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3/6页)
以解决一部分。先盖一幢七层大楼,绰绰有余。 丁范生讲完,大家面面相觑。丁范生得意地说,同志们,难道这不是事实吗?人心齐泰山移啊! 肖卓然说,要完成这个规划,还不光是钢筋的问题,就基础设施而言,还要砖瓦水泥。 丁范生说,这个问题更好解决。还是那句话,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我们第三医院有干部职工二百多人,搞义务劳动,自己脱砖坯,自己烧水泥。 肖卓然不吭气了,奇怪地看着丁范生。丁范生说,肖副院长你怎么不说话了,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 肖卓然说,丁院长,我有些糊涂了,我想保留意见。 丁范生说,那好,我们表决。同意我们这个大发展计划的请举手。 到场的包括于建国在内的七名党委委员,除了肖卓然以外,全都举手同意。不过于建国提出来,原则上同意,细节上还要推敲。 会议结束后,肖卓然回到家里,舒云舒把饭端上来,肖卓然望着饭菜发呆。舒云舒问,你是怎么啦,工作上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吗?肖卓然说,何止不顺心,简直是窝心。舒云舒再问,肖卓然却把话题岔开了,说,吃饭吧,吃饱喝足不想家。 当天晚上,程先觉登门拜访,披露了一个爆炸性的新闻,说郑霍山要和舒云展结婚了,并且将由丁范生做证婚人,郑霍山下一步要调到第三医院工作了,丁院长提名他担任中医科主任。 舒云舒手里挽着毛线,她在为两岁的女儿 织毛衣。听了程先觉的消息,停下手说,怎么会这样啊?他们那个订婚仪式,mama根本没承认,爸爸也回避了,怎么说结婚就结婚了?肖卓然坐在饭桌前抽烟,没有说话。程先觉说,我也没想到,丁院长这个人会对郑霍山这么看重。 肖卓然说,哦,你是不是有点儿酸溜溜的感觉啊?郑霍山不是你引进来的吗? 程先觉说,是我介绍他们认识的不错,但是我没想到他会把郑霍山调进来。郑霍山当了中医科主任,他还会把我们放在眼里吗? 舒云舒把毛线套在肖卓然的脖子上说,你是不是搞错了,郑霍山一个劳教对象,怎么能到第三医院来当中医科主任,况且他的专业是西医外科。 肖卓然说,云舒你别这么说,郑霍山是前劳教对象。而且他改学中医,成功地实现了中西结合,现在已经是岳父大人最看好的中医了。 舒云舒说,那也不能丁院长一个人说了算,总得征求你这个分管业务的常务副院长的意见吧?这太不正常了。 肖卓然说,这年头,是不按常规行事的。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要是有决心,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别说郑霍山到第三医院当中医科主任,在丁院长那里,就是公鸡下蛋,都不算新闻。舒云舒说,你是怎么啦?为什么这样说?肖卓然不理舒云舒,转向程先觉说,丁院长是个好人,是个想做好事的老革命。但是我们都知道,丁院长是一个激情大于理性的人,是一个充满了革命的浪漫主义的人。丁院长有什么奇思妙想都不足为奇,我奇怪的是,那么一个荒诞的想法,居然就由你程先觉变成了白纸黑字。我更奇怪的是,党委会上,大家都装聋作碰。程先觉,你认为丁院长的想法真的能够实现吗? 程先觉说,肖副院长,你是指规划建大楼的事情? 肖卓然说,还能有什么事情?程先觉眨巴眨巴眼睛说,肖副院长,卓然同志,你希望我说真话还是假话? 肖卓然说,说真话说假话随你的大小便,但是我不想听鬼话。 程先觉说,肖副院长,你是一个领导干部,你参加革命比我早,按说你比我有眼光有经验。可是,有时候啊,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傻子也有聪明的时候。要我说真话,那我就说,丁院长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目前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话又说回来了,现在是大发展年代,人有多大产,地有多大胆。丁院长的想法虽然脱离实际,但至少出发点是好的。 肖卓然把脖子上的毛线扯出去,猛地摔到舒云舒的怀里,霍然起身说,你程先觉到底还是说鬼话!出发点是好的有什么用,空想幻想谁不会?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光凭一厢情愿。你们这样做,第三医院以后的工作怎么做?难道你真的希望我们大家都不上班了,搞义务劳动,炼钢铁脱砖坯就能把第三医院建设成苏联老大哥那样的新型医院?简直是痴人说梦! 程先觉说,肖副院长,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不是讨论能不能的时候,而是讨论说不说的时候。有些事情,可以不做,但是不能不说。说了不做,说明有想法,说明不保守。有了想法,即便现在不做,将来也会做成。但是连想都不想,那就永远没有做成的时候。扪心自问,我本人并不认为丁院长的想法都是异想天开,我认为早晚会有这一天。第三医院建设成新型的社会主义医院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我和你的分歧就是在什么时候建设的问题,而在必须建设的问题上,我们并没有分歧。 程先觉不卑不亢的一席话,振振有词,掷地有声,竟然把肖卓然说愣了。肖卓然像不认识一样地看着程先觉,突然笑了说,程先觉,老程,我真是小看你了,你离医学越来越远了,离政治却越来越近了。我^祝贺你的进步。 程先觉说,肖副院长,你可以讽刺我,但是我还得提醒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睁开眼睛看看吧,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啊! 过了春节,皖西专区的五年计划指标下达了,其中有一项内容,原则上同意了丁范生的第三医院今后五年建设纲要》。这正是大发展时期。一位副专员在这个钢要》上批了如下文字:大发展需要大行动,第三医院的这个钢要》,体现了我们皖西人民建设新型医院的革命 精神和克服一切艰难困苦的斗争勇气,我们希望第三医院的广大革命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为早曰把第三医院建设成皖西第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人民医院而奋斗! 第三医院的这个报告呈送专区的时候,陈向真书记正在省里参加一个学习班。有小道消息说,陈书记可能是犯了错误,正在省里写检查呢。但没过多久,等第三医院的报告副本回到医院的时候,那上面也有陈书记的批示:精神可嘉,眼光远大,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有了这个批示,丁范生就得到了尚方宝剑,先后几次召开会议,讨论实施。首先上马的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