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美女贾宝玉新传票 (第3/3页)
夏完淳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童,5岁就能讲述《论语》,6岁时和长辈交谈,对答如流,9岁时时已经写了一部诗集《代乳集》,小小年纪就和一些朋友模仿父辈的样子。组织了一个叫“西南得朋会”的小团体,在一起研究诗文,讨论国事,比之现在的少年先锋队也只高不低。 夏完淳对时事的见解很有独到之处,年纪虽小但处理事情起却是井井有条“陷害”王燃一事就是夏完淳的提议。 小rou票,现在应该叫她的大名夏昭南…和她的哥哥、jiejie一样,也极富才气,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地机智和胆气,像今天的绑架案就可以看出端倪。小姑娘和她的jiejie夏美南一起并称为“二南”再加上夏完淳,三人又被并称为空谷三隐,這些称号可都是赞扬他们所取得的成就。 话说回来,虽然王燃收了两个弟子,但他自家知道自家事,与诗文相关的传统教育自己是做不来的,还得现任家庭老师大rou票负责。 说起大rou票,可是是今晚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這当然不是说大rou票不美,相反,大rou票非常美,俏丽的容颜中隐着淡淡的孤傲,清冷的神态中透着微微地知性.非常符合冷美人的标准。对别人还好,但对王燃是相当的冷,面容冷,语气也冷…這可以理解,谁在一天之内被绑架两次也不会高兴,尤其是其中一个绑架者就坐在对面。 因此即使王燃明的、暗的道歉了次,换来的也只有一句话:“贾大人客气了,贫尼愧不敢当…” 贫尼?不错,虽说這么美的女孩去当尼姑,确实有点让人…但她确实是个出家人,只不过是带发修行而已,法名妙玉。 据说這位妙玉原本也是一个官宦女儿,因守了望门寡才出的家。這与夏允彝的大女儿的情况多少有些类似,因此两人倒是相谈甚得,成为好友。 说实话,妙玉的经历让王燃很有些同情…所谓望门寡,则是指在双方定了亲、但在正式拜堂前,男方就死了,而此时由于女方还未过门,就只能望着男方的门守寡。 這也同时让王燃小松一口气…寇媚经常联合柳如是、李香君等人一起拿她“meimei”也就是因贾宝玉背情负约出家的那个女孩刺激王燃,虽然她们的目的是想从加重王燃负疚感的角度提醒王燃珍惜眼前的幸福,但也搞得王燃见到出家的小尼姑就有点神经过敏,而显然那个女孩的经历中没有忘门寡這一说。 看了看妙玉一脸的平淡,王燃禁不住自嘲地一笑…又不是写小说,哪有這么巧的事?! 夏家的绑架案虽然得到圆满的解决,但却引发苏松本地官绅的极大震动。夏允彝可是苏松的二把手,连他的女儿都被绑架…虽说绑匪只要了二百两赎银,這从侧面也反映了夏允彝为官的清廉…但不管怎么说,令人太没有安全感了… 一时间,要求朝廷出兵捉拿罪魁祸首的呼声响彻整个苏州城,连王燃那里也收到了许多类似的民意。 “他们是在借题发挥!”王燃的住处,夏允彝指着民意代表的名字:“這些大都是上次俞伯祥一案中牵涉到的‘主人’们,前几天我刚把罚款通知发下去…他们不翻天才怪…” “這些人虽然别有用心,可也的确不能再纵容這些绑匪猖狂”祁彪佳说道:“這样下去,根本无法保持苏松的稳定.现在已经有人扬言要准备迁往其它地方…” “其它地方?”夏允彝冷笑一声:“现在苏松可说是最稳定的地方了,金陵、扬州刚遭受兵祸,湖州、杭州是刘泽清的地盘,他可比绑匪利害多了…其它地方要么和满清交界,要么和李闯交兄.他们敢去吗?” “他们还真敢去,已经有人宣布准备去河南或山东”祁彪佳看着王燃说道:“他们说那里虽和满清交界,但并没有刀兵之苦,反而相当繁华,治安也非常好,他们很多原本想逃难过来的亲戚都纷纷来信劝他们过去呢…” 王燃好笑地看着两个一唱一和的家伙,這个时候夸奖河南、山东显然不仅仅是想吹捧王燃的业绩,更多是责怪王燃从這里挖走资源…话说回来,河南、山东的发展是不错,政策也相当优惠,但还是属于起步阶段,说這些享受惯了水乡江南的人说走就走,那也很不现实…這两人显然是想把自己拉下水,共同解决苏松目前的问题。 因为绑匪绝大部分都藏身于太湖,要对付他们,最方便的自然就是王燃手下的海军了。 不过在王燃看来,出动海军打绑匪,纯属浪费。既达不到练兵的目的,对手的实力太弱,又不在海上…也没有效益,太湖的强者张三为区区两百两银子都敢动苏松的二把手,這些人能有多少家当?更重要的是,這明显是治标不治本… “這个道理我自然明白”祁彪佳叹着气说:“可想要治本,就得减赋或免赋…老百姓日子好过了,自然就不愿意去当土匪…就是有我匪性难除,只要没人帮他们,缴灭起来也会很轻松…” 這家伙还真是很明白的…王燃咽回自己想说的话。 “可是不行啊…”夏允彝也叹着气说:“目前我大明的粮食、赋税主要来源于江浙…其实对我苏松而言,正常上交给朝廷的并不多,关系是还要额外担负十万军队的供应…這样一来,别说是免赋了,就是减一成也不成啊…”十万军队?王燃总算是明白了他们两人的真正意图。在苏松地区驻扎本镇兵马再加上海军撑死了也不过是两三万人,這十万军队说得肯定就是驻扎在太湖附近的刘泽清。 很明显,他们希望王燃出面,免了這个额外的负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