二鸟,岂不最好?” 楚天河面上神情,不是不动容的。 “楚帅”慕孝和趁热打铁:“你总不至于为了几个马匪,要牺牲自家兄弟吧?” 沉默,还是沉默,慕孝和看着楚天河,等他说出那句话来。 楚天河忽然一脚踢翻桌案:“退兵之事,万万不可!”他一把摘去头盔,露出一头苍白而直立的乱发来:“慕大人,凤曦和若要自保,早就投靠了北国军,我一节武夫,食君之禄,总不能输给一个马匪!” 慕孝和冷笑一声:“匹夫之勇,岂足成大事?” 楚天河几乎是大喝给自己听:“我北庭军将士,二十年不离塞北,保一地太平,总不能朝中内乱,我就做了缩头乌龟——也罢!大人的荣华富贵,楚某不敢耽误——明日一早,大人请回吧!” 慕孝和皱眉:“你这是抗旨?” 楚天河直视他:“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好一个匹夫不可夺志。”一个身影忽然走了进来,大门洞开。 楚天河惊道:“莫先生?” 莫无微微一笑:“楚元帅,铁敖和萧爽求见。” 楚天河一奇:“他既然走了,何必回来?” 莫无的手向外一指:“红山凤五送来良马两万匹,还请大人过目。” 楚天河喜出望外,大步向外走去,经过莫无的时候,莫无忽然低声道:“大人,莫忘了我与老铁来此间的目的——三军,还是可以夺帅的。” 楚天河大笑,拉着莫无的手一起走出,只留下慕孝和一人在帐里——听得外面欢呼声震天,凤曦和的马,送得正是时候。 两万匹良马,配上千石军粮,红山马匪的富余,实在令人眼红。 以凤曦和之力,这已经是全部,虽然不足以支撑北庭军打一场耗时良久的大仗,也无疑是救命的粮草。 “大人,元帅”萧爽拱手道:“奉五爷之命,助北庭将士一臂之力,萧某与贡格尔草原共存亡。” “三军听令!” 声震山野的一声应命。 “饱食战饭,好生休息,明晨起兵,不斩了扎疆缅的人头,誓不回营——”楚天河拔刀一声长吼。千里雪原,荡漾着无数声回响:“誓不回营…” 那一夜,并没有多少人能安稳入睡,年长的将士磨着刀,调养着状态;年轻的将士熟悉着新拨下来的战马。 汗臭味儿,马粪的气息,火焰将近的黑烟…无数种种混合为军营特有的气息。明日太阳升起来的时候,这批大好男儿不知有多少要倒卧在这片冰冷的土地,而在千里之外的中原,也将有无数妇人的哭声在无尽个夜晚呜咽不息。 寒夜,不知哪营有号角吹响,或许在缓缓低诉这片古老大地的回忆,这千里牧野,埋藏着的是焦土,是鲜血,是出塞少年的梦想,是游牧之王的野心,千年来兵火从未断绝,无尽悲歌和呐喊化为绝唱,不绝于征人耳畔。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人未还,人未还,多少白骨埋青山。 出塞之后,才见那千里浩荡,却不知几许头颅换得足下寸土?待到来年开春,每一株牧草,都是汲着战士的热血长成。 是夜,连营叠帐,枕戈尽是男儿。 只是漫长的夜,终于过去,号角声声,震破厮杀的黎明。 三军上马,寒刃之光,胜于东升的太阳。 “出战!”楚天河亲手敲响了牛皮的战鼓,如潮大军齐出。 这种野战可能是最原始的战斗之一,没有地利的屏障,唯有刀和刀,马与马,肌rou和肌rou的交锋。 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