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八方_第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4/14页)

围圈缩得更小了,他们似乎已经发现这几个志愿军弹尽粮绝了,所以也不开枪,就那么端着枪慢悠悠地向这边围拢,有个士兵居然还吹起了口哨。汪亦适说,大姐,我们的最后关头到了。舒雨霏说,亦适,大姐跟你死在一起,不后悔。汪亦适说,这时候如果肖卓然他们从鬼子背后打过来就好了。

    舒雨霏说,最后的幻想。亦适,你真是个书呆子。汪亦适苦笑着说,再也改不了啦。说到这里,眼睛一闭,两行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从脸上滚滚落下。攥着舒雨霏的那只手,微微颤抖。舒雨霏感觉到了这一点,也在手上用了力,两只手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汪亦适喊道,老王,拉吧!没有回答。汪亦适睁开眼睛,看见王二树举着手榴弹的手也在颤抖。汪亦适说,老王,不能再犹豫了,敌人不开枪,就是想抓活的,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王二树说,汪医生,我下不了手啊!舒雨霏说,老王,你这是怎么啦,难道你想让我们当俘虏?王二树突然一下子瘫软了,手榴弹从手上掉了下来。汪亦适正要弯腰去捡,一个物件从天而降,踢飞了手榴弹。汪亦适抬起头来,发现四周呼呼啦啦一下子出现了几十支枪口。这边有几个伤员还想反抗,早已被美军冲上来,一阵拳打脚踢,全被缴了械。

    这时候走过来几个美军军官,其中一个上尉、一个少校,还有两个少尉。上尉向少校叽里咕噜了一阵子,少校似乎有点踌躇,上尉于是继续叽里咕噜。汪亦适听明白了,上尉说得是,重伤员没法带,就地枪毙,轻伤员押到战俘集中营去。见少校迟迟不表态,上尉不耐烦了,耸耸肩膀,两手一摊,嘟囔两句,然后向士兵一挥手,几个美军士兵便荷枪冲向这边。一个美军走到舒雨霏的面前,刚要动手,舒雨霏出其不意地啐了他一口。这个美军士兵擦擦脸,居然嬉皮笑脸地要摸舒雨霏的脸。汪亦适挺身而出,站在了美军士兵的面前,用英语说,战争是男人的事情,请你注意你的人格,不要侵犯女性。这个美军士兵愣住了,美军上尉也愣住了,少校在一旁不动声色地观看,并不表态。上尉说,先生,你会说英语?汪亦适说,懂得一点。上尉说,告诉你的同行,积极配合联合国军的行动。汪亦适说,请你们尊重《日内瓦公约》,不要虐待放下武器的人。上尉耸耸肩膀说,难道你还希望成为胜利者的座上宾?汪亦适说,我只希望你们履行人道主义的承诺。上尉说,好吧,不过,一旦你们有反抗行为,我们将视为战斗仍在继续。

    汪亦适说,放过女人,我们跟你走。上尉说,异想天开。战场上没有女人,只有敌人。汪亦适说,拿开你们的脏手,不要碰她!上尉说,这个女人漂亮吗,谁有兴趣?美军士兵哈哈大笑,前仰后合。那个一直阴沉着脸的少校开腔了——先生们,注意管好你们的嘴巴,这里的每一个战俘都有可能传染麻风病。舒雨霏问汪亦适,这个杂种说什么?汪亦适说,他诽谤我们有麻风病。舒雨霏突然向少校骂了一句,去你妈的,你妈才有麻风病!

    走在被押解的路上,程先觉也有一丝庆幸。就在敌人包抄的时候,他的本能驱使他僵硬了右手食指,那一枪终于没有打出去。如果他当时开枪了,现在他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了。而现在他仍然活着,虽然被捆绑了双手,但他的脚步仍然实实在在地踏在朝鲜的山路上。他应该把这个结果视为一个小小的胜利。只有活着,才有然后。那么,假如他开了那一枪呢,后果必然是导致万箭齐发,他的身体会被打成马蜂窝。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程先觉的脑子已经清晰了很多,由最终的绝望、恐惧、麻木而逐步恢复了思维能力。他在暗中观察押解他的南韩士兵,那些人的表情告诉他,他是绝不可能逃脱的,他们的眼睛和枪口基本上指向同一个方向,如果他敢轻举妄动,那么,三米之内,他就会应声倒地。他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一三五师的伏击部队出现。有好几次,走在狭窄的山路上,或是树荫浓郁的地方,他都似乎看见了那里正埋伏着一支精兵强将,就在他路过的时候,一双有力的大手从天而降,把他拖向密林深处,然后枪声大作,押解他的那些南韩士兵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稀里哗啦遍地翻滚,然后解救他的队伍带着他飞速前进,夺路而逃。

    然而,这毕竟是黄粱一梦。现实的景况是,他被反绑着双手,被南韩士兵推推搡搡地押解着,屁股上还不时挨上几枪托。他想,这南韩士兵真是与众不同,他绝不会只打你一下,只要你挨了一枪托,必然后面还有两枪托,南韩士兵打人以三为单位。

    还有一点让程先觉犯嘀咕的是,这里分明已是美韩占领区,但是押解他的南韩士兵还是大路不走走小路,有时候还钻丛林,鬼鬼祟祟的。大约走了两个小时,程先觉基本上体无完肤了,脸上、胳膊上、腿上,被荆棘划出许多口子。但是程先觉对于疼痛已经麻木了,他有更重要的问题需要思考——生存还是死亡。如果决定了死亡,问题就简单了,只要瞅准机会,纵身一跳,跳进万丈悬崖,也就一了百了了。但是,有好几次机会,都被他放弃了,他没有勇气纵身一跳。他决定继续活着,他信奉那句中国民间的说法,好死不如赖活着。既然决定继续活着,他就必须思考怎样才能活着,如果能够不失气节、不失尊严地活着,当然求之不得。但这是痴人说梦。已经被俘了,要想活着,首先就有可能丧失气节,至少也要放弃尊严。他手里没有情报,他不掌握战争机密,他唯一能够跟敌人交换的,就是他的气节和尊严。他必须向他们表达求生的欲望,必须对他们卑躬屈膝,必须服从他们的奴役。他还有一丝侥幸,那就是敌人已经判断出来了他是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敌人把他抓了去,并不指望从他这里得到什么有用的情报,很有可能干脆把他扔到战俘营里,让他做苦力、挖战壕、扛炮弹。这样,他至少可以保留一份气节,然后伺机逃脱,那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就这么老鼠一般钻来钻去,饥肠辘辘,头昏眼花,腿软胸闷。直到黄昏时分,一行人才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那里面居然有一些老百姓。那几个南韩士兵把他捆在一棵树上,然后就开始寻找食物。找到食物之后,他们在一旁大吃大喝。程先觉不敢喊叫,只是用恳求的眼光,望着那些这会儿完全忽视了他的存在的士兵,不断地吞咽口水。后来有一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看起来像长官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